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国企业CIO职位实践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
范文 | 曾荣玉 [摘要]本文从不同的方面对国内企业CIO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针对中国企业的特殊性,就企业CIO的健康发展。提出了详细的CIO发展对策。 [关键词]企业CIO;职位分析;发展对策;中国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9)19—0106—04 首席信息官(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CIO)本身有概念和职位之分,其概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美国,作为职位的CIO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而通常所说的CIO是指拥有其职位的个人或群体。据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美国500家大型企业的抽样调查,已有40%的公司设立了CIO职位;1988年度,排名世界前500家最大的企业80%以上实行了CIO体制。现在全美企业中有30%以上的企业设置了CIO,排名世界前500家最大企业已经全部实行了CIO体制。据有关专家调查,美国中小企业中也广泛设置了CIO职位。在企业中设置CIO使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大大提高。 1国内企业CIO的现状分析 CIO尽管在国外已有20多年的历史,然而在国内却刚刚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以及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各地各级企业迅速作出反应,上海2002年有100家工业企业设置了CIO;北京也计划在全市100家工业企业中设置CIO,并逐渐在全市的企业中推广;在广东,据该省信息中心对本省335家企业的抽样调查,有73.13%的企业认为在中型企业中设置CIO是“非常必要”的;在其他一些省市,企业CIO也相继涌现出来。CNET(中国)市场研究中心2004年11月上旬发布对工业企业1 000强、民营企业500强企业和部分知名三资企业的调查,其中92.6%的被访企业设置了CIO。但事实上,CIO的状况是不是这么乐观呢?下面就从国内所做的一些调查数据来分析。 1.1企业设置CIO的级别及满意度 调查显示,在已经设立CIO的146家企业中,共有103家(占70.55%)企业的CIO处于部门经理级别,共有38家(占26.03%)企业的CIO处于副总级别(见表1)。 但是,在设立CIO的企业中,CEO和CIO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很大差异。56.1%的CEO认为本公司的CIO是副总级,而只有15%的CIO这样认为(见表2)。 调查还显示,尽管在设立了CIO的企业中,CEO对CIO工作的评价总体上是正面的,即47.73%的CEO对本企业CIO的工作表示认同;但20.45%的CEO未对本企业CIO的工作做出任何确定性的评价,31.82%的CEO对本企业CIO的工作不太满意。 可以看出,虽然大多数企业CEO已经逐渐意识到CIO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意义,但是大部分企业CIO处于部门经理的级别,同时,CEO和CIO对本企业CIO的级别认识显著不同。这说明CIO战略的规划与执行存在落差,企业CIO的能力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 1.2企业CIO的学历及之前所从事的工作 知识经济E企业杂志和2l世纪人才报、e—works网、支点网联合制作了2004年CIO薪酬现状调查,调查结果表明,64%的ClO受教育程度为本科,硕士学历仅占8%;55%的CIO所修专业为经济管理类专业,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占26%,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的占12%,其他占7%;其中62%的CIO所在企业为中小企业,38%的在大型企业。 左美云教授对108名企业CIO的调查表明:企业CIO在担任EIO职务之前,主要从事IT或与IT相关的工作,两项相加共占所有CIO的72.6%;曾经从事业务工作的CIO只占13.1%。 可以看出,在企业的信息资源开发方面,很多企业不具备信息管理人才,这必将影响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在企业中的有效利用。 1.3企业CIO对薪酬的满意度 2004年CIO薪酬现状调查,CIO对现有收入水平满意的仅占11%,有一半的CIO对现有收入水平表示一般,而有22%的CIO表示非常不满;17%的CIO认为自己的平均月收入高于同行,18%的CIO认为收入低于同行。 可以得出,89%的CIO对自己收入不很满意,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企业及其领导对CIO缺乏认识,以及企业CIO体制和机制的不健全。 以上数据虽然仅从部分侧面反映了我国企业CIO的生存状况,总体上还很不乐观,主要是CIO的职位和职能在企业中还没有得到足够的体现和落实,CIO的素质和意识也没有及时到位,体现在: (1)企业CIO的角色尚未普及。在我国,设置了该职位的都是一些重点、骨干企业,而且即使设置了该职位,大部分也是由企业总裁或其他部门经理兼任的。而绝大部分企业都没有设立CIO,对CIO缺乏了解,往往把信息中心主任当作CIO,没有对其工作做重新描述。 (2)企业CIO的角色尚未体现出来。由于企业高层领导的信息意识较弱,不能认识到CIO对现今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缺乏与CIO的日常交流与配合,不能全面有力地支持他们工作,有时甚至是不予支持。所以即使是设置了副总级别的CIO,也是无权或是少权,常被视为高级技术员,未能参与高层决策。 (3)企业CIO体制和机制不健全。目前,绝大部分企业将信息部门附属于企业某部门(如财务部、市场与销售部),即CIO处于部门经理级别,造成了信息资源和CIO的作用难以发挥。此外,大部分企业不会对IT投资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对其决策不加参与,认为这是信息部门自己的事情,往往造成了IT项目的失败。由于没有给予CIO与其职位相应的薪酬,致使骨干人才大量流失。 (4)企业CIO的素质还不全面。从CIO应有地位和作用来看,CIO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在管理上,应站在战略高度来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具有充分的领导能力;在技术上,要求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同时还要熟悉企业业务流程,具备业务知识等。而我国的CIO往往都是技术出身,企业业务及经营管理技能,特别是企业战略和企业业务流程中信息管理的技能欠缺。 2原因分析 (1)政府的支持不够。在我国,政府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理应充分利用这一主导优势来迫使企业设立CIO这一职位并加以重视。但是在目前为止,还没有制定出一部与CIO相关的法律政策,不知道该把CIO定位在怎样一个合理的位置上。另外,也没有在中央或地方建立起CIO的领导机构,这也不利于CIO的发展壮大。 (2)企业领导人对CIO缺乏充分的了解。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晚、水平低,企业领导人不能积极更新观念、信息意识薄弱,大多缺乏IT价值与应用背景,往往对IT所能完成的事情报以不现实的期望,无法对CIO的业绩做出公正的评价,看不到CIO的价值所在, 更多的时候把CIO当作一般的计算机管理主管或IT经理,只对信息系统负责,未给予他们足够的重视。 (3)CIO的职责与权利不相称。很多企业CIO虽然被定位在副总级别,规定了其职责,但却没有赋予相应的权利,如IT投资的掌控权、参与高层的决策权、信息管理人员的录用权等,所以要想完成信息主管的职能、发挥其作用,那是不可能的。 (4)企业中没有建立起CIO体制和机制。由于没有建立起CIO管理体制,所以对CIO在企业中的地位、职责、权利等不能明晰;由于缺乏CIO人才培养机制,使得CIO人才培养问题无法解决,不能保证CIO的来源和发展;由于缺乏CIO评价、激励机制,无法正确评价CIO的工作,也无法留住优秀CIO人才。 (5)CIO自身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①CIO只是专才,不是全才。②CIO缺乏商业知识和经营头脑。③CIO缺乏领导和协调能力。④CIO的工作缺少一定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灵活性。 3中国企业CIO的发展对策 通过对国内CIO的现状分析可知,虽然很多企业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但都没有很好地按照企业目的或者企业目标,将IT技术与业务保持相连;也没有对系统流程中的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及利用,从战略高度对信息资源进行规划,以致企业内信息资源不能集成,达不到共享,从而导致投A/产出效益的差距。与理论上的CIO相比,国内CIO的发展道路还很漫长、艰难,要充分发挥中国企业CIO的作用,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其健康发展。 3.1加强政府导向 在我国政府的力量是格外强大的。政府一句鼓励支持的话语,就可以使众多企业争相聘用CIO,使企业领导重视CIO。因此,政府更应该重视其主导作用,加强CIO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领导对设置CIO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提供专款鼓励企业加快信息化步伐,促使企业设置CIO,并不断完善CIO职能。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制定相关法律。CIO在美国发展迅速是与其法律保障分不开的,我国也应该制定法律来约束企业任命CIO,并在法律上明确和规范CIO的职责、组织、素质和技能。还应制定出适合中国企业实际的有关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政策和法律,为在微观上实施CIO体制提供政策与法律的依据和保障。 (2)确定CIO的领导和管理机构。我国应该加强对发展的宏观指导,在中央和地方设立CIO的领导机构,专门负责全国和地方CIO的工作,其中包括法律的制定;另外,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建设和普及CIO信息协会,走行业协会管理的道路,主要为CIO提供交流、合作、研究学习、人才培训等服务。 (3)建立完备的市场竞争机制。从西方CIO产生发展的过程看,CIO是在市场竞争机制有序,企业管理模式成熟的背景下发展的产物。所以,我国应尽快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拥有现代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的企业,以利于CIO的发展。 3.2在企业中建立CIO管理体制和评价、激励机制 所谓企业信息管理中的CIO管理体制,就是由企业的最高经营决策层中的CIO全面统筹负责组织信息管理活动,下设专门的信息管理职能部门负责组织信息的收集、开发、传播、共享、协调等日常业务。我国企业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CIO管理体制,因此,需要尽快建立起来,从制度上确立信息管理部门和信息管理人员在组织结构中的地位,明晰CIO的工作职责要求以及权利,确保层次分明、结构有序、职能清晰的信息管理体系以及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功能与企业业务管理功能的有机联系。 CIO作为全面负责企业信息管理的最高领导人,他既是管理者,又是信息人才,虽然对他的工作成果不好评价,但CIO同样希望他的工作得到领导、同事、下属、客户等的肯定,所以企业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建立起一套合理的CIO评价体系。 由于我国企业中传统的用人机制僵化,缺乏对优秀的信息人才的吸引力,造成了信息骨干人才的严重流失。据最近的一次CIO薪酬调查,我国企业CIO的薪酬水平(目前,最高年薪为6万元)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美国CIO的平均年薪为20万~30万美元)。所以,为了稳定人才,就需要建立一套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物质方面通过高薪来体现,精神方面要有来自领导的器重和支持、同事的理解与关怀等。 3.3建立CIO教育体系 美国在CIO出现不久就组织专家研究关于培养CIO的知识体系,并编写教材组织学习,而我国至今仍没有一个高校设立CIO专业,也没有CIO人才培养体系和执业资格考试制度出台,所以应尽快采取措施,建立完备的CIO教育体系。可以从教育形式和知识体系两方面着手: (1)教育形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发展大规模的正规教育。②加强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③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具体方式有:跨系联合;校所(馆)联合;厂系联合;跨国联合。④选择CIO指导员。 (2)CIO的知识体系分为3个级别:初级模块、中级模块和高级模块。根据不同的模块设置不同的知识结构。 3.4提升CIO的战略地位 战略规划就是试着去预测企业在接下来的5年中的发展路程以及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战略规划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命运。许多资料表明,目前CIO还不是企业战略管理与决策层中的活跃一员,他们多关注具体信息技术的规划与实施,而非企业的长期战略。美国“C10”2004年现状调查显示,要想促进IT战略和企业战略的融合,CIO就要进入决策层。随着信息管理越来越被CEO和董事们看作是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就必须从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角度来制定,作为信息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自然就应该是企业战略规划的主角。 CIO在做信息战略规划时,应注重成本/效益分析,从CEO的角度思考:企业能否采用新信息系统来运作;企业为实现这一战略,在技术、人才上需要多少投资;能有多少回报;能在多长时间内看到回报等一系列问题。只有这样CIO才能够从经营的角度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挖掘出有价值的知识,应用到企业的决策中去,加强企业的应变能力。 3.5提高CIO的沟通能力 美国“CIO”杂志在2004年做了一项关于CIO的全面调查,据调查,对于一个成功CIO来说,唯一的成功因素是有效的沟通能力。在500多名参加调查的cIo中,有86%的人选择了有效的沟通能力;在CIO工作时间排序中,与CXO(高层领导人)的交流排在第一位(占71%的权重),与邛厂商、服务商等外部资源的交流占54%的权重(排在第三位)。 可见,对于CIO来说,只有得到CEO的认同,他的信息规划才能得以实施,所以,沟通能力是最重要的。但是,CIO的沟通不应只体现在与高层领导人以及IT厂商、服务商等外部资源的交流上,还应加强与企业内部职员、客户及其他供应商和客户的交流,发挥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接口作用。 3.6赋予CIO相应的权力 我国CIO大多是有名无实、没有权利的,再好的想法也只能是想法,无法变成现实生产力;再有战略思考能力和沟通水平,也无法实现价值。左美云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仅有4.17%的CIO有战略决策权,多半以上有的只是建议权。CIO面临的障碍都是来自外部环境,其中资金有限、权力有限、缺乏技术人员、不利的组织政策与机制占的比重较高,而与业务部门不协调是其成长本身最大的障碍。所以,要充分发挥CIO的作用,企业领导应赋予他们与工作职责相对应的权力,如参与高层的战略决策权、资金掌控权、人事录用权、信息资源索取权等。 3.7CIO应积极主动地工作 作为一名CIO,应该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工作中去。首先,在决策执行层,应该就企业战略规划和关键业务决策等问题,特别是那些涉及基础设备和技术更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看法,来提高规划质量。其次,能主动建立一个组织,使它能及时收集到最新的信息,能从全局的角度来审视企业并准确判断企业在信息系统方面的需求,使企业从中受益。另外,CIO还要主动地就新的系统、新的技术进步以及其他技术方面的创新活动提出指导性意见。总之,作为企业的IT战略规划的领导者,应该能够积极主动地为高层持续提供最新的战略信息。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