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以提升信息素养为目标的研究生计算机教学研究 |
范文 | 赵慧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以互联网为基础,全社会步入了信息时代。信息素养的高低成为综合性、应用型人才评价的重要标准。医学研究生在工作和科研中无时无刻都与信息打交道,计算机由于其自身具备的数字化信息处理的特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成为了医学研究生提升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基于此,本文提出以提升信息素养为目标的计算机教学研究,从信息的角度,基于医学相关性的构建对医学研究生的计算机教学进行了研究。其涉及医学研究生计算机教学的现状、信息素养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建设等方面。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学改革;计算机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138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2 0 引 言 随着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的快速发展和推动,人们进入了以信息为主导的数字信息化社会。信息素养体现了人类对社会信息化适应的综合能力,其内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据有较强的信息敏感性,主动发掘、收集信息;具有对信息进行辨别、分析和评估的能力;具有熟练的信息加工处理的技能;能将信息应用到个人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 计算机是服务于信息的最主要工具。信息素养主要体现在:知识方面、信息意识方面和信息技能方面。信息技能主要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其主要特征之一是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其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进行信息的认识、收集、加工处理、存储、变换、分析、评估、利用和传输等操作,进而服务于信息化社会的各种需求,其内容涉及计算机的硬、软件和网络通信技术等方面。 医学专业研究生经过大学本科阶段计算机基础技能的学习,初步掌握了计算机的硬件级组成知识、简单的编程和数字化办公的技能。研究生阶段的计算机教育不再是本科阶段公共性的基础培训,而是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在医疗工作中的工具职能,通过相关的学习更好地发挥计算机的辅助作用,其具体内容体现在医疗相关的数字化信息处理过程中,对医疗工作和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以提升信息素养为目标的计算机教学设置与建设成为了医学研究生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方向。 1 以提升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医学研究生计算机教学内容分析 医学研究生信息素养主要体现在信息工具的运用程度,尤其是网络时代的信息工具。结合本职工作和生活有效地采集各种信息,对采集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归纳、分类、分析和表述等处理;能在信息收集和处理的基础上给出新的信息,找到信息的生长点创造信息;能使信息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能够使用信息工具实现信息协作,实现信息的筛选和免疫。 信息存在于特定的信息化系统,医学信息系统(如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医学教学系统、健康保健系统和医疗监管系统等)包含了三个必要组成部分:硬件、软件和人。这三部分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较好的协同才能体现出较高的信息素养。以提升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医学研究生计算机的教学内容也依据这三个有机组成进行展开。 1.1 硬件相关的计算机教学内容 硬件指的是信息体统的底层物理支持设备和设施,就医学领域来说,包括医疗信息采集设备,医疗信息存储设备,医疗信息传输设备,医疗信息输入、输出设备等。首先,相关计算机硬件主要是指信息存储设备,用于存储医学信息采集设备收集的医学文字、图像、声音和影像信息。计算机硬件的相关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外部存储设备和计算机内部存储设备的组成与设计、计算机信息存储组织(顺序存储,随机存储等)。其次,是计算机相关外围设备的硬件,它包括各种媒体信息输入设备(如医学影像扫描仪)、信息输出设备(如专用医学显示器)等的原理、特性和使用方法。 1.2 软件相关的计算机教学内容 软件主要包括两个大的部分。首先,在操作系统支持下的硬件支持软件的使用,使医学相关工作者能正确配置硬件并进行维护。其次,信息系统相关应用软件控制和指示医学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处理、传输和生成,这是一系列信息相关软件的集合。计算机教学内容关注这些软件在计算机上的运行与使用,常用的软件有:医学数据库管理软件(如MySQL数据库管理工具软件和IBM DB2数据库管理软件)、医院信息系统应用软件(如医院信息系统管理软件HIS和临床信息系统软件)、医学影像系统软件(如DICOM图像浏览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软件)、音频或视频处理软件、医学决策软件、医学数据分析软件(如MATLAB和SPSS)和医学信息资源检索软件。由于研究生阶段的培养需求与其信息素养的高低相关,因此,计算机应用软件相种类相对较多,覆盖面相对较广。 1.3 人 人是信息系统中的主体,本文主要指医学研究生。从人的角度信息素养体现在人文科学和自然理论素质两个方面。人文主要指对信息的认识和信息觉悟,自然理论则是从科学理论知识组成的角度,进行信息理论体系的构建。以提升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医学研究生计算机教学的重点是进行医学应用的软件或硬件的组织、设计、实施与运行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基础的构成,是基础性的计算机应用保障,在教学中人的内容往往渗透在具体的计算机教学内容和过程中。 2 以提升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医学研究生计算机教学建设 以提升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医学研究生计算机教学的建设,是医学研究生计算机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教学规划和教学实施两个方面。 2.1 教学规划 以提升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医学研究生计算机教学规划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2.1.1 计算机教学课程的筛选 在對以提升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医学研究生计算机教学内容的分析中,其教学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硬件、软件和人三个方面。其教学内容涉及计算机的多门课程,针对某一课程可能还涉及具体内容的提取。显然把所有课程和所有内容都纳入医学研究生计算机教学中,从课时总量和内容总量上来说,都是不合理和不可能实现的,进行科学合理的筛选尤为重要。进行计算机教学课程的筛选,首先,计算、统计现有的医学研究生信息素养培养相关课程的教学课时总量。其次,在总量允许的范围内,依据具体的计算机教学内容与医学研究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相关度的大小进行权值计算,实现加权筛选和子课时量的划分。 2.1.2 教学内容的编排 教学内容的编排同样是教学规划的重点,其涉及某一具体课程的内容排序和多门相关计算机课程的排序。其教学内容的编排应遵循由信息素养理论基础到具体信息化应用的发展过程,并进行组织,具有同等地位的信息理论和信息化应用可以遵循信息系统中信息由产生到应用和消亡的过程,循序进行组织和编排。 2.1.3 教学标准 本文教学标准又指课程标准,以提升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医学研究生计算机的教学标准是教学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实施的指导,并就理念、目标和实施进行阐述,给出详细的、明确的要求。提升信息素养是本文计算机教学最直接的目标和核心任务,是最高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标准制定过程中,要以是否能提升医学研究生的信息素养为判断依据制定相应的计算机教学标准。 2.2 教学实施 以提升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医学研究生计算机教学的实施过程,是以提升信息素养为目标的计算机教学课程模式的建设和教学模式的建设。在计算机相关课程模式建设中,应重点考虑多门计算机课程的有机整合,包括课程资源的整合、相关性内容的整合、师资的整合等方面,应注重信息素养提升过程中计算机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建设中,应以信息、信息技术、信息化应用等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或开发医学研究生计算机教学特有的教学模式。如,开展以信息生命链条为依据的探究式教学、以信息化应用为目标的任务驱动式教学。 3 结 语 以提升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医学研究生计算机教学研究,是信息社会医学研究生计算机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医学研究生计算机教学的模式,并提出了提升医学研究生信息素养的教学目标,分析了计算机与信息素养培养的紧密关系,提出提升医学研究生信息素养的具体的计算机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建设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以提升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医学研究生计算机教学研究,符合了现阶段信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但本文的研究还处于理论研究的阶段,在后续的工作中具体教学资源的建设、教学师资的建设、多形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提升信息素养的教学评价等内容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1]苗钥,白金牛,柳原.醫学专业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探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1). [2]周志超,姚强,刘娜,等.我国医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构建[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0(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