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装备制造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 |
范文 | 谢惠丽 王德发 [摘 要] 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的影响,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战略有所调整,拉开了我国制造业深化改革的帷幕。装备制造业因行业的特殊性,存在政策和行业外部财务风险,在筹资、投资、资金回收、现金流等活动过程中存在内部风险因素。文章在分析装备制造企业内外部风险的基础上,从筹资、投资、资金回收、现金流等方面提出防范措施。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财务风险识别;财务风险防范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15. 012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8)15- 0032- 02 1 引 言 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开始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并将其振兴作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这一变化也是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一个突出点。美国发布了多项制造业战略计划和法案,为了提高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工艺,美国投入了数十亿美元用于支持这些计划,力将美国制造业领先全球;德国发布了“工业4.0 计划”;英国提出建设创新制造中心,并且提供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例如印度和巴西也公布了制造业方面的政策和计划,并且加大了财政支持力度。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意识到了制造业的不可替代性,并提出了制造业发展战略,都计划把自己国家打造成工业强国。 2015 年,我国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按照中央经济工作部署,启动新的重大制造业项目,在“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引导下,逐步拉开了我国制造业深化改革的帷幕。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制造行业的结构性变化进一步凸显,智能化、信息化成为行业主要发展方向。在世界性金融危机和我国宏观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下,我国装备机械制造企业风险与机遇并存,其中财务风险尤其要注意防范。 装备制造业作为密集型行业,是一个国家重工业发展的标志。因其投入资本多,在财务上与其他行业企业相比,具有投资大,采购与付款管理难度大,流动资金周转慢和占用资金多,货款回收风险高等特点,其财务风险不容小视。 2 装备制造企业财务风险识别 装备制造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外部财务风险和内部财务风险。外部财务风险主要有政策风险、行业风险,内部财务风险主要来自资金的运动过程,即筹资、投资、现金流等活动过程所产生的风险。 2.1 装备制造企业外部财务风险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的重点行业,受“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政策影响,改革逐步深化,智能化、信息化成为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主营业务发展、资产规模扩张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国家对装备制造业政策的调整会给行业带来一定的政策性风险。 2012 年至2015 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增速缓慢回落,整个国内市场比较低迷,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给经营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的装备制造企业在2011 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历史高点之后,连续5 年下降,最近几年下降幅度逐渐降低。 2.2 装备制造企业内部财务风险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也是重要物质基础,更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前提,没有资金企业就没有生产能力。装备制造企业主要在筹资、投资、资金回收、现金流等方面存在风险。 第一,筹资风险。装备制造企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需要较多的资本投入。筹资时现金流出量大于现金流入量,现金净流量往往为负,致使不能如期偿付债务本金和利息的风险增大。装备制造业筹资后可能会存在负债规模偏大,利息支出越大,相应的收益下降,进而导致企业的偿付压力增大。如果负债结构不合理,企业会陷入财务困境。 第二,投资风险。装备制造企业在扩张中,还会通过购买股权投资等方式对外投资,如果被投资方经营情况较差,企业的实际收益可能会低于预期收益。企业在进行产品研发、进行技术改造或者扩大规模时,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会使企业的投资收益不确定,甚至蒙受损失,引发财务风险。 第三,资金回收风险。装备制造企业生产的大宗设备一般为小批量单式生产模式,销售价格相对较高,在资金上可能具有外包件多、零售商多等特点,加之生产周期长、资金流转周期满,特别是在诚信体系不健全的环境下,应收账款回收慢或者存货严重,造成现有资金流断裂、坏账损失等风险,经营风险大。 第四,现金流风险。装备制造企业经营环节多而复杂,研发、采购、生产、加工、销售、装配和配送等环节的周期长,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极低,短期偿债能力极差,如果负债经营,以债抵债,其经营状况得不到改善,资金链极有可能断裂。 3 装备制造业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目前,我国制造政策方面总体偏暖,国家出台了大量行业利好政策,在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战略中,得到了从国家到地方的重点支持,但也要注意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 3.1 筹资风险防范对策 装备制造企业在筹资上拓展筹资渠道,可以采取多元化的筹资渠道,通过吸收投资、筹集内部职工的股份、期权,发行债券,融资租赁方式来筹集资金,避免过度依赖银行借款,降低企业的筹资风险。 保持负债规模与结构的合理性,在筹资时,根据政策环境和外部经济环境以及借入资金利率的变动趋势,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最终确定企业的借款金额,使企业的负债规模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以免过度举债。 3.2 投资风险防范对策 重视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组织财务、工程、技术、物流等多个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对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来进行计算分析。 采用风险转移措施,在投资建造固定资产时,可以采用出包方式建造,这样就可以将建造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转移给承包方。对于闲置的资产,可以通过出售资产或出租资产的方式,将风险转移给购买方或承租方。 3.3 资金回收风险防范措施 完善客户信用管理体系,成立专门的信贷部门,制定信用管理制度,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账款预警,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评估,对老客户进行监管,对新客户进行审核。 建立应收账款回收责任制,将应收账款回收考核放在绩效考核工作中,对能按时收回应收账款的责任人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不能按时收回的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奖惩并举,从源头上对应收账款进行质量控制。 3.4 现金流风险防范对策 营造良好的现金流环境,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打破传统组织模式,使组织创新、流程再造。提升市场应对能力,加强行业聚焦,利用大数据对市场进行细分,深度挖掘客户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营销策划和行动,实现行业客户聚焦。扩大企业盈利贡献度及业务规模,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4 结 语 通过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的理论对制装备造企业进行了研究,在国家 “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引导下,装备制造企业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但装备制造企业需要从企业资金循环运动的视角进行财务风险识别。本文对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现金流风险及担保风险五个环节进行分析,逐步分析出风险因素,拓展投资渠道,注重负债规模及结构,重视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加强应收账款与存货管理等一系列规避、控制风险的措施,降低风险,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提高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程小虎.化工企業财务风险识别与防范[J].财会通讯,2016(8):103-104. [2]刘芳,葛亮.连锁企业财务风险识别、评价及防范[J].财会通讯,2016(23):98-101. [3]何波.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防范——以中国制造企业海外并购为案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5(25):103-104. [4]汪华驹.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防范——以合俊集团的破产为例[J].财政监督,2017(15):95-99. [5]邹长胜,王萍.“一带一路”视角下石油装备制造企业“海外建厂”风险识别与防范——以哈萨克斯坦为背景[J].改革与战略,2015,31(5):168-17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