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
范文 | 丁华飞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职基础会计课程原有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而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新兴教学手段,汲取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精髓,并在其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两者相互结合,能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因此,本文就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具体应用展开了深入探讨,以期为其他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高职;基础会计;应用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0.153 [中图分类号]F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20-0-02 1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会计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在传统面对面的教学中,教师由于长期受到以往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固守成规,不仅严重影响了教学整体效率及质量,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没有多余时间开展课堂活动,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时间进行互动,让学生无法消化教师所讲知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将自己当成了课堂的主体,课堂时间完全属于教师,他们会从头讲到尾,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对于相关课程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进而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 混合式教学模式即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将其与信息化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创建现代多元化立体教学课堂,即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不仅能在传统课堂上实现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能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的支持下,依据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在网络上实现与学生线上交流,达到让学生运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进行个性化教学,最终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对其进行个性化教学辅导,学生在网上学习后,能随时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及时得到答案。这种教学模式充分融合了翻转课堂、传统授课的精髓,教师、学生双方通过网络获取更多信息,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专业能力,也促进了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 2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基础会计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本文依据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将其应用到会计专业班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当中,通过将近一年的实践后,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会计专业班的其他课程教学可尝试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 2.1 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 教师在整合资源时,应充分注重学生具体的学习流程,可以运用专业的学习网站将有效的资源信息补充到教学中,并通过微信、微博或是QQ等,建立班级交流群,与学生之间及时进行沟通。 2.2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基础会计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 在当前网络时代,学生与教师都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及特征,不受时空限制地展开学习活动,因此,对于高职会计专业教师来说,需要全面整合网络教学资源。教师应将网络中的大量教学资源,有針对性地进行筛选后,按照自身的教学需求,重新整合到一起,使学生有序地进行学习,以便实现教学目标。 2.2.1 教学目标的确立 在课程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时,首先对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目标及课程标准进行分析,培育学生立账、记账、改正错账等基础职业能力,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促使学成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具备严谨的工作作风、拥有诚信的品质、健康的心态,从而形成优秀的职业素养,将来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师。 2.2.2 教学资源开发 按照课程标准所规划出的基础会计教学内容,在教学面对面授课及网络授课过程中,对于知识的讲解以及专业技巧、能力的剖析,都要依托于大量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学资源的布置主要包含:教学的参考材料,通过与课程有关的网站了解当前最新版本的网络教学资源,或者到网络中查找传统教材内缺少的内容。教师应适当在教材中加入人文知识,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职业素养。教师将找到的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并分类,及时上传到学习网站或者微信、QQ群中,让学生提前对新教材进行熟悉,对知识的整个框架有所了解,为后续教学工作打好基础。但无论从哪种渠道获取教材,只要能依据教学课程中的标准,最终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即可。对于教材并没有固定的要求,但教师也应积极向学生多推荐一些优秀的书籍,让学生将其作为学习的辅导教材,还可以提供具体的学习网站,帮助学生课后复习,为学生提供有利的参考材料。 2.3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 2.3.1 课前 首先,教师将上课所讲的内容精心设计,综合分析,将重点及难点内容以及主要的学习任务等有机整合到一起,制作成微视频,由教师及时上传到学习网站,让学生根据视频进行课前学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对教师的视频进行提前预习,掌握所学知识的主要内容,将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留在课堂中与学生、教师展开讨论。其次,在正式上课前,教师可以依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在班级中选出综合能力最为优秀的学生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并在各个学习小组中,同样选出领导能力及团队意识强的学生作为组长,这些组长负责检查组内成员完成教师布置任务的情况,全面掌握每位组员线上学习情况以及所产生的相关疑问。每个小组的组长将最后所了解调查到的结果统计到表格中,统一交给教师,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能使教师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分层式教育,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进行辅导。 2.3.2 课中 在学生掌握并熟练知识后,教师可以对会计理论知识进行详细深入的讲解,并与具体的实践相互结合,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为一体。而在深入讲解知识后,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展开综合能力教学,教师用某公司一个月的账务情况为基准,将其整个月份的账务进行工整的记录与核算。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将所有阶段的知识进行整合,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素养及能力。 2.3.3 课后 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前与课中的学习情况,综合分析学生的课堂表现、进步情况、掌握知识的能力及学习进度等,对于综合表现稍差,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应制订个性化辅导方案,进一步提高学生知识掌握程度。首先,教师应了解每位学生对于哪方面知识理解困难,重点辅导这方面的知识,为学生制定符合他们能力的学习任务,并及时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沟通,解答学生的疑惑,从而有效提升基础较弱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成绩,缩短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2.4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基础会计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构建全面综合、客观人性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在体系当中,应明确评价的具体指标。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分数是评价学生的一部分,但还需要结合学生在线上及线下的具体学习情况,将这些指标同时纳入评价体系当中。 2.5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效果评价 目前,該课程已经全面应用结束,从具体应用的结果中看出,此班级学生在基础会计课程中期末考试的平均成绩为86.03分,整体合格率为87%,会计专业技能的测试的合格率为100%,优秀率为91.28%。对学生的调查问卷中,94%的学生对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都选择了“非常满意”。学生对于这样全新的教学模式感觉非常新颖,有效提升了注意力,并且对该课程充满兴趣,学习方面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促进了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由此可以看出,在网络技术的支撑下,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对高职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起到关键性作用,是可以长期推行下去的一种教学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牛晋霞.SPOC网络教学平台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经济师,2017(5). [2]吴兰.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课程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33). [3]董昕灵.基于SPOC的专业基础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以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为例[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 [4]秦欣梅,匡文婷,王宇.逆行思维教学在高职《基础会计》课程中的应用[J].职教论坛,2016(32). [5]王雪梅,陈丽.浅议微课在高职院校会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9). [6]黄莺,朱劼.高职《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7]朱迪珍.提升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 [9]崔玉萍.混合式教学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之探索[J].山东工业技术,2015(24). [10]凌越.高职院校应用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