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农户信贷行为的认知偏差及对其贷款困境的影响
范文

    童毛弟 赵永乐

    摘要:文章分析了农户信贷行为的认知偏差,发现农户信贷行为的认知偏差往往加重了金融机构的外部性约束,最终,这种行为偏差加大了其贷款难度,文章还对农户信贷问题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最后,利用机制设计理论提出解决农户信贷认知偏差和金融机构缺位矛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户信贷;认知偏差;金融机构

    长期以来,由于农户对于贷款的认知偏差和行为偏差比较严重,造成了农村信用环境远不及城市,已有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如任宝明、张克军(2003)的研究发现,乡镇企业和农民信用观念淡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投放的积极性。在经济体制转轨的前期,一部分乡镇企业和农村个体工商户从农行和信用社,贷款后赖债不还,造成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大量死滞沉淀,使得目前农村金融机构对新增贷款审批严格,造成其基层机构信贷授信额度小,资金上存较多,形成农村信贷资金瓶颈,加之农户贷款抵押、担保难,信用社对额度较大的贷款都需要借款人提供有效的抵押、保证担保,而小额农贷的抵押物多为房产、车辆,但当贷款出现风险时,抵押物变现难,抵押手续收费偏高,农民不愿缴纳这笔费用,造成抵押手续不规范,形成无效抵押。上述情况无疑迫使农村金融机构加大了对农户信贷的外部性约束,以保证贷款的安全。

    一、农户信贷行为的认知偏差加重了金融机构的外部性约束

    宋军、张展薇(2003)研究也发现农户信贷需求主要集中在建房、子学入学费用以及少量农业生产费用支出,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以及农业的市场风险和气候因素等大量不确定性的存在,一方面促使农户不敢向金融机构贷款: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也不愿意承担由此带来的经营风险。

    此外,由于农民在社会各阶层中历来是处于弱势,其主观意识中根深蒂固的自我歧视使其一般不与政府以及政府职能部门和机构打交道。郭士杰(2006)的研究表明农民如果经济遇到困难主要借贷渠道还是亲戚和朋友,只有在农村社会的圈层结构中家族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才会过渡到向社会寻求帮助。近年来,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农村民间借贷现象的活跃,也为农民这种传统观念的长期存在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生存环境。

    因此,信贷供给垄断而强化的道德风险和与收益不对称的产业风险制约了农信社向农户发放贷款,农户的认知偏差和行为偏差无形中增强了外部性约束的“信号传递”机理。造成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的“逆向选择”似乎合理,外部性约束的效应也就日渐显现。农户的认知偏差和行为偏差的程度越大,则导致金融机构对农户的外部性约束就越大,反之亦然。

    一般的研究认为,由于金融机构的缺失和信贷服务的经常性缺位,加上政府利率、配给的管制是导致农户信贷困境的主因,但是,由于农民长期所处的比较贫困的环境和相对落后的观念也会对农民的信贷行为产生影响,且农民自身的性格、生理因素等使其在贷款的问题上容易产生种种认识上的偏差,本文称之为认知偏差(Cognitive Bia-s)。认知偏差(Cognitive Bias)指的是生理心理状态均正常的人,由于知识水平的匮乏而对未来缺乏明确的预期和把握时,往往会出现认识上的种种偏误,这种偏差已经在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中被证实,所以,也有必要用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方法研究农户的认知偏差对其贷款困境的影响。

    杨宏力(2005)研究了农村金融的问题,从中发现了造成“农贷难”的成因:由于我国的生产力状况和我国的现实国情等多种原因,特别是长期以来闭塞的小农经济下保留的那种耻于借贷的传统以及金融制度对资金借贷行为的较强约束,因而导致了农户自身的认知偏差和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无法获得借款农户的更多信息,最终直接造成农民贷款难。

    Ribble、W.Leith(2006)剖析了中国湖南省的农村合作基金(RCFs)失败的原因,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这种基金过度承诺高额的利率回报,而由于投向的项目赢利能力不足,导致陷入严重的危机中,主要是不良贷款的危机,加之政府的过度控制,导致基金的经营自主性和灵活性不够。致使存款农户不能收回投资款项,这个基金项目的失败给了人们很多教训与启示:在中国,由于某些农户的知识水平局限和认知偏差以及懒惰等不思进取的态度,会导致其投资项目的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在进行农户贷款的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风险和项目的盈利可行性。

    总体而言,农户对于贷款的确存在种种认知上的偏差,这种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贷款困境,认知偏差的程度越大,农户的贷款困难就越大,反之亦然。

    二、农户的行为偏差加大加大了其贷款难度

    周脉伏、刘泽峰(2005)根据农业部对江苏省武进市农户信贷情况的调查显示,信用社和银行往往根据农户贷款是用于生产还是用于生活而决定是否放贷,农户的生活性贷款较生产性贷款更难得到支持。然而,当农户的生活性资金遇到困难时(比如婚丧嫁娶和生病),他们会动用生产性资金来予以弥补。这种对于贷款使用的行为偏差进一步加大了农村信用社对农户贷款的约束,信用社的“官办”气味越来越浓。离合作金融越来越远,农民贷款愈来愈不方便,信用社对农民的贷款已完全按商业化原则运作,农户的贷款困境更加凸显。

    张荔、田岗(2006)的研究发现,由于长期受到传统的低人一等的观念的影响,我国农户对农村金融制度安排没有热情,甚至是表现出一种冷漠。研究发现他们在制度安排和变迁中处于劣势,逆来顺受的态度使得他们面临“搭便车”问题。农户对于农村金融的冷漠和被动的参与。造成了农户对金融机构的消极态度,从而影响的农户的信贷行为。并使其在贷款使用过程中出现随意性偏差。

    农户的“小富即安、小农意识”心理往往会导致其在心理上抵制借贷,如多数研究认为农户的借贷发生率随收入的增加呈“U”字形状,即贫困农户出于生存需要,富裕农户出于扩大生产的需要发生较多的借贷行为,收入中等水平农户出于“小富即安”的心理不愿借贷,李延敏(2005)的研究得到的结论却与这一观点有些出入,其“U”特征并不明显,国外的相关研究也证实农户确实存在风险厌恶的认知偏差。詹姆斯,斯科特提出了“道义经济”的命题:农民的贷款的主导动机是“避免风险”和“安全第一”,农民具有风险厌恶者的特征,农户“圈层结构”的社会交往模式具有相对固定性,能使其依赖自我实施进行生产和生活的维持与发展。在这种“圈层结构”中,传统农户的金融需求首先会求助于家族内部。而当家族无力解决时,农户才会选择正规金融机构。

    研究显示:农户对于贷款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种种行为偏差(Behavior Bias),这种偏差造成其安排使用贷款的随意性。更加重了其贷款困境,行为偏差的程度越大。导致的贷款困难就越大,反之亦然。

    三、关于农户信贷问题的现状研究

    冯旭芳(2007)的调查研究表明农户仍把非正规信贷作为获取资金的最重要来源,这是因为民间借贷具有适应于中国农村社会基本特征的社会学基础,援助特征明显。利率低,借贷形式简单,灵活方便,交易成本低下,有效弥补了正规金融缺位的局面,自然而然地成为农户借贷的理性选择。同时,无论是从农户的融资偏好还是借贷预期来看,贫困地区农户倾向于从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或国家政策性的扶贫贷款和小额信贷来满足其信贷需求。这与其稳定性、长期性和救济性的特征密切相关。而大部分农户的借贷需求是救助性的而非商业性的。救助型借贷的提供,除了借助熟人。就要依靠政府,如果能够获得扶贫贷款或者小额信贷,那么农户的借贷成本(包括可见的利息和潜在的人情等成本)将大大降低。

    冯涛、王元(2007)在对农户信贷市场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在农户信贷市场的比较优势进行了探讨,提出:解决农村金融服务问题必须从改革现存体制安排作为突破口,一方面要促进非正规金融的合法发展:另一方面要构建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发挥优势互补的运行机制。在农户借贷市场现有条件约束下,将正规金融体系中的资金与非正规金融借贷模式的内在优势相结合。栾香录等(2004)认为农户从这两种途径获取的资金具有替代性,如果农户的资金需求能够通过非正规金融部门得到较好的满足,那么他对正规金融部门的资金需求就会受到抑制。两种来源的信贷资金此消彼长。李延敏等(2005)提出,在农户的民间借贷市场上,付息贷款的比例已经取代无息成为民间借贷的主体,而正规银行信贷的成本(利息)普遍比民间借贷低,可以看出有资金需求的农户寻求民间渠道的满足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根本的原因在于正规金融部门无法有效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陈勇勤等(2007)的调查研究表明多年来没有借贷过款的农户,并不是不想借贷,而是由于银行或信用社贷款门槛太高,条件苛刻,手续烦琐,加上没有担保人,如果没有熟人、没有关系,是贷不出来的。调查发现。这些未曾贷过款的农户未来都有贷款的意向,多数是希望从信用社贷款,主要是用于种植、养殖、个体经商等生产经营。从家庭主要劳动力从业信息的分析中发现,在样本地区,从事非传统农业生产已经成为农户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近年来,纵观国内外学者对农户借贷行为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农户借贷行为及影响因素来展开。其中,关于农户借贷行为模式,研究人员主要从借贷发生频率、借贷规模、借贷资金来源、借贷资金运用结构等方面,对农户借贷行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张军(2000)认为农户在选择金融机构贷款的过程中考虑的是贷款的方便程度和安全性,而没有考虑到贷款的成本。利率因素。也很少对贷款进行成本核算。关于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因素,理论界主要从农户自身特征、家庭经营状况、农村金融市场发育以及借贷利息率、贷款期限、借贷环节的抵押和担保等方面,展开了深入地研究。史清华(2002)分析显示随着收入水平的增长,农户家庭的借贷水平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家庭收入越高,得到的借贷数额越大。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借贷水平变化趋势非常一致。均成上升趋势。陈天阁(2005)从安徽取得的数据显示,农户实际获取资金的成本包括利息、间接费用在内的财务成本和借款数量额度、借贷附加条件等非财务限制的隐性成本。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户借贷行为的特征以及农村金融市场运行的基本态势。

    四、利用机制设计理论解决农户信贷认知偏差和金融机构缺位矛盾

    机制设计理论可以看作是博弈论和社会选择理论的综合运用。机制设计理论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信息成本问题,即所设计的机制需要较少的关于消费者、生产者以及其他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信息和信息(运行)成本。任何一个经济机制的设计和执行都需要信息传递,而信息传递是需要花费成本的,因此,对于制度设计者来说自然是信息空间的维数越小越好。二是机制的激励问题,即在所设计的机制下,使得各个参与者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能够达到设计者所设定的目标。

    利用机制设计以及委托代理等理论,可以在金融机构和信贷人员。金融机构和农户,政府和金融机构之间设计激励机制模型,寻找以上双方关系发展的最优合约,为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一定的政策建议。具体而言:

    1政府及各个信贷机构应该积极为农户低费或免费提供相关信息、技术、购销、财务知识培训等支农服务,提高农户经营的综合能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农户投资的成功率和收益率,增强偿还能力。同时,积极正确引导农户根据市场需要确定生产计划,选择增收项目,不断增强对市场的应变能力,把握市场发展的方向,提高农户对市场前景的预见性,减少市场波动的影响,使得其投资朝着健康、成功率高、收益好的方向发展,为降低农户信贷风险提供良好保障。

    2了解农户自身所具有的认知偏差,并进行一定的辅导,给予专业的培训。高度防范农户小额信贷由于认知问题所产生的金融风险,使农户和金融机构能够达到双赢的格局。

    3财政部门应考虑给予金融机构适当比例补偿,税收部门应该考虑减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的给予税收优惠和补贴,并继续加大对信用社支农的再贷款支持力度。

    4各级政府及信贷机构通过实施支农惠农政策,不仅能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还能减小贫富差距。提高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也提高了农户投资农业生产的收益率。

    5信贷机构通过适当减少贷款利息率,通过对农户的信息技术指导,提升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引导农户把贷款投向高收益率的项目上,进而降低了农户的信贷风险,也降低了金融信贷机构的成本,增加了金融机构的收益。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