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旅游精准扶贫探析 |
范文 | 林琳 [摘 要] 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反贫困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的旅游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已让大约占我国三分之一的贫困人口直接受益,并使我国十分之一的人口脱贫致富。本文针对旅游精准扶贫的识别与帮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并且从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组建旅游精准扶贫研究机构、重新编制全国旅游精准扶贫规划、建立旅游精准扶贫成功案例库和讲师、创业导师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善于运用网络营销技术这六个方面对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的提升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旅游;精准扶贫;脱贫致富;工作提升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21. 084 [中图分类号] D632.1;F59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21- 0201- 04 1 前 言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两山”理论顺应了农村发展需要,找到了乡村发展优势,这就是让农村拥有的青山绿水变成财富,让农民熟悉的乡土文化变成乡村旅游资源,把农村传统农业办成休闲旅游农业,这些资源是农村有而城市没有的禀赋优势。“两山”的重要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系统剖析了经济与生态在演进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调研时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分类指导,把工作做细,精准扶贫。”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创新扶贫模式,实施精准扶贫。” 旅游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关联带动性,尤其在扶贫方面有着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发展旅游已成为各地反贫困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为落实扶贫开发和精准扶贫的要求,2014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旅游产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加大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规划指导、专业培训、宣传推广力度,组织开展乡村旅游规划扶贫公益活动,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实施整村扶持。”从我国旅游发展的实践看,旅游扶贫带动了乡村旅游建设,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成为了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最好方法之一。因此,针对“旅游精准扶贫”的探析,就十分必要。 2 旅游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 什么是“旅游精准扶贫”呢?是指在具有一定旅游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和市场基础的贫困地区,针对不同的贫困群众、不同的贫困原因、采取精准有效的扶贫措施,通过旅游产业开发带动整个区域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的一种扶贫开发方式。这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扶贫方式,以实现旅游扶贫“扶真贫”和“真扶贫”为目标,该方式强调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不排斥非贫困人口的受益。 普遍认为,旅游精准扶贫的理论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1)系统理论。该理论的观点是,系统是由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的各部分共同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和结构的统一体,它为旅游精准扶贫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这就是要用系统的观念来看待不同过程、不同环节在整个旅游精准扶贫系统中的作用,要充分认识到旅游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与各组成部分的紧密联系,要从整体与部分之间相互制约与依赖的关系中去把握旅游精准扶贫的特征与规律。 (2)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党的16届3中全会提出的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旅游精准扶贫以旅游业的发展为基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正如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发展这一主题,离开了就没有意义了。”在科学发展观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提高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而旅游精准扶贫强调通过帮扶提升贫困人口自身能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同时,旅游精准扶贫还强调充分发挥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其内在的脱贫意愿,通过扶持,使旅游目标群体走向自尊、自立、自重、自强的道路。 (3)比较优势理论。其本质思想就是依据本地区的资源优势,从相对有利的角度来组织本地区的经济活动,参与地区分工,以获得“比较利益”。所以贫困地区在解决贫困问题的发展战略的选择上,应推行与比较优势相符的发展战略,优先发展那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4)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是一种重要的资本,它对个体、组织、地区乃至民族、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社会资本具有决定社会地位和獲取社会资源并进行社会分配的功能,它可以转化为贫困人口所需要的帮助,减少其获取资源所需的成本。因此,贫困人口拥有社会资本,也就意味着得到了某种程度的保障,可提高自身生活质量。 3 旅游精准扶贫的实践 我国旅游扶贫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据报道,旅游业已让大约占我国三分之一的贫困人口直接受益,并使我国十分之一的人口脱贫致富。截至2013年,我国共建成10.6万个乡村旅游特色村,有超过180万个乡村旅游经营户,每年接待游客达到9.6亿人次,实现收入约2 800亿元,直接吸纳3 000多万农民就业,占到农村劳动力的6.9%。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指出:“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对于扩就业、增收入,推动中西部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意义重大,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精准扶贫使贫困人群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据调查统计,在我国西部一些地区,简单改造一户10张床位的农家乐,只需要不到10万元的投入,但一天的经营收入就可以达到1 000多元,不用两年就能收回成本,部分农家乐经营者的年收入超过20万元,一举从贫困迈进小康,生产方式从小农生产直接进入现代化企业经营。许多家庭都成为了“六有”家庭,即“家家有宾馆,家家有经理,家家有汽车,家家有名片,家家有雇工,家家有10万元以上的存款”。 (2)旅游精准扶贫是有尊严的扶贫。与社会救济等扶贫方式相比,旅游精准扶贫是贫困的群众和家庭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向游客提供服务,或者将自家的房屋、土地、农副产品向游客出租出售,依法获得收入,而不是依靠别人的施舍和救助,是一种有自尊的脱贫方式。旅游精准扶贫给群众带来了广泛的发展和人生出彩的机会 ,能真正让贫困群众有参与感、成就感、尊严感,真正走出“等、靠、要”越扶越贫的怪圈甚至是死圏,并在脱贫致富中不断增强幸福感和自尊自强的意识。 (3)旅游精准扶贫是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扶贫。与外出打工实现脱贫相比,旅游精准扶贫让贫困人群既不离乡又不离土,避免了土地荒废、产业空心、夫妻分居、劳燕分飞、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一系列困扰社会的问题,是一种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扶贫方式。 (4)旅游精准扶贫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旅游业,一定要尊重自然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因为只有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才可以奠定旅游发展的基础,破坏了生态则一切都是空谈。假如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其实质就是破坏了旅游精准扶贫的根基。所以,旅游精准扶贫是资源节约型、生态环境友好型的扶贫开发方式,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生态文明建设。 〈案例一〉 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市邱家岗村 临江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鸭绿江江边,江的另一边就是朝鲜。其下属的邱家岗村处于大山深处30里地,以前愁,现在乐,是因为邱家岗村把白雪变成了白银。这里的冬天冰雪资源丰富,雪质好,村里办起了农家乐,修建了滑雪场,以前的冬天村里的人闲着没有收入,而现在,自从开展了冬季冰雪旅游以来,一个雪季,每户的纯收入就有3万元。可以前,这里的村民一年的全部收入只有夏天种粮种地这一项,不过是几千元。随着吉林省全域旅游政策的出台,村里的五户贫困户每户可以分红4 000元,到滑雪场上班,一个雪季可以挣到6 000元,计划到2017年年末,可实现全部脱贫,真正地做到了一个一个彻底地拔掉了穷根子。邱家岗村的旅游精准扶贫事迹还被拍成了专题片《白山白雪生白银》,在中央电视台第2套节目“生财有道”栏目播放,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案例二〉 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古郊乡抱犊村 “抱犊村真难走,猴子过来都发愁”这句谚语是对抱犊村地理位置的真实写照。抱犊村三面环山,依水为邻,依山而建,村民自古以来几乎家家戶户都是石匠,房屋是石头、地面是石头、围墙是石头,还有石磨、石灶、石槽等等。虽然抱犊村的村庄不通路,但村民却年收入超十万。因为近几年,抱犊村大力发展旅游业,其“不通”和“悬崖飞瀑”成为无数国内驴友、户外运动爱好者、普通旅游者、学生露营训练组织者的行进目标,其“不通”和“难行”正成为一个时尚卖点,给村民带来意外的福利。村民把房屋腾出来开办了旅馆、饭店,给自己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4 旅游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关于精准识别。精准识别帮扶对象是旅游精准扶贫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要对贫困村和贫困户进行识别。具体是指,贫困人口的数量不是依靠科学的方法精准识别统计出来的,而是通过贫困部门的测算从上到下分配出来的。这样一来,有关部门所获得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资料很可能和实际情况有出入。此外,在2013年启动的《集中连片特困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中,指出要推动各个区域的共同发展,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却将部分贫困村和贫困户排斥在外。也就是说,为了实现集中连片,只能涉及一些贫困区和非贫困区,那些没有连片的贫困区就被排斥在外,这样就直接影响了旅游精准扶贫的效果。 (2)关于精准帮扶。经调查,在对贫困村、户进行帮扶时,通常只是在原有产业的发展基础上提供帮助,并没有为贫困村、户引入市场经营主体,搭建旅游精准扶贫平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将旅游资源转化为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没有为贫困村、户带来更好、更多、更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旅游发展机会。此外,由于旅游是一个附加值较高的服务业,旅游精准扶贫应关注贫困村、户的产业结构调整,要由从事较低附加值的农业转变为从事中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将当地的特色产品,变成特色旅游产品,构建旅游产业链,吸引外部旅游消费市场,带动当地贫困人口就地参与旅游经营服务,实现脱贫的开发式、产业化扶贫方式。 5 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的提升 解决旅游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精准识别问题,要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科学的标准,如实统计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数量;而克服旅游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精准帮扶问题,要把市场经济体制引入到帮扶工作中,让贫困村、户的经营利益达到最大化。 此外,由于目前我国精准扶贫工作任务还很重,要持续发挥旅游产业的引领作用还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提升。 (1)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依法治国时代,在旅游精准扶贫工作中一定要应用法制思维。所以,就要积极加强与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利用法律手段来实现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从而使旅游精准扶贫工作做到有法可依,防止出现违法的行为。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可以对相关部门的职责进行划分,使各个部门坚守自己的岗位,确保旅游精准扶贫工作责任制的实行。例如,扶贫部门主要负责拟定相关的政策及标准,对贫困人口进行识别,评估扶贫的效果,并且整合各个部门的资源到旅游精准扶贫的工作中;旅游部门主要负责旅游扶贫项目的选择、计划、建设以及管理等;财务部门是旅游精准扶贫工作中的资金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资金的发放和管理,确保资金能够安全使用。另外,还可以根据需求建立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的监督小组或者是工作机构,将各个部门整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工作效果,最终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达到脱贫致富的目标。 (2)组建旅游精准扶贫研究机构。该机构建议由国家旅游局组织,联合国务院以及相关部委,其主要工作是为旅游精准扶贫提供智力支持。与此同时,还要探索建立形式多样的旅游精准扶贫模式,以适应于不同贫困地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这就可以进一步合理配置资源,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真正地做到盘活旅游扶贫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扶贫的综合价值。 (3)重新编制全国旅游精准扶贫规划。国家旅游局于2015年7月编制完成了一批具有扶贫效果的旅游精准扶贫规划,可是由于我国贫困地区地域广阔,其规划编制过程中出现了主题雷同、产品相近等问题。此外,由于具有旅游发展条件的贫困村庄多,现行的“一村一规划”模式已不适用,因此就要重新编制全国旅游扶贫规划,从宏观的视角解决贫困地区的旅游发展的产业定位、目标定位等一系列问题。 (4)要建立旅游精準扶贫成功案例库和讲师、创业导师团。当前,在旅游精准扶贫活动中已经积累了一批成功的案例,这些案例对于下一阶段贫困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示范与启发作用,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全国范围内的旅游精准扶贫成功案例库,通过这些案例总结提炼出目前旅游精准扶贫的成功样板,进而为其他贫困地区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另外,由于贫困地区的人们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在指导贫困人口加入旅游业还需要对其进行培训,因此就很有必要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的旅游精准扶贫讲师团、创业导师团,以确保旅游精准扶贫业的大发展与大繁荣。 (5)要注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往往比较落后,难以满足现代旅游业的需要。所以,发展贫困地区的旅游精准扶贫,基础设施是首先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做好道路、停车场、厨厕改造、垃圾污水处理等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旅游精准扶贫业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6)要善于运用网络营销技术。要抓住深入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机会,支持推动互联网企业深度参与旅游精准扶贫宣传营销的工作,运用微博、微信等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和传播途径,大力宣传与推介旅游精准扶贫的新亮点与新成果;同时,还要鼓励与支持旅游精准扶贫地区的人们上网售卖自家的农副产品,拓宽收入渠道的同时,还能宣传自身的旅游景点,真是一举两得。 主要参考文献 [1]李金早.精准实施旅游扶贫,助力全面小康[EB/OL].http:∥travel.china.com.cn/txt/2015-11/06/content-36997814.htm. [2]吴景彦.旅游扶贫:美了乡村富了乡亲——全国旅游扶贫工作综述[N].中国旅游报,2014-10-17(1). [3]邓清荣,邓忠林. 精准扶贫的路径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老区建设,2015(20):14-1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