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范文

    徐建华

    [摘 要] 针对移动互联网如何更好应用于教学改革问题,分析了多名学者的研究成果,采用HTML5、PHP和MySQL等技术设计了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学生根据在响应式网页上看到的企业需求检索资料,为寻找解决方案做好准备;课堂上,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讨论并确定技术方案,然后使用智能手机登录微测试平台进行知识评测,通过核心知识讲解微视频巩固学习成果,在关键操作步骤微视频的支持下完成技术方案。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适当点评;课后,学生通过网页看到拓展项目,提升专业技能。实践證明,该模式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教学模式; HTML5;混合式;自带设备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23. 107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23- 0214- 03

    0 引 言

    教育部办公厅2015年3月印发的《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指出:“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许多教育研究人员对基于IT新技术的混合教育进行了广泛研究,为课程教学带来了新途径。王莉针对以多媒体教学模式为主的英语课堂不能适应现代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出构建互动教学及管理新模式。蔡斐成提出了同移动互联网时代高度契合的微课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王宜艳,孙虎山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对高职实训教学进行创新改革。邓俏莉提出只有顺应移动互联网浪潮,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课堂”的教学模式。吴代文针对高职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学实训软硬件环境更新相对滞后等因素,提出了移动互联网技术同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程裕强等详细论述了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刘丹构建了基于移动自带设备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职课程教学平台,有助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方式需求,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目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实践需要进一步研究。

    1 混合式教学模式总体设计

    在“互联网+”时代,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尤其是HTML5等先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将多种教学资源混合,多种学习评价混合,多种学习环境混合等。构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其核心指导思想就是为精准实现教学目标,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灵活优化整合多媒体课件、微视频、在线测评系统和传统板书等多种教学资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

    通过先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不仅停留在课堂上,还延伸到课前以及课后。

    2.1 课前

    教师调研企业真实需求凝练出适合于教学案例,将知识讲解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在上课前一周,教师通过HTML5技术将教学案例发布到教学资源网站上,如图2所示。学生通过智能手机访问网站查看教学案例,了解企业需求,然后通过技术论坛和搜索引擎检索相关学习资料,对即将开展的教学有比较充分的思想准备。

    2.2 课堂

    学生根据课前准备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问题,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完整展现出来,最终确定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这样做可以有效避免因学生毫无准备而无法切实参与讨论解决方案的情况,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在确定好技术解决方案后,教师讲授必要的知识和演示核心操作步骤。为了快速评估学生是否具备实施技术方案的能力,通过PHP+MySQL等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了课堂微测试平台,所有的网页均设计具备自适应不同大小智能终端的响应式网页,如图3所示。每次课堂微测试平台生成的试题均与教学案例相关,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应知应会知识。通过课堂微测试平台得出的评测结果,学生可以清楚看到自己的知识欠缺,可以通过点击网页上的超级连接观看事先通过摄像头等设备录制的核心知识讲解微视频反复学习。在具备了必备知识后,学生开始实施技术方案,在实施方案过程中,对一些比较难的步骤可以同样可以观看录制好的关键步骤微视频反复学习,微视频播放界面如图4所示。在实施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客观点评并记录在册,以供今后综合考评参考。

    2.3 课后

    通过HTML5等先进移动互联网技术,教师将与教学案例相类似或者要求更高的拓展案例发布到教学资源网站上。学生通过拓展案例进行自我训练,学会触类旁通,增长相关知识技能。

    3 教学模式实践效果

    该教学模式已经在“Linux操作系统”“Oracle数据库及应用”“动态网站建设”等课程中推广应用。教师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视频通过移动互联网共享给学生,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特点和能力完成基本任务和高级任务,控制微视频播放进度。学生课程成绩不再是一考定终身,而是将平时的课堂微测试和项目实施过程教师的客观点评成绩按照4:6的比例计入到课程成绩中,使得成绩评定更加科学合理,促进了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训练。如图5所示由HTML5等技术研发的调研平台的显示结果有力证明了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认可。

    4 结 语

    智能手机等自带设备在新一代大学生中的完全普及,这为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提供了优质土壤。混合教学模式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加强教学改革,将传统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优势互补,课前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课堂上充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与动手实践,课后促进学生完成知识技能迁移,切实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证明了其有效性和操作性,有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莉.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J]. 教育现代化,2016,3(13):7-8.

    [2]蔡斐成.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 海外英语,2017(10):41.

    [3]王宜艳,孙虎山. 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的高校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5):88-91.

    [4]邓俏莉.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课堂教学改革刍议[J]. 无线互联科技,2015(22):86-88.

    [5]吴代文.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高职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 通讯世界,2015(15):257-258.

    [6]程裕强,吴庆军,龚榆桐,等.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5,36(2):114-117.

    [7]刘丹.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26(3):138-140.

    [8]纪翠竹. HTML5自制网页视频播放器的实现[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4):19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