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徐涛:我的职业常青密码
范文

    王贤青 雷大艳

    

    徐涛以威盛“中国芯”掌门人的身份而为人们所熟知,但少有人知道他也是一位红酒爱好者,已经低调耕耘红酒十余年。从IT精英到“红酒匠人”,徐涛职业常青的密码是什么?

    人生的转折点

    威盛是我事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我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打基础,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做了很多事情,也曾经创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00年,我的事业发展到了一个瓶颈阶段,我开始思考,以后的人生该怎样规划?

    那时,我同时做了两件事,一是报名北大BiMBA,希望梳理我所积累的管理经验和思路;二是加入威盛,开始威盛在大陆的业务。

    选择第二份事业,当时的标准有两个,一是加入最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二是与最有远见的老板合作。2000年,台湾大部分企业仍在做代工,只有少数几个IT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威盛是其中之一。王雪红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老板。基于这样的理由,我加入了威盛。

    在加入威盛之前,我供职于台湾ADI公司,ADI是全球第四大电脑显示器企业。2000年,电脑显示器行业还是朝阳产业,但我看到了它不可避免的衰落趋势。事实也正是如此,突然之间,整个行业就衰落了。

    在北大读BiMBA期间,我做了一个“产业生态”项目。我一直认为,产业是生态化的。有企业因产业的状态而生,也必然有很多企业因产业的状态而死,产业发展的规律是很难抗拒的。在一定的状态下,一些企业会因他的独特个性而成功,但一旦产业生态发生变化,市场就发生变化,一些企业不可避免会死亡,所谓“业竞天则”。

    IT行业正是如此。20世纪90年代,索尼就像现在的苹果一样如日中天,但现在它已经衰落了;诺基亚曾是手机行业里无可辩驳的龙头老大,但现在它已经彻底退出市场。这些大企业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有杰出的企业人才,有最前沿的行业情报,有最优秀的顾问公司,为什么没有转型成功呢?当然有些企业的转型很漂亮,就像IBM,但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有好基因。

    这个问题很值得思考。一旦产业生态发生了变化,产业转型就很不容易。在经济环境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转型可能相对容易,但当经济发展没那么快的时候,企业转型是相当难的事情,需要创新,需要勇气,需要很多的东西。在今天,INTEL,AMD,NVDIA等这些企业有的成长,有的衰退。今天手机成了新的智慧型移动终端,INTEL虽然做了很多努力,但仍然没有适应这个时代,虽然它有最厉害的工程师,但它无法预言这个时代的到来。

    这种转型对威盛也形成了挑战。1997年,威盛董事长王雪红投资了HTC,以她独具的产业远见,看到了未来的人们一定会走向移动智慧型的终端。

    远见和创新思维更重要

    2000年进入BiMBA以后,我一方面梳理过去管理的经验,一方面学习老师新教的知识。实际上,我从BiMBA收获最大的是启发、指点和梳理。

    那时候,我觉得我肯定是全北京第一个拿智慧型终端手机样品的人,要知道当时BP机还没有退出市场。我跟大家解释我们的这个产品,但没有人关注到智能手机的厉害。谁也不会想到它将彻底改变人类生活和学习方式。产业的转型往往是不知不觉的,而又非常快速的。

    整体来讲,拥有产业远见和创新的思维,就会让企业有很好的发展。我个人认为,这种远见,这种创新的思维模式,甚至这种创新的勇气,可能比企业管理来的更重要。在这个时代,很多东西企业都可以找到合适的人来做,或者是找到合适的资源来替代,唯独这种企业家能力无法替代。对中小企业而言更是这样。天天思考这样的问题,企业才有希望壮大。

    从2000年开始,威盛制定“中国芯”发展战略,那时候大陆的半导体产业刚刚起步,我们在大陆大概拥有500位研发工程师,这几乎相当于当时全大陆专业芯片研发工程师的总和。这个战略我们一直持续到现在,到2012年我们还维持着大陆最复杂的IC设计。

    为什么做“中国芯”战略,因为我们看到了未来大陆对核心技术的需求。我们是唯一的一家拥有这些核心技术和专利的华人企业,虽然过程很艰难,但事实证明,威盛在业界确曾领头带动CPU风起云涌之潮,即使经过十余年来,我们仍一直在业界坚持理想与持续要求自己保持技术领先。

    始终保持Passion&Patience;

    无论做什么事业,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两点:你要对所做的事情充满热情,这样才会注入大量精力,同时还要有很高的耐心,深耕细作,事情才有可能做成功。

    从2004年开始,我和一些热爱葡萄酒的人投资了葡萄酒事业。现在,我们在苗木、葡萄种植和酿造方面的投资力度在中国葡萄酒业并不多见,甚至在全球范围内也属凤毛麟角。葡萄酒投资是一个长期的投资,基本上是以十年为单位来考量,要看到若干个十年、甚至下一代人,但又要求你每一秒、每一刻都要专注地做事情。我们默默耕耘很多年,从无到有,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种出了世界上最好的葡萄之一。

    我是做IT出身的,怎么突然做起了葡萄酒呢?实际上,做红酒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对生活的体验。除了对田园生活与葡萄酒的喜爱,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新产业。

    当我首次路经怀来这方风水宝地时,就被眼前与京城一山之隔的盛景所惊艳。这里本身就是中国葡萄酒最知名的产区之一,又和自然交融的相得益彰。如果在这里建设一座酒庄,不仅可以保护这里的风水,还可以延续和升华本地的葡萄酒文化。

    从大陆的葡萄酒市场来看,一方面存在几个大规模大品牌的大公司,另一方面也需要很多高品质高标准的精品酒庄,如果有合适的选址和先进的种植技术,大陆可以出产具有国际顶级品质的葡萄酒。而随着消费者的成熟,本地酒会受到更多偏爱。

    我还记得当初决定在中国投资酒庄的时候,前后历时一年多的考察,动用了包括卫星在内的诸多高尖设备对产区进行勘测评估,包括土壤结构、水文结构、和微气候分布等等;同时,组建了一个来自欧美以及澳洲的世界级葡萄种植和葡萄酒权威专家团队,购买了近一百年的气象历史资料,同时对此地的气候、土壤条件进行世界水准严格、缜密的探勘,收集第一手资料作为选址依据。与最权威的葡萄园选址和种植专家的合作,让我们从高起点出发,少走了不少弯路。

    快意人生,情怀做事

    其实,做红酒一开始只是抱着一个小梦想:中国难道做不了好红酒吗?我们想在中国的土地上做出世界级的好酒。

    中国有很多地方适合种植葡萄,因地理环境造成的优劣势各有展现。比如,新疆的葡萄日照时间很长,昼夜温差大,所以甜度高,但它成熟期过早,酿造出来的酒似乎就少了些历经岁月浸润的韵致风味。而延怀河谷的风土状态非常完备,葡萄必要的生长条件都是在恰如其分的环境,拥有适合种植优质葡萄品种的自然条件,有悠久的葡萄栽培历史。不仅如此,和法国的波尔多、澳大利亚的猎人谷、美国的纳帕谷一样,延怀河谷距离北京只有1个小时的车程,有强大的高端消费市场和旅游观光潜力。这意味着延怀河谷的未来不止是葡萄酒产区,还有发展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的资源,这方面的经济前景甚至高于葡萄酒本身。

    表面上看,葡萄酒和IT企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产业。IT讲究精准,葡萄酒是手艺活儿,但其实IT科技也讲究体验,要酿造出好酒也需体验,科技和红酒都是一种体验、一种生活方式,我认为两者可以非常巧妙地融合。

    从种植、酿造到苗木培育,我们拥有中国唯一的苗木培育中心。但是要形成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坚信,中国可以做出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 (本文根据采访稿整理,经作者审阅,感谢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协助)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3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