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图书出版的全面质量管理刍议
范文

    施东毅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 桂林 541001)

    [摘 要] 基于图书出版企业的实际需求,阐述了图书出版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和策略,为出版企业开展图书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图书出版;全面质量管理;策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7. 041

    [中图分类号] G239;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7- 0089- 02

    0 前 言

    图书质量管理是指确定图书质量目标,通过图书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及质量改进,实现对图书出版流程的全程质量控制、行使质量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的总称。而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通过员工全员参与,实现对生产的全流程控制,在此基础上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全面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企业实现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图书出版企业积极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优化企业的质量管理方法,对提升图书产品质量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图书出版的全面质量管理特点

    图书是一种特殊的产品,既有商品属性,又有意识形态属性。图书质量主要包括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设计质量、印制质量四大要素,任何环节的质量不合格,图书质量均为不合格。这决定了图书出版的全面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核心点是“全”。图书出版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具有全局性、全员性、全程性三大特点。

    1.1 全局性

    图书的全面质量管理是事关出版社全局性的工作,图书质量的水平与图书出版企业几乎所有的部门都有关联。图书出版质量是出版社的生命线,为读者出版内容健康、质量上乘的图书,是出版社的重要使命。图书质量是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图书出版行业的竞争,最终可以归结为图书质量的竞争。

    1.2 全员性

    图书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具有全员性,图书质量与图书在流程上所有的人员都直接相关,出版企业的任何员工都不能置身事外。无论是出版社的编辑、营销,还是管理职能部门人员,均需要全员参与。出版社的各个岗位工作人员分工有别,但保障图书质量、提升图书品质的目标是一致的。图书质量管理工作需明确责任,每本图书,每个环节,层层负责,层层落实。

    1.3 全程性

    图书的全面质量管理具有全程性的特点,从项目策划、选题论证,到图书书稿的编审校,再到图书的印制、发行,每一个工作环节都会直接影响图书的出版质量。每个环节稍有闪失,都有可能导致图书出版的质量事故。图书生产过程具有完整的阶段性特征,图书的质量控制,必须通过生产流程的每一个环节来进行,是一项典型的通过流程进行质量控制以达成质量目标的工作。

    2 图书出版的全面质量管理策略

    2.1 转变质量管理理念

    当前,仍有一些图书出版企业停留在传统的认知和做法上,对图书质量的监管缺乏全局性的考量,缺少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每一个出版环节的责任虽然由专人负责,但是基本上属于“马路警察,各管一段”,对图书质量的控制被划分为不同的点位,每个责任人既不往前看,也不往后移。出了质量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系统的分析和规划。同时,出版企业对图书质量的管理,基本还停留在质量检验阶段,更多的工作是在进行“事后把关”。只有切实引入全新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图书质量管理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为读者奉献更多的质量上乘的好书。

    2.2 强化全员质量意识

    近十多年,出版行业迎来了发展的良好机遇,出版从业人员也急剧增加,从业人员的素质难免鱼龙混杂。在企業的质量管理工作中,人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因素。只有出版企业全员都提高质量意识,认识到图书质量事关出版社的生死存亡,事关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质量管理才有可能落到实处。强化出版社员工的全员质量意识,不能仅停留在口头宣教上,需要结合具体的案例认真进行分析总结,同时辅以必要的奖励及惩罚机制,使得员工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图书质量保障才有基础。

    2.3 加强员工业务培训

    图书出版是一项对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具有较高要求的工作,要保障图书出版质量,员工光有质量意识是不够的,业务水平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图书出版质量。图书出版企业的每一个工作环节都是由具体的员工来完成的,如果某一个工作环节上的人员业务不熟,极有可能就会产生质量问题,导致质量事故,生产出次品书、废品书。图书出版企业应围绕图书质量管理工作,加强出版社员工的业务培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手段,广泛组织员工开展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技能竞赛等内容新颖、形式活泼的培训方式,不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员工对突发质量事件的应对和处置能力,消除图书质量安全隐患。

    2.4 质量管理预防为主

    传统的出版企业对图书质量的管理,主要还是依赖质量检验的方式,但质量检验只能在成品当中检查出废品、次品,并一一剔除,事实上是一种“事后把关”,对产品质量的本质提升,对质量管理的全局控制,依然存在相当大的缺陷。而事实证明,高质量的图书,不是通过事后检查得到的,而是通过对质量的全程管理和控制得到的。对图书质量的事先预防,出版企业应着力加强选题论证工作,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工作制度,让每一名员工都对图书质量的相关环节负责。

    3 结 语

    综上所述,质量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图书出版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唯有不断提升图书产品质量。图书质量管理工作的实践证明,图书质量管理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要做好图书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图书质量水平,需要积极主动地创新工作思路,不断调整管理方法和策略。

    主要参考文献

    [1]宋秀全、李金莉.试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图书出版行业中的应用[J].科技与出版,2009(4).

    [2]周志新.论科技期刊全面质量管理及PDCA循环的应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5).

    [3]宋长宏.浅谈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策略[J].中国商贸,2014(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