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索 |
范文 | 周士炜 [摘 要]本文根据笔者对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情况的观察,针对高校后勤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移动互联网科技在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设高校后勤移动后勤的建议。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移动后勤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094 [中图分类号]G647.4;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2 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分步实施的工程,涉及计算机、网络科技、传播学、营销、数据挖掘以及自动化控制等众多科技领域。本文以移动互联网科技在高校后勤的应用为题,就笔者所在学校开展后勤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总结和思考展开了论述。 1 移动互联网的“发家史” 移动互联网早在十年前对国内大众还比较陌生。而随着移动设备不断更新换代以及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WAP(无线应用协议)的诞生和发展,为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创造了前提,并催生了移动互联网。 近年来,移动通讯技术迅猛发展,从2G到3G、再到4G的蜕变,其时间不断缩短,颠覆了人们对移动互联网的认知。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可谓繁花似锦,涉及资讯、娱乐、购物、教学、生活等方方面面。移动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资讯的渠道,更极大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各种移动应用,利用互联网强大、便捷的信息交互特点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获取重要资讯、通讯、生活服务的工具。 2 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移动后勤的理念 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自2010年由教育部提出以来,得到了全国各所高校的积极响应。总结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成果,发现很多高校后勤的目光更专注于提高生产力和管理效率上。的确,这是保障高校后勤发展的根基。但在当今社会,生产力和管理效率并非完全制约着高校后勤的发展,服务的人性化、科技化和便捷化越来越多受人们重视。 高校后勤的信息化建设应朝着什么方向前进,是各所高校后勤在不断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师生是高校办学的基础,师生的实际需求是高校和高校后勤发展和建设的风向标。那么,师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后勤呢?面对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大家不约而同地将目转向现在的移动互联网。 现在,移动互联网成为了国民生活中主要的必备工具。微薄、微信在国内拥有10亿多用户,足见移动互联网对国民生活的影响力。高校后勤意识到这点,并开始思考如何借助互联网来提升的后勤的服务水平,即移动后勤的服务理念。 3 移动后勤的开发模式和利弊分析 国内各所高校后勤的移动后勤建设所采用的开发模式不尽相同,整理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APP(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开发,另一种是依靠现有的社會公众平台进行应用扩展开发,例如微信公众平台。下面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对比APP,分析其利弊,如表1所示。 4 移动后勤的应用和分析 4.1 智慧校园生活 智慧校园是近几年高校提出的一个热门概念。智慧校园概念比较宽泛,是在数字校园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是基于物联网环境下的校园教学和生活一体化环境,其目的是将师生与校园中的各个物件,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实现信息连接、整合,形成一套教学、办公、生活的信息交互系统。智慧校园生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智慧校园生活的建设和应用,将极大地改变师生的生活方式。学生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即可与校内各个公共资源、后勤各项服务职能,实现远程访问和信息交互。目前,其在高校后勤的广泛应用涉及新生报到、毕业生离校、宿舍门禁、服务定制,如订餐、订水、订车、选房、教室和会场预订、网上缴费等功能,效果显著,备受师生好评。 4.2 新闻宣传 现在师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依靠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而非传统的三大媒体。如何将后勤最新的新闻、通知和动态传递给师生,并掌握师生的心理动态是高校移动后勤建设需要进行的首要工作。利用移动互联网强大的信息推送、扩散能力和在师生中的影响力,能第一时间将后勤的实事动态和新闻公告传递给师生,告诉师生后勤正在做的工作和校内正在发生的事情,进一步提升后勤的形象,扩大影响力,并拉近与师生之间的距离,轻松实现高校后勤与师生之间零距离的互动。 4.3 移动办公平台 移动后勤的另一大应用是移动办公平台。移动办公平台是将后勤的办公、业务进行整合,建立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网上办事平台。移动办公平台的应用推广可帮助师生轻松完成事务的办理,协助后勤自身,即与学校各职能部门之间进行文件流转审批、资料传递、在线会议和数据交换。移动办公平台最大的特点是将后勤的各项业务数据进行收集,加以整理汇总,形成大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准确掌握师生的实际需求,为后勤和学校职能部门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4.4 服务监管 现在师生对服务的理念和要求不断提高,已不满足于传统的付钱购买服务的方式。他们更喜欢便捷、直观享受服务的过程。以物流的改变为例,传统的物流是顾客购买商品后,在家里等待送货上门,而现在的物流可以让顾客通过互联网追踪商品的传输过程和环节,直观、透明的物流过程不仅增加了顾客的信任,同时通过顾客的反馈,能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同样,后勤提供服务的方式也需要这样的改变,例如报修、物业、保洁等服务职能。高校后勤服务存在质量不高、等候时间过长,处理过程拖沓等问题,长期以来备受诟病。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归结于后勤服务的过程缺乏有效、客观的监管。另外,服务对象对服务受理流程也造成双方之间的误解。通过移动互联网强大的信息交互能力,能够将服务过程从接单到处理,再到评价的一系列过程直观地展现给师生和后勤的管理层,在为师生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还能加强双方的沟通以及对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监管。 5 结 语 移动互联网的引入和运用在国内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中仍属于起步和探索的阶段,或多或少地会遇到传统管理模式带来的阻力。移动互联网在为高校后勤和师生提供信息载体的同时,移动互联网自身的发展同样影响着高校移动后勤服务的延续性。随着网络和移动设备的发展,移动互联网会更加深入高校的办学和生活中,相关人员要能够看到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1]蒋宏潮,鲍伟.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3). [2]朱成利.论高校后勤产业的信息化建设[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