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现代学徒制模式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研究 |
范文 | 曹磊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现代学徒制的含义及其特点,然后分析了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开展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最后提出了一系列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提高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措施。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院校;学生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22.098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22-0-02 1 现代学徒制的含义及其特点 现代学徒制是由传统学徒模式不断创新产生的,充分结合了我国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以扎实基础理论、熟练掌握操作技巧、丰富工作经验及养成职业态度等为核心,不断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和经济需要的现代化技能人才,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学徒制的本质其实是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现代学徒制是随着新课程改革而提出的新型理念和教学方法,作为当前职业院校教育的主要教学模式,深入探究了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鲜明的现代化特点。将就业作为最终目的和指导方向,在实践教学中不再单一地依靠院校,而是由校企共同承担,学生不仅要在院校中学会相关的基础技能和知识,还应当在相关企业接受实践操作指导和技术锻炼。从一定意义上讲,高职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就是要充分实现招生就是招工、入校就是入厂、校企共同承担教学责任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形式,刚柔并济,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 2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现状 2.1 教育主体的多元化 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就是要充分实现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主体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唯一的教育者,而随着现代学徒制的提出和运用,教育者由教师和企业相关优秀人才共同构成。同时,多元化发展也增加了影响学生管理的相关因素,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应积极配合,密切联系,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管理服务。 2.2 学生身份的双重性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只能以学生的身份接受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但是在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通常具有双重身份,即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则是学徒,在院校中接受教师的管理和指导,在企业中接受师傅的实践操作教学,进行综合性的锻炼。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当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适当进行心理辅导,避免由于对身份认知的偏差而造成心理问题。 2.3 教学环境和时间的开放性 在传统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环境仅仅局限于课堂、校园,而现代学徒制下的学习环境则变为一定时期的企业环境。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对于这样的转变并不适应,部分学生甚至出现了一定的抵触情绪。由于教学环境的转变和教学时间的变化,學生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心理上十分矛盾,从而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4 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性 传统高职院校教学注重学习课程理论知识和掌握基础技能,而在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后,会进入相关企业进行岗位技能训练,此时的教学则主要集中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上。基于此,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相关教师应当积极寻求更为适宜的方式,调整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3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提高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措施 3.1 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一方面,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和管理思路。现代学徒制的运用和普及,转变了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转变管理思路,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封闭学习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企业实践,从而逐渐树立校企协同的开放理念。首先,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养,使学生自信、自强、自立,具备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其次,教师要时刻做好准备,为学生提供动态的全面服务,不论是学生的课堂教学,还是企业的锻炼过程,都应当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变化,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思想疏导和心理引导。最后,高职院校应当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紧密交流,共同解决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当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首先,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人数制定出明确的辅导员制度,要求并引导辅导员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及社会责任感,同时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辅导和思想教育,使其能够遵守纪律,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其次,建立学生管理制度。根据发展需求,高职院校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学生的档案进行科学管理,指派专人考查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践状况,检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及时解决学生在企业锻炼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做好相关工作记录,从而确保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正常运行。最后,高职院校应当搭建三方信息互通制度,将学校、家庭及企业有效结合在一起,明确各个单位和部门应当承担的责任和行使的权利,做好相关的学徒管理工作,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2 充分运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2.1 职业道德素质教育 现代学徒制度是当前最为普遍的高职教学模式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当前市场、企业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人才,现代高素质、全能型人才不仅应具备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还应当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基于此,高职院校及相关企业应当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及时沟通交流,解决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可以有针对性地邀请企业中的优秀人才和专家进入学校开展讲座,或是模拟企业的实践操作流程,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岗位职能和岗位内容,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同时,学生可以利用在企业中的实践锻炼,与师傅和优秀人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不断丰富自身经验,将职业道德素养与职业精神进行有效融合。 3.2.2 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对于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校企双方应当坚持贯彻落实依法管理原则,立足于国家对校企合作的相关规定和制度,结合政府的相关教育机制和体系,开展符合国家政府要求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活动。另外,学生应当根据国家的相关制度规定,正确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加强自我保护,落实各种社会保险。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违反现代学徒制的相关规定制度,阻碍了教学活动正常开展,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应当进行批评教育,从而使学生了解现代学徒制的相关内容,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责任感。 3.2.3 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高职院校的相关管理工作者应当在学生进入企业实践锻炼前对学生进行集中管理,使其明确了解岗位职业道德素养,认同企业文化,展示职业精神,同时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第二,在学生进入企业开展实践工作时,相关教师、辅导员应当与企业师傅、管理者进行密切的联系,通过QQ、微信、微博、贴吧等网络交流平台实时观察学生的动向,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3 加强企业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和影响 根据相关的实践研究可以看出,学生在企业中的学习历练使其必须面对与学校全然不同的环境,学生在接受师傅的相关指导和帮助时,其内在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尤其是企业文化氛围浓厚,员工具有极强的责任心,对工作积极热情,员工之间和谐相处,在实际工作中员工之间彼此友好竞争,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会直接感染学生。 3.4 搭建高效的现代学徒制高职学生管理平台 由于学习环境发生改变,学生在进入企业进行学习时难免会在心理上和思想上有一定的不适应,甚至很多学生认为进入企业学习就不用回学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管理的难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此,辅导员及相关教师可以充分利用QQ、微信等网络平台,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从而充分实现“教师教学为主,企业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搭建高效的现代学徒制学生管理平台。 4 结 语 高职院校及相关教师应当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充分运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加强企业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和影响,搭建高效的现代学徒制高职学生管理平台。 主要参考文献 [1]李闯.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4). [2]党思琦.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1). [3]侯美玲.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3). [4]姜利波.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探究[J].遼宁高职学报,2016(10). [5]孙艺豪.对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认识[J].环球人文地理,2017(9). [6]李祥杰,薛永三,卢长鹏.现代学徒制下学生管理工作的研究与实践[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6(6). [7]朱爱文,赵旭庭,刘海霞,等.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构建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19). [8]李艳杰.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2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