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以课例为载体推动“互动探究课堂” 建设的实践研究的文献综述 |
范文 | 何佩莲 【摘要】课例研究是以具体真实的教学例子为研究对象,并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问题、教学手段、教学决策和教学效果等为研究对象的一种行动研究方法。真实的课堂存在着多个方面供教师进行分析与研究,又反作用于教学本身和执教者,因此,课例研究在中小学的教与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既能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能力,又能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本文根据课例研究的相关理论及网络文献的查阅,综述我校以课例为载体来推动“互动探究课堂”建设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课例研究;理论;现状;推动教学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在各省各地搞得各有特色,主流都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是充分展现教师教育智慧、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地方,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是教学的目的,关注学生成长,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提升课堂常态的教学质量便成了每一间学校教學改革的目标。为了促使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师成长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开展了以课例为载体推动“互动探究课堂”建设的教学研究,试图从变动、鲜活的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实际问题出发,进行讨论、评价、反思来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通过调整教学行为,形成教学经验去使学生的能力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双向发展。 我校的《以课例为载体推动“互动探究课堂”建设的实践研究》是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编号2016YQJK025),为了引导本课题研究成员和学校一线教师准确地理解课例推动研究的核心理念,掌握课例研究的概念和特点,了解国内外课例研究的状况及本课题的研究价值,现将相关课例研究的渊源梳理及通过知网等进行的文献搜索,作以下综述。 一、关于课例研究的概念研究——寻找认识的进步 (一)课例的基本概念 课例是一节节真实发生过的教学例子,是对某些教学问题或某种教学现象的再现和描述。可以是一节课的全景实录,可以是以此为基础对这节课的分析与反思,它提供教学过程中的真实的问题或教学困境,供研究者发掘与研究,形成相关的经验或者理论,作用于教学。 (二)课例研究的校本特征 课例研究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形式,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教师专业成长起促进的作用。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课例研究都得到了重视。日本、美国、新加坡、伊朗等地区,纷纷有举足轻重的文献与研究出现,他们大都把课例研究聚焦在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个角度去论述,强调课例研究是一种教师进步的推进器,是提升课堂教育教学的锦囊妙计,只要有研究课例,教育教学才会创新不断地提升教育质量。在国内,关于课例研究最权威的是以上海教科院顾泠沅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他们也认为课例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主要以行动研究为基础研究。 基于此,既然课例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利器,那么,教师的专业发展了也是作用于教学,结合我校“互动探究课堂”的教学模式及课程改革的初步成效,我校以课例为载体推动此模式的实践研究,目的就是让教师与学生双向发展。“互动探究课堂”就是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课例启发教师,教师研究课例,集中精力对教学进行的一次深入的改革,并形成一个教与学相辅相成的过程。这个过程有集体备课,说课,设计教案,上课评课,分析反思以及分享经验成果,并以此形成一种有效的教学循环。 我校的课例研究注重真实性与实效性。在多变的自然教学情境中,每一个时刻与操作都有可能成为研究的直接启发点或者来源,而研究的问题不是随便张扬出来的,结合研究者的需要,在课后的评价与反思中才会浮出水面。有时候,课例研究倾向于归纳,有时候,课例研究倾向于新知识与新理论的形成。但不管怎样,课例研究以研究者的实践经验为主,研究过程就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在调整教学行为后,作用于教学本身,使到教学相长名副其实。 二、课例研究的研究现状——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 课例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日本,称为“授业研究”(lesson study)。作为一种校内教研活动开始时并不起眼,后在政府的推广下受瞩目。日本学者佐藤学在其名著《静悄悄的革命》中也把这种活动称作是改变一所学校的不二法门。80年代开始,日本基础教育成绩优异吸引了美国学者的目光,后者认为课例研究就是拯救成绩的奥妙。80年代中期,美国教育届对课例研究的兴趣空前高涨,截至2004年,课例研究覆盖了美国30多个州,(下转第21版)(上接第20版)研究团队有150多个。随后,香港、新加坡、伊朗等一批专家都热衷于这一研究。2002年。上海教科院和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内首先启动了课例研究,这标志着我国学者对课例研究的起步。后在上海市教科院顾泠沅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带领下,课例研究被我国教育研究者所聚焦,并迅速在我国各地大放异彩。 在知网上以“全文”搜索课例研究,有76936篇文章;以“主题”搜索,有176082篇文章;以“关键词”搜索,则有7756篇。从最大范围到有针对性搜索,文章数量都是居高不下,可见虽然课例研究这种模式在我国发展时间不算太长,但研究人群和研究文献都不少。若是以“主题”课例研究加上“互动探究”一起搜索,就有1000篇文章。但大多是有“互动”和“研究”,而没有“探究”二字,更加没有“互动探究”合在一起的文章。 综上所述及对网络文献的搜索学习,不管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课例研究,都偏向于校本的教研研究,在其概念、教学应用现状及推进教师专业化做的研究特别多,但对课例研究对课堂实践能力的影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论述得不多,本课题将借鉴课例研究的有关观点与理论,在校本课例研究上增强这两个方面的实践与探究,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提高课堂质量,培养学生能力,推进教师专业化的教学模式,使课例研究的形象更丰满,使其本身更具可操作性。 三、以课例为载体推动“互动探究课堂”建设的实践情况 (一)课例研究已取得的一些成效 结合课标,借鉴先进的理论,通过一系列的校本课例研究,我校课改基本完成了建模工作,体系逐趋完善,课堂教学改革走向成熟。此时,课改领导小组强调必须把“削枝强干、核心定位、先学后导、当堂训练”的指导思想落实在导学案和课堂实施中,从而提出了“两个优化”的方案:优化导学案、优化课堂实施,而这又是课例研究在我校翻新页的开始。 “优化”理念带出一批优秀的课例,我们的导学案从优化整体感知问题设计、问题导学和四动时间合理分配三个重要方面带给我们思考,导学案不仅要适合“导学”也要适合“导教”,教师不能拿导学案在課堂上对答案,而是要善于用“互动”的方式去引发学生的“探究”行为,只有这样,导学案教学才可以焕发生命力,课例研究才能导双线(课堂以培养学生,课例导教师成长)发展。 我校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优化教学为目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定时开展各学科的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同课多轮和随堂听课等形式的教学教研活动,注重总结经验,剖析自我,坚持不断深化课例研究的理论与经验学习,坚持研究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课堂带出研究,课例推动课改,它们的内涵在实际教学中不断丰富起来。我们的课例研究,始终立足课堂,立足学生学习的现实,用鲜活的课例表达着我们对教育的思考,课堂教学更是基于学生的立场去构建。我们既是研究者,也是被研究者,我们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习惯,更有反思的精神。 崭新的教学面貌,优异的教学成绩,活跃的教学气氛,都显示着“互动探究课堂”是一种创新而有活力的教学模式,课例研究在我校有了不一样的风貌。同时,学校围绕“互动探究课堂”课例研究的主题,通过科研小组成员和各级青年教师,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主题有课例展示、先进教育理论的学习、导学案有效编写、反思经验分享、小组建设心得、互动探究课堂解读、资源库整理推介等。校本课例研究有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学观摩课、同课异构课、教学调研课等,通过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促进“互动探究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有效实施,完善教学策略,丰富课例研究的体系。 (二)尚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课例研究促使着我校不断完善教学系统,让各学科有机融合。课例研究旨在让教学把握平衡,促进思维,导双线发展。我们在取得一定的成果同时,仍存在不足:课堂教学宜走精细化道路,我们对研究实践的观察点,如课前导学案的处理、导学案的质量、教师问题的设计、学生学习的专注性和积极性、小组讨论的合理性、教学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等,需要更专业理论指导,需要更敏锐的教学触角。同时,部分教师在研究思想上还不够统一,在课堂表现形式、渗透形式上都必须不断进行反思。 课例研究应该在立足课堂研究的基础上,不拘一格地鼓励钻研教材、编写学案、集备研讨、教学比武、教学开放、论文评比、教学论坛、科研活动等有效开展,慢慢形成了学校良好的科研氛围,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有效推动了学校的发展。我们将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校内科研团队这个平台,在课堂的点面上优化、课堂调控、教学资源优化利用、深化理解教学理论及撰写论文等方面上重点设置研究,争取让课例研究在理论上、内涵上有新的突破,将研究系统化、科学化、多样化。 扎根学科教学的潜心钻研,求索无止境,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探索教学、教研、科研等工作,站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强各项的建设,有效推动课例促进步的持续发展。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课例为载体推动‘互动探究课堂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16YQJK02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孙春福.课例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推进器[J].江苏教育研究,2016(6). [2]陈玉兵.“基于课例的校本教研模式的实践研究”文献综述[J].基础教育研究,2015(12). [3]顾泠沅,王洁.以课例为载体引领教师发展[J].人民教育,2003(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