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行为策略分析
范文

    王晓雯

    [摘 要]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不断加深和体制管理的不断变化,越发凸显出经济管理行为的重要性。为了确保事业单位的有效发展,就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存在的普遍现象作了简要分析,并对当今社会事业单位中的经济管理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剖析,总结出了关于事业单位当中经济管理行为策略的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行为;策略分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9. 040

    [中图分类号] F2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9- 0096- 02

    0 前 言

    事业单位是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社会服务组织, 大多都是自负盈亏的生产性单位。随着当今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财政来源也开始变得多元化,为了能在如今的发展浪潮中立稳脚跟,就必须在经济管理行为不断吸取过往经验,不断改革创新,优化管理行为策略,促进单位的长期稳定发展。

    1 经济管理行为在事业单位中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事业单位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政府职能到公益服务覆盖面涉及整个社会,是整个国家经济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础力量。由于事业单位并不同于企业单位,并不具有营利性质,加上如今国家经济体制的转变,导致现在的事业单位不仅要具备社会服务的职能,更要在社会服务衍生的产品背后提供经济管理职能,这就是如今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中存在的双重属性。

    2 我国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行为现状中的不足之处

    2.1 内部经济管理体制不完善

    很多事业单位在内部体制上有很多漏洞,没有专门的经管部门,缺乏监督人员。其主要原因归结于我国在相应领域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政策,导致有关单位没有相应的依据来有效管理,很多事业单位大都还在沿袭传统的经验方法进行经济管理,没有完善的管理系统与方法,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前途堪忧。

    2.2 相关专业的优质人才缺失

    每个单位都有相对固定的运行模式,部门与部门之间环环相扣,而在经济管理这一环节却相对薄弱。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这一方面很长一段时间处于“被遗忘”的状态,单位内相关专业的优质人才更是寥寥无几,促使事业单位中的经济管理“形同虚设”的状态,得不到有效发挥。

    2.3 资金浪费、资源配置不合理

    如今很多事业单位在财政拨下来的资金当中并没有做到专款专用,盲目的投入建设,不考虑该项目是否有发展空间,是否能服务社会。为了面子工程,博得媒体宣传眼球,开展不必要的奠基仪式、会展活动等等,造成严重的经费浪费。俗话说开源节流,在财政经济上增加收入,节省开支,积极发展生产,培植财源才是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上所要做的。

    2.4 没有经济管理的风险意识

    由于事业单位的经济收入大都来源于国家财政统一拨发,自身也不存在盈利目的,因此在经济风险上也没有相应的认识,导致给国家财政带来了相应的压力。市场经济的影响,事业单位越来越和更多的企业单位接轨,经济来源多元化,而很多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对财务风险没有一定的认识,资金流向不明确,资源利用不合理,导致财务风险增加。

    3 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应对策略

    3.1 完善管理体制,优化内部结构

    建立明确的经管部门,完善内部管理體制,制定明确的法律政策,在国家允许的前提下深化事业单位内部的经济管理制度改革,设立相应的监督人员,促使工作能够正常有序推进,使具体措施落到实处,从真正意义上发挥到作用。

    3.2 引进优秀人才,留住优质人力资源

    优质人才团队的建立是一个单位最敦实的基石,要想使经济管理从行动上有所体现,就得吸纳相关优质人才,用人才促进发展。建设一个优质的经济管理团队要从根本上提升整个单位的整体员工素质,提升凝聚力,塑造自身文化形象。发掘现有员工的潜力,定期组织培训,使之不断接受新的知识理论。建立专门的经济管理部门,加大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视程度,让员工认识到经济管理在单位中的重要性。

    3.3 明确把控资金使用的各个环节,优化资源配置

    在项目建设前要做好以下两点:一是提前做好工程开发评估,长远考虑,综合人力、物力各方面因素,不做没有必要的开发,避免没有必要的资源浪费;二是做好前期资金预算,建立明确的资金预算表,落实到细节,在合理范围内控制每一笔资金的流向。以上措施是从根本上减轻国家财政压力,保证事业单位各项工作平稳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

    3.4 风险防范抓源头,提高经济管理风险意识

    随着事业单位与市场经济的接触面越来越大,促使事业单位在现代社会的运行中不可避免的也会存在一定风险,为了使得事业单位能够持续稳定的长期发展,单位领导人就一定要具有规避风险的意识,吸纳专业的风险评估人才,树立员工的风险意识,让经管部门全方位考察,制定风险评估计划书,减少风险产生的概率,防患于未然,做好风险出现的解决措施,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从而最小程度降低单位损失。

    4 结 语

    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社会建设的基础力量,是保障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常运行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事业单位实行有效的经济管理行为策略,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切实有效地提出改革措施,才能确保事业单位健康稳定的发展,促使整个社会更加和谐化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1]秦奥蕾.以立法引领和推动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J].中国行政管理,2016(8):105-108.

    [2]齐书花.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评价与建议[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21):85-89.

    [3]张胜,郭英远.破解国有科研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障碍[J].中国科技论坛,2014(8):36-4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