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贵阳市第三方物流市场发展对策初探
范文 周莉莉 谢莉莎
摘要:建设和完善贵阳市的第三方物流体系,打造现代物流园区,以充分发挥物流的资源整合和降低社会成本的功能,对贵阳市乃至贵州省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发展贵阳市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宏观政策、微观政策进行一定阐述,并且提出建立贵阳市第三方物流园发展模式和途径。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市场发展;物流信息平台
中图分类号:F259.27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Construct and improve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system of Guiyang City, 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Guiyang City, and even Guizhou Province, to construct and improve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system of Guiyang City, and to build a modern logistics park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integration of logistics resources and reduce the function of the social costs of Guiyang City. This article sets out on the development of Guiyang City's macroeconomic policy and microeconomic policy of third-party logistics market, and proposed means of development models abou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ird-party logistics park in Guiyang.
Key words: third party logistics; market development; logistics information platform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的供方、需方之外的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模式,其内容包括物流策略、系统开发、电子资料交换、货物运输、信息管理、仓储、咨询、运费谈判等。第三方物流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一种崭新形态,日渐成为物流理论和实践关注的重点。经历了短短十余年的发展,全世界的第三方物流市场已经明显表现出潜力大、渐进性和高增长率的特征。德国著名的第三方物流CIRCLE公司副总裁LAIRD曾经讲过:“客户的第一利润来自于自身核心业务成本的节省,第二利润是通过物流公司调整供应链为他们节省出来的成本,这种做法被证明非常有效。第三利润则是通过加强信息的流通来加快资金流转速度,这部分利润的获得,物流公司也是功不可没的。”
1传统储运业模式优劣势分析
我国传统储运业在国内整个物流市场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拥有全国性的经营网络和成熟的运输、仓储设备和技术,与中央和地方政府关系良好,在过去,储运业只是提供将货物由一地运送到另一地的简单模式的物流服务,客户要想完成一项完整的交易,要通过几家不同模式的储运公司提供完整的物流服务。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从传统储运业到第三方物流可以挖掘很大的利润空间。这类企业可以在原有的运输和仓储服务的基础上,依托积累的客户资源、设施、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不断拓展和创新物流服务,不断扩展经营范围,逐步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化。劣势是我国传统储运业技术和管理水平比较落后,冗员比例较大,并且从业人员教育水平不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及物流信息网络化较落后、效率低下,物流成本较高。
2贵阳市发展第三方物流市场的优势分析
就总体发展水平而言,目前贵州省从事物流业务的大小企业共有500多家。但实际上,除了穗黔、中邮、中远等少数企业真正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在提供多层面的“柔性物流”服务外,大多数企业还只能从事运输、仓储等“刚性服务”,导致物流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不高。据贵州省主管局运管科调查数据显示,全省真正以“物流”冠名的企业仅有13户。贵州作为资源大省,现代物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发展水平却难当重任。贵州发展现代物流的突破口首先应定位“物流贵阳”,通过打造“物流贵阳”构筑干线和支线物流,真正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形成贵阳市这个省级物流中心和8个地州市二级物流中心为格局的贵州物流大网络,同时把贵阳建成辐射中国西部的物资集散中心。只有“物流贵阳”才有“物流贵州”。贵州,东有湘黔线与湖南省相连,北有川黔线与四川省、重庆市相通,西有贵昆线通往云南,南有黔桂线通往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比较便利,交易频繁。特别是即将修建的厦蓉高速公路,贵州至广州的快速铁路等公路、铁路的建设,将缩短贵州省与珠三角地区的空间距离,使贵州省乃至西南地区与珠三角洲联系更加紧密,既能发挥贵州省资源和能源的优势,又能通过珠三角洲的辐射带动作用,使贵州省经济得到更快的发展。
近几年,贵州省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十五”期间的5年全省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0.2%,2006年增长达到11.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正在进行的铁路、公路的建设会使贵州经济得到更加迅猛发展,这既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商机,也对物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贵阳市是交通部规划的45个主枢纽城市之一,是贵州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物流经济环境良好,发展空间很大,贵阳市也正在努力建成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城市。然而,综观贵阳市物流企业目前虽然超过百家,但是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广阔发展空间的企业并不多,能建设成为专业化及综合性很强的物流园区的企业,则少之又少。
因此,建设和完善贵阳市的第三方物流体系,打造现代物流园区,以充分发挥物流的资源整合和降低社会成本的功能,对贵阳市乃至贵州省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发展贵阳市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宏观政策、微观政策
3.1宏观政策
国内物流发展成功经验表明,现代物流的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有力扶持和组织协调。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尤其需要国家以及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营造良好稳定的发展环境。具体来讲,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投资和管理。
3.1.1完善物流发展的硬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克服物流硬件的制约。政府应重视对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担负起交通系统、信息系统、信息交换标准、其它物流服务基础设施的开发和实施工作,尽快形成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完整的仓储配送设施等。政府应鼓励国内不同所有制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参与物流基础的建设,遵循市场经济规则,防止盲目重复建设。依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诸如铁路、公路等物流设施应当由国家来投资。在贵州省财政支出压力比较大、财源不太充裕的情况下,政府应该灵活采取适合我国国情的策略:其一,地方财政应积极筹措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其二,在坚持政府主导投资的前提下调动社会力量来参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建议如下:属于大型或超大型的建设项目和物流枢纽工程由各级政府出资兴建,中型建设项目可采取政府和民间联合投资的方法加以兴建,小型物流设施建设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社会资本以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共同承担。
3.1.2制定全省物流发展规划,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加快标准化进程
我国“十一五”期间现代物流发展的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建立快捷高效、安全、方便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幅度提高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下降2~3个百分点。2005年2月,我国己正式建立“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并成立了办公室。2005年5月10日,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召开首次会议,标志着我国现代物流工作综合协调机制正式启动。这一举措对切实加强贵州省现代物流工作的综合协调,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在物流发展中的职能作用,在体制、政策等方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制定贵州省物流发展规划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推动贵州省现代物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2微观政策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需要内外功兼修。在我国政府积极营造有利于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宏观环境和社会物流行业的积极参与下,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更应该注重加强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提升核心竞争力,真正成为我国物流市场的主体。
3.2.1加强物流企业内部建设,提升竞争力
(1)加快产权制度改革
从传统国有仓储运输业转型而来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或多或少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由于服务意识观念落后,还不能完全适应激烈的市场需求。因此,要逐步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实现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逐步建立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制度。一方面通过整合优化物流企业内部资源,促进物流企业更快发展。如贵州省物资储运总公司就是在整合现有物流资源,要积极推进企业改制,吸收和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克服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促使企业发展壮大。
(2)创建企业品牌
我国物流企业发展速度很快,但目前贵州省真正家喻户晓的物流牌子却少之又少。而国外的物流,如UPS的“最好的服务,最低的价格”、Dell的“订单信息流驱动的物流管理能力”都很响亮。贵州省物流企业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创建自己的业务品牌、客户服务品牌、信息网络品牌,在品牌打造上下功夫,寻求一条差异化的道路。物流企业只有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3)加快物流信息化进程
信息化是现代化的灵魂,增强现代物流的竞争力,离不开信息化。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有能力与客户之间建立基于Intemet和EDI、Gis、GPS的物流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和电子物流等在企业中的应用,它可以帮助物流企业及时跟踪货物的运输过程,掌握库存的准确信息,从而合理调配和使用物流资源。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吸收国外先进技术,采取引进消化、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办法,加快各种物流设施、装备和技术信息化建设,形成一整套既适合我国物流发展需要,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物流信息化体系。
(4)提高物流增值服务质量,达到更高的用户满意度
市场经济中,任何行业发展都要基于为客户服务为出发点,只有通过对客户的服务保障,服务创新才能赢得市场。第三方物流企业,更应该主动开发新的物流服务品种,不断提供增值创新服务,促使更多的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物流服务要创新,首先,要抓好服务质量,企业也要不断借鉴中外先进物流企业的服务模式为其所用;其次,要不断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只有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满意,才能使物流服务的价值不断得以实现。基于对客户的服务创新,不仅关注货物是否准时送达、有无缺失,更重要的是根据客户的要求来提供配送业务、代理业务以及信息处理、流通加工、包装等一体化的服务流程。
4建立贵阳市第三方物流园发展模式和途径
贵阳市政府2003年出台的政府发(2003)28号文件,明确了选择目前物流企业相对集中的二戈寨片区为重点,规划筹建贵阳市现代物流产业园区;贵州省物资储运总公司经过四十余年的仓储经营,已具备一定的物流基础设施和相关的操作人员,为物流园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贵州省物资储运总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是仓储、散装货物发运(煤、矿等)、钢材储存、加工,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具备一定物流专业配置,集储运、散装货物发运、卷板开平等为一体的国有物资仓储企业。2006年度物资吞吐达173万吨,创收1 829万元。总公司在过去的发展中,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始终处于微利状况,发展缓慢。但随着贵州省及贵阳市的经济发展,总公司已展示出地理位置的优势和发展物流园的巨大潜力。建立贵阳市第三方物流园发展模式和途径如下:
4.1加强政府宏观指导,引导第三方物流市场健康发展
要实现贵阳物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并把它真正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在其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作为政府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吸取有些地区在物流发展方面盲目上马,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教训,以一种务实而审慎的态度来分析贵阳所处的环境和市场条件,制定适合的发展战略,加快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发展。及时制定推动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指导性政策文件,加强对贵阳市第三方物流工作的领导和舆论宣传,提供税收优惠,加强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等。
4.2完善物流发展的软环境,积极开发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发展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大力构筑全市物流信息平台。加快新建物流园区和城市配送中心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公用信息平台和企业的大型网站,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设符合国际规范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实现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的紧密结合,将贵阳建成西南地区重要的信息港。在此基础上,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的应用,鼓励和扶持物流企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物流信息技术,采用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客户快速反应系统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大力推广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导向车等物流自动化设施,有条件的企业还要发展货物自动跟踪系统。
4.3加大物流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适应第三方物流发展的需要
加强物流专业教育。部分在贵阳高校虽然已开办了物流管理专业,但物流师资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要发展现代物流业就必须加大高水平师资的培养力度。首先,可利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实施的机会,从开办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中选派教师赴国外院校进行系统地进修、学习,提高师资水平;其次,营造宽松环境,引进研究生以上层次的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丰富、科研能力强的国内外高级人才,充实教师队伍;第三,大力发展物流职业教育,贵阳市的第三方物流发展,需要高水平的物流人才,但就目前贵阳市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现状来看,更需要物流一线操作型人才,因此,可鼓励在贵阳有实力的高职院校加大物流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力度。
4.4完善物流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只有建立起规范完善的以客户满意为中心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物流企业信息化的结果有个正确公正的评价,才能为物流企业管理层的正确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如果在建立物流系统的同时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实时绩效评价与分析,对正确判断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实际经营水平,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进而增加企业的整体效益,不断完善和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使其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丁力. 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管理[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 秦明森. 物流作业优化方法[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3] 于伟,李红涛. 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 物流科技,2006(1):7-9.
[4] 董立. 第三方物流与供应链管理[J]. 中国物资流通,2001(14):18-20.
[5] 刘凯. 论国有物资企业向物流企业转型[J]. 大众科技,2005(12):199-200.
[6] 刘振华,汪晓霞. 云南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环境分析及建议[J]. 云南交通科技,2003(8):41-4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