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适应性教学视角下“管理信息系统(双语)”课程改革实施的调查研究
范文

    刘乐

    [摘 要] 在适应性教学理念的驱动下,围绕《管理信息系统(双)》课程的教学班划分、差异化授课、区别性考核等三方面调查内容,运用问卷调查法对笔者所在系的本科生开展了课改摸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按英语在教学语言中的所占比例划分出三个教学班的分流构想,获得了较高的调查支持率;调查对象同意对分流后的教学班实行差异化授课和区别性考核。本文的调研结果将为今后一系列该课程的适应性教学改革细则的出台提供依据与参考。

    [关键词] 管理信息系统;双语教学;适应性教学;课程改革;问卷调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21. 092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21- 0220- 04

    1 前 言

    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双语教学通常是指具备双语能力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部采用或部分采用除汉语之外的第二语言(主要指英语)为语言媒介,传授“非语言型”课程理论、知识与技术方法的一种教学形式。积极开展双语教学活动,是我国高等院校面向未来、走国际化办学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既精专业、又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的双语教学模式主要包含三种:一是沉浸式双语教学,即课堂教学中师生基本无需汉语辅助,全程使用外语完成课程知识的教与学;二是过渡式双语教学,即课堂教学中汉语和外语所占教学语言的比例大体相当;三是渐入式双语教学,即课堂授课以汉语为主,外语所占教学语言的比例在20%左右。

    当今成功的企业都离不开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MIS)。熟悉MIS知识、掌握MIS技能对未来的企业管理者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管理信息系统(双)课程(以下简称MIS课程)是笔者所在单位较早开设的一门双语教学课程。十多年来,MIS课程的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也积累了宝贵的教育经验,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生提供了从本专业、本学科角度“接触英语、应用英语、强化英语”的正规场合。然而,由于课程内容的交叉学科性、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双语教学的手段单一等原因,MIS课程一直以来饱受学生们的质疑与诟病,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同学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学生的求学需求得不到关注”“教学方法单一、呆板”“考核机制不合理、不灵活”等是学生们反映强烈、困扰MIS课程教学的突出问题。

    “适应性教学”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R. M. Gagne提出。在适应性教学模式下,首先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不仅要求学生配合教师的“教”,而且更强调教学的各个环节适应学生的“学”;继而,根据学生们的迥异个性、能力高低、需求不同,有差别地组织、呈现适合学生学习水平的内容信息,自觉地变通适合当前学情差异的教学样式与策略。笔者认为,针对复杂的学情、个性迥异的学生,MIS课程教学不应模式化、同质化、统一化,而应依据学生的实际与需要不断地改革与变通。分群体、分层次从事教学活动是适应性教学实践中的一种有益尝试,能体现出“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自主选择、各取所需”的教育特点。因此,笔者主张以促进学生获得最大发展为己任,在适应性教学理念的驱动下对MIS课程实施必要的教学改革。对于酝酿之中的MIS课程改革措施,从教者需要在其出台之前主动地探测学情、开展相应的摸底调查。

    2 MIS课程改革的调查概述

    不久前,笔者所在的教研室面向本系学生开展了一次关于MIS课程适应性教学改革实施的摸底调查。笔者所任教的济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下设三个本科专业,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下文中简称信管)、电子商务和工程管理。MIS课程一直是这三个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并在各自的培养方案中占据重要地位。下面将从调查内容、调查方式和调查对象三方面对本次调查进行简述。

    2.1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围绕“课程前的教学班划分”“课程中的差异化授课”“课程后的区别性考核”三个方面进行组织与设计。具体地,在有关教学班划分的调查部分,要求被调查者对“三向分流”的构想(即形成三个层次分明的教学班,以供本系学生根据自身的求知需求、适应能力、基础条件、学习兴趣自由选择加入)、“三向分流”的实施和分流过程可能出现的调剂现象进行表态。在有关差异化授课的调查部分,旨在了解学生们对“不同的教学班实施有差别的教学大纲”“不同的教学班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组合”“不同的教学班选用不同的指定教材”等改革设想的态度。在有关区别性考核的调查部分,除了摸清学生对MIS课程考核公平性与有效性的重视度之外,还征求了学生们对适应性期末试卷命题、适应性成绩核算办法的倾向与看法。

    2.2 調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问卷包含单项选择、五点量表选择两种题型,共含14道题目。其中,基于上述三方面调查内容设计了10道五点量表选择题;另有4道单选题是对被调查者自身情况的摸查,涉及性别、年龄、主修专业与当前的英语水平。经审核、测试后的问卷以纸质与电子相结合的方式投放。电子问卷投放在专业网络平台“问卷星”上,要求被调查者在规定期限内按时完成问卷的在线填答。调查过程中总共投放了301份问卷,全部成功回收。根据问卷回答情况将明显有问题的问卷剔除,有效回收的问卷数为288,样本有效率高达95.68%。

    2.3 调查对象

    参加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来自济南大学商学院信管、电子商务、工程管理3个专业的2013、2014和2015级在校本科大学生。统计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学生群体中,主修三个不同专业的人数比例如图1所示。

    从被调查者的性别比例看,女性占比高达75%,女性被调查者明显多于男性。从被调查者的年龄分布来看,处于20-22岁年龄段的被调查人数最多,占比高达78.1%;其次是23-25岁年龄段,对应的占比为11.5%。被调查学生当前英语水平的统计结果表明,80.9%的被调查者已达到大学英语四级及以上水平,23.6%的被调查者达到了大学英语六级水平。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10道五点量表选择题是本次调查问卷的主体。下面对这10道题的调查结果进行描述与分析。

    3.1 关于教学班划分的调查分析

    在问卷的第一道量表选择题中,提出了对选修MIS课程的学生进行“三向分流”的工作构想。对于该构想,74.6%的被调查者表示完全同意或基本同意。基于李克特的五分制量表统计法,该题的平均得分为3.86,标准差为0.939。

    实现MIS课程“三向分流”构想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各自的支持情况又如何?为此,问卷中专门设计了三道“五选一”的量表选择题,以向学生们征求对教学班划分策略的看法。首先,笔者提议按照英语在教学语言中的所占比例重新划分教学班,即形成沉浸式MIS班、过渡式MIS班和渐入式MIS班。对于该提议,78.5%的调查对象表示赞成。运用李克特的五分制量表统计法可得到:该做法的得分均值为3.92,标准差为0.901。随后,向学生询问是否认同“未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同学不得申请加入沉浸式MIS班”的规定。统计结果显示,该规定的支持率仅为31.3%;有54.1%的被调查者非常反对或不太认同该规定。基于李克特的五分制量表统计法,该规定的平均得分仅为2.69,标准差为1.214。最后,在学生填报的入班志愿无法得到满足的条件下,通过一道量表选择题来了解学生们对课程教研组的调剂建议的接受情况。基于李克特的五分制量表统计法,该题的平均得分为3.46,标准差为0.955;有17.7%的被调查者表示不太会甚至肯定不会接受调剂,23.6%的调查对象对被动的调剂建议没有表达出明确的态度。

    3.2 关于差异化授课的调查分析

    对于“三向分流”前提下差异化授课方式的调查,问卷中专设了3道五点量表选择题。具体而言,在第一道量表选择题中,调查对象被问及“是否同意分流后的不同教学班所依据的教学大纲各自独立”。78.5%的被调查者同意或基本同意对不同的MIS教学班实施独立的教学大纲;11.5%的被调查者对此没有明确表态。基于李克特的五分制量表统计法,该题的平均得分为3.91,标准差为0.904。

    在第二道有关差异化授课的量表选择题中,笔者提出了“允许分流后的不同教学班在指定教材、授课课件上存在差异”的观点。对于该观点,68.4%的被调查者表示非常赞同或比较赞同,15.6%的表示完全不赞同或有些不赞同,还有16%的被调查者表示不确定。基于李克特的五分制量表统计法,该题的平均得分为3.73,标准差为1.038。

    在第三道有关差异化授课的量表选择题中,调查对象被问及“是否同意教师对分流后的不同教学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调查结果显示,84.4%的被调查者同意或基本同意任课教师对不同MIS教学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因班而异”;仅有3.4%的被调查者对此持否定态度。根据李克特的五分制量表统计法可得到:该题的得分均值为4.09,标准差为0.746。

    3.3 关于区别性考核的调查分析

    对“三向分流”前提下的区别性考核机制的调查,问卷中也专门设计了3道五点量表选择题。其中,第一道量表选择题直接咨询被调查者是否在意区别性考核机制的公平性与有效性。63.2%的被调查者表示会在意;17%的认为说不清楚;另有19.8%的调查对象表示不会太在意或完全不在意。根据李克特的五分制量表统计法可得到:该题的得分均值为3.71,标准差为1.152。此外,以该题的计分为因变量、以当前英语水平为固定因子執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之后可发现:①反映误差方差等同性的Levene检验表中的显著性水平值为0.14,大于0.05,可认为各组样本来自总体的方差相等;②当前的英语水平对区别性考核机制公平性的在意程度的显著性水平值为0.02,小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0.05,可认为不同英语水平的被调查者在考核公平性的重视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为了查明差异所在,又对该题的统计结果进行了事后不同英语水平之间的两两比较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中的结果清晰地表明,与已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水平的被调查者相比,未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的被调查者对区别性考核机制公平性的在意程度明显更低;随着调查对象英语水平的提升,他们会愈加在意区别性考核机制的公平性与有效性。

    注:*表示均值差值在0.05级别上显著

    在第二道有关区别性考核的量表选择题中,笔者提出“允许分流后的不同教学班在期末试卷命题题型、英语命题比重上存在显著差异”的观点。对于该观点,67.3%的被调查者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13.9%的表示完全不同意或有些不同意,还有18.8%的被调查者表示不确定。基于李克特的五分制量表统计法,该题的平均得分为3.74,标准差为1.007。

    在第三道有关区别性考核的量表选择题中,调查对象被问及“是否同意分流后的不同教学班在最终成绩的核算办法上存在差异”。统计结果显示,70.5%的被调查者同意或基本同意对不同的MIS教学班在最终成绩的核算上存在差异;16%的被课查者对此没有鲜明的正反态度;13.5%的被调查者表示不同意。根据李克特的五分制量表统计法得到:该题的得分均值为3.75,标准差为0.976。

    4 调查结论与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对于本次MIS课程适应性教学改革实施的调查可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在MIS课程开课前,划分出沉浸式MIS班、过渡式MIS班和渐入式MIS班以供选修该课程的学生酌情选择加入的做法得到了多数被调查者的认可。这一“三向分流”的改革措施有望成为现实。

    二是对于不同层次的MIS教学班,任课教师不仅可以依据各自独立的教学大纲制定授课计划,还应鼓励他们运用适合本班学生学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同层次的MIS教学班可以自由选择适合本班学生学情的参考教材。

    三是不同层次的MIS教学班在期末考试的命题题型、英语命题比重上应存在显著差异。允许不同层次的MIS教学班在最终成绩的核算办法上存在差异。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