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
范文

    吕碧君

    

    

    [摘 要]为了解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现状,本文按照一定检索条件从中国知网(CNKI)检索到4 580篇文献,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客观展现出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热点主题和前沿趋势,据此得出我国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现状,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文献计量学;CiteSpace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16.048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9)16-0-03

    0 ? ? 引 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就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最早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经过一系列的发展与完善,现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通过招聘、甄选、培训等形式,对组织内外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目前,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成果较多,如: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更优化的方法、人力资源管理测量工具的科学化、影响人力资源绩效的因素分析等,但鲜有对当下研究的系统整理和分析。因此,本文将结合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利用CiteSpace软件梳理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文献,以探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热点领域,为未来研究提供依据。

    1 ? ? 研究方法

    1.1 ? 数据来源

    以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为研究数据来源,进入中国知网数据库选择“高级检索”,检索条件为“篇名”=人力资源管理,数据来源选择“期刊”,期刊类别=“核心期刊”“CSSCI”“CSCD”,其他检索条件默认,得到4 719篇初始文献。进行人工阅读以删除重复文献、会议通知等,最终得到4 580篇有效文献进入分析(检索日期:2019年1月8日)。

    1.2 ? 研究工具

    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版本为CiteSpace 5.3.R4。同时,利用Excel软件对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和表格处理。

    1.3 ? 研究过程

    笔者将4 580篇文献有关题录数据导出,存为Refworks格式纯文本文件,并进行转码处理,形成样本数据库,然后对文献的作者、关键词等进行分析,以得到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者、热点领域、研究演变路径等。

    2 ? ? 结果与分析

    2.1 ? 文献计量学分析

    2.1.1 ? 发表年代

    利用Excel绘制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发文数量的年份分布曲线图,即图1(2019年的文献仅1篇,无法反映年代变化,故删除)。我国有关人力资源研究可分为3个阶段。

    (1)1992-2000年为平缓期。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始于1992年,这一期间整体发文数量较少,研究者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关注相对不高。

    (2)2001-2007年为快速上升期。每年平均发文291篇,超过平缓期发文总量,且每年发文数量较前一年均有所上升,这可能与2007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有关,企业发展越来越规范,人力资源与人事部划分越来越明确。

    (3)2008年至今为平缓期。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发文数量有所减少,但未出现断层现象,研究者们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重新进入平缓期。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文献发表年份曲线如图1所示。

    2.1.2 ? 文献作者

    进入CiteSpace界面,节点类型选择作者(Author),阈值选择默认,得出结果。表1为发文量排名前10的研究者。

    该领域发文量排名最前两位为赵曙明与刘善仕。研究者们发文数量有较大差异,赵曙明发文高达55篇,而更多学者的发文数量在10篇以下。

    2.1.3 ? 文献机构

    进入CiteSpace界面,节点类型选择机构(Institution),阈值选择默认,运行软件。表2为发文量前10的机构。分析表2可知:①研究学科有差异,以管理学院和商学院为主;②机构层次有差异,以本科院校为主;③发文地域有差异,多以北京市、江苏省等发达地区为主。

    2.2 ? 可视化分析

    2.2.1 ? 高频关键词

    在CiteSpace设置界面,将节点类型设置为关键词(Key-words),时间跨度为1992-2019年,时间切片为1,采用Pruning sliced networks算法,其他选项默认,得到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关键词的共现知识图谱。在Export下选择Network Summary Table,得到關键词频次排名表。表3为排名前10的高频关键词。

    从表3中可知,“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企业”3个关键词出现频率最高,其他相似主题的关键词排名也较为靠前,如“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等。反映出我国研究者多以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者在研究“管理”的同时,也积极关注“对策”,说明学者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对如何优化人力资源展开了丰富探索。

    2.2.2 ? 研究发展趋势演变

    关键词能更好地探测学科发展的演变趋势和突然事件对学科发展的影响。在CiteSpace共现知识图谱界面,选择Control Panel下的Burstness按钮,点击View,即得到图2。

    1992-2019年,在上述20个关键词中,除“知识经济”一词的突变持续到2008年后,其他19个关键词均在2007年前,这与前文“快速上升期”及关键词频率特征相吻合,2007年前研究者对人力资源的关注度较高,而在2007年重新进入平缓期。

    2.2.3 ? 热点区域

    在CiteSpace中选择Clustering聚类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模板值(modularity,Q值)为0.875 4,平均轮廓值(silhouette,S值)为0.563 5。其中,模块值是用来衡量一个网络被拆分成独立模块的程度,需大于0.3(0.875 4>0.3);平均轮廓值用来评估聚类本质的不确定性,一般需大于0.5(0.563 5>0.5),可见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聚类分析结构合理,模块之间具有一定联系的同时也具有較高的独立性。

    关键词聚类分析一共导出7个聚类标签,分别是:#0战略人力资源管理、#1组织绩效、#2人力资源、#3人力资源管理体系、#4民营企业、#5人力资源管理实践、#6人力资源部,显示了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热点领域。

    3 ? ? 结 语

    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可以分为3个明显阶段:1992-2000年为平缓期,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关注度不高;2001-2007年为快速上升期,研究成果快速增长;2008年至今,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关注度有所衰减。第二,国内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存在明显差异,发文机构多以本科院校为主,较多集中在发达地区。第三,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绩效等词出现较为频繁,反映了我国研究者对理论研究和实践价值同等重视,同时也说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热点集中在企业和实践方面。未来的研究可以继续深入该方面的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时勘.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人力资源开发[J].心理科学进展,2006(4).

    [2]赵晨,麻芳菲,高中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角色期望与实效如何影响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有效性——基于响应面分析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1).

    [3]郑生钦,王德芳,钱祝山.基于SD模型的建设项目资源管理[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8(6).

    [4]金玉笑,周禹.GE绩效管理:从通用化到定制化[J].企业管理,2018(8).

    [5]林丛丛,李秀凤,张庆红,等.不同人力资源管理构型对员工主动行为的影响与边界条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的视角[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8(8).

    [6]魏巍,彭纪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构型差异性、组织心理所有权与员工创造力[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8(1).

    [7]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2).

    [8]万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历程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4).

    [9]陈超美.CiteSpaceII:科学文献中新趋势与新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J].情报学报,2009(3).

    [10]Chen C,Hou J.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Cocitation Clusters: A Multiple-perspective Cocitation Analysi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3: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