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学生本位的运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
范文 | 郑宁+孟林丽 [摘 要] 目前,中国本科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是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转变,学生本位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南。基于对学生的访谈和调查,运营管理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出发点,以虚拟企业经营实践任务为驱动力,从挖掘课程内涵、创新教学思路、调整教学手段三个方面开展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来深化专业建设改革。 [关键词] 学生本位;运营管理;教学改革;能力培养;任务驱动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21. 095 [中图分类号] F273.4;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21- 0228- 03 0 引 言 运营管理课程最早诞生于生产管理课程,研究的是企业有形产品的生产。随着服务业的兴起,服务管理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有形产品的生产离不开客户服务输出,无形服务的提供也常常伴随着有形产品的输出,因此生产管理逐步演化成生产与运作管理,生产代表有形产品,运作则代表服务。无论生产管理还是服务管理,都涉及对有限资源的协调运作与合理经营,因此教育界和企业界又将生产与运作管理称为运营管理。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商学院的课程设置中一个共同特点是将运营管理(或生产运作)、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列为三大核心课程,可见,运营管理在管理学科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1 运营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调查 在企业运作过程中,运营管理是最复杂的过程,因它涉及的面最广,牵涉的过程最多。由于本门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特点都比较突出,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内容抽象而枯燥,学习和理解难度高。 1.1 运营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特色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培养标准,将教学目标细分为三个层面,八个要素。三个层面分别是基本知识和技能、团队合作以及内省与成长,对应的八个要素依次是专业知识、实践技能、数理逻辑、团队协作、语言表达、自我认知、逻辑思维和探究创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分解图见图1。 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重新梳理课程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体系分为三大模块(共11个章节):运营管理概述、运营管理实务、运营管理新进展。其中,运营管理实务模块是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根据企业的生产运作流程解构为6大主题(包含9个章节):生产运作战略、新产品设计和生产/服务流程选择、选址和设施设备布局、生产计划制订、库存控制、生产作业/服务运营安排与控制。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分解图见图2。 理论与实践并重是本课程的主要特点之一,理论内容主要采用案例分析和慕课资源教学方法,实践教学采取了6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本课程所采用的实践教学方法见图3。 1.2 运营管理课程的教学反馈 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在学期授课结束后,面向学生开展了集中访谈和问卷调查,根据访谈集中反馈的问题,通过问卷重点调查了学生的学习诉求、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度和对实践教学的认同度三个核心问题。因男女生在访谈时反馈问题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调查的问题针对男女生分别做了统计。问卷调查结果如图4、图5和图6所示。 图4是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诉求的调查结果。图4显示,在8项学习诉求中,学生对三个层面的学习目标都较为认可,对专业技能、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三个要素的诉求较高,对自我认识和探究创新两个要素的诉求较低;其中,男女生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男生对实践技能、数理分析和探究创新的诉求较高;而女生更重视专业知识、沟通协作、语言表达和自我认知、逻辑思维。 圖5是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内容兴趣度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在11个章节的内容中,男女生有一定的差异,但差异性不大;学生对运营战略、新产品开发、选址与布局、库存控制、最新生产模式兴趣度较高,对生产流程选择和生产计划制订的兴趣度较低。 对调查结果进一步分析,战略选择、选址与布局、库存控制、服务运作、质量管理及最新生产方式都是行业最为关注和最为突出的问题;学生在这些方面体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表明了他们对行业发展的关注度和敏感度。 图6是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认同度调查。图6显示:总体而言,学生更加倾向于企业参观、沙盘经营模拟、行业视频、企业专家讲座和技能竞赛等实践教学方法;对案例讨论和虚拟企业经营实践的认可度相对较低。男女生体现出一定的差异,男生对行业实践和动手能力具有更高的认可度,而女生偏爱讨论和企业参观。 2 运营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剖析 根据图4~图6的问卷调查结果,结合学生访谈的意见和建议,本课程认真剖析了运营管理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2.1 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升是学生的总体诉求 根据图4的调查结果,学生对课程的学习诉求在基本知识和技能、团队合作、内省与成长三个层面均有体现,并且每个层面都有诉求程度较高的要素,这表明学生的学习诉求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对职业能力和个人发展的相关能力和素质,如专业实践技能、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更为重视。 图5和图6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运营战略”“新产品开发”“选址与布局”“库存控制”“质量管理”“新生产方式”等行业前沿和热点问题较为关注;对“沙盘经营模拟”“行业视频”“企业专家讲座”和“技能竞赛”等与行业发展密切相关和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实践教学方法的认同度较高,这同样反映出学生对综合能力提升的总体诉求。 2.2 男女生性格差异影响学习诉求和学习态度 图4-6的调查结果表明,男女生在学习内容的兴趣度方面差异不大,但是在学习诉求重心和教学方法的认可度上有一定差异。 综合比较可以看出,男生思维较活跃和发散,关注实践,重视个人独创,在学习诉求上更侧重实践技能、数理分析、探究创新等要素;在实践教学方法上,更倾向于沙盘经营模拟、行业视频、专家讲座和技能竞赛。女生相对内敛、关注知识的吸收与理解,重视细节与合作,在学习诉求上更侧重专业知识、沟通协作、自我认知和逻辑思维;在实践教学方法上,更倾向于企业参观和案例讨论。 2.3 多途径教学影响学习积极性 结合图6的调查结果不难发现,多途径的教学方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程参与度。究其原因,运营管理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对教师的行业经验和实践教学能力提出较高挑战。企业参观、沙盘经营模拟、行业视频和专家讲座、技能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而且与行业发展紧密相关,并有效弥补了高校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之处,赢得了学生较高的认可度。 3 运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3.1 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为核心,挖掘课程内涵 根据图4的学生学习诉求调查结果进行教学反思:实践技能、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是较为直观,同时与学生未来的职业能力和个人发展息息相关的要素,学生的重视层次较高;自我认知、探究创新则是潜层要素,与学生发展密不可分,但是多数学生并未意识到。 鉴于此,应进一步挖掘课程内涵,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讲授中,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团队型学习,引导学生重视并学习开展自我认知;在课程任务的实践和评价中,突出对探索创新的重视。 3.2 以实践教学和任务驱动为主线,创新教学思路 结合文中对运营管理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充分发挥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特色,确定了以虚拟企业经营实践任务为驱动的新型教学思路。如图7所示。 图7所示的教学思路,包含了四层含义: (1)实践教学是本门课程的特点之一,也是学生认可度和兴趣度较高的教学环节;将实践内容模块化、任务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 (2)教学团队在课程设计时,结合图1所示的教学目标和图2所示的教学内容,围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与企业专家共同梳理制定虚拟企业经营实践的系列任务和评价标准,确保虚拟企业经营实践任务能够取之有据,用之有道。 (3)学生组建学习型团队,开展虚拟企业经营实践;由于实践任务是序次递进的,后续任务会在实践任务的分工、完成、分享与评价基础上更趋完善。 (4)男女生的性格差异对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皆有影响,因此组建学习型团队时要求男女生灵活搭配,实现兴趣互促、专长互补。 3.3 引导延伸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整教学手段 根据调查和访谈,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偏好多取决于直观感受,对行业前沿和热点问题,以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兴趣度较高;对生产流程、生产计划及基本概念兴趣度较低。 据此,本课程采取两项措施:一是针对学生兴趣度较高的课程内容,选择贴近企业实践的案例、视频和专家讲座,继续引导并保持学生的兴趣和热忱;二是针对枯燥、晦涩难懂的课程内容,调整教学手段,将该部分课程内容转移到企业中去讲授,结合企业实践的讲授更有助于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些内容虽枯燥但是对企业的生产运作意义重大。 4 结 语 以学生为中心,不仅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本质体现,亦是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的中心和归宿。运营管理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课程,同时又是实践性和理论性结合紧密的课程,应进一步响应学生的学习诉求,围绕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不断挖掘课程内涵,创新教学思路,调整教学手段,以促进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进步。 主要参考文献 [1]谌种华,廖金萍.物流管理专业“运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证研究——基于多元智能的培养[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6(3):101-104. [2]张玲.多样化教学在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的应用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6(5):189. [3]李星梅.“运营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13):77-78. [4]萧璿.独立学院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232-23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