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事业单位基建工程管理的风险与对策研究 |
范文 | 焦子洋 武占魁 姜艳青 霍世超 崔鹏 [摘 要]事业单位由于缺乏工程项目专业管理人员,导致单位基建项目投资过程中存在管理风险,这些风险会给国家财产带来损失。基于此,本文从事业单位基建项目全过程的投资管理、财务制度两个方面,剖析了目前事业单位基建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对事业单位基建项目管理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事业单位;基建项目;投资;财务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18.043 [中图分类号]F239.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9)18-00-02 0? ? ?引 言 随着人口的增长、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事业单位的职能日益扩大,服务水平日益提高,单位规模逐年扩大,使事业单位的基建工程需求逐步扩大,这要求国家增加事业单位基建项目投入。事业单位很少承担基建项目,在基建项目管理中缺少工程管理人员,在单位扩大规模的过程中,在工程投资、财务预算、结算等方面经验不足,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国家在事业单位基建项目投资中存在一定风险。 黄静洁从基建项目整体业务、基建项目核算的信息化绩效考评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和措施。王彦博提出了基建项目管理中存在的工程质量、投资超预算、工期延误等一系列问题及解决方法。于宁等研究指出建设单位要将控制项目投资观念应用到各项基建工程的各措施中,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等过程中当好经济参谋。刘晔在高校基建投资研究中指出了高校基建投资管理的风险,并对风险评价体系做出研究和评价。方艳对医院基建项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全面分析,对加强财务监督在医院基建项目中的应用方法提出了建议。 本文在对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基建项目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发现了影响基建工程投资风险的两个关键因素,即投资管理、财务制度,研究这些因素对事业单位基建工程投资风险的影响,在基建项目应用中制定这两个方面的风险应对措施,可以降低资金损失风险,节约成本,对提高事业单位基建投资效益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1? ? ?事业单位基建项目投资管理现状和风险 1.1? ?预算与计划存在差距 投资管理知识和经验不足,项目资金管理不善,投资财务预算与投资计划匹配度不准确,导致预算与计划之间存在差距。投资计划以工程概算和估算为依据,而投资财务预算则以政府规定的财务格式和形式展现,一般在上一年度编制预算时,虽然财务预算建立在投资计划的基础上,但其执行过程中由于对基建项目的项目构成、项目进度安排和投资计划额的计算和列出依据并不十分明确,造成财务预算管控不准确,致使投资计划与投资财务预算脱节,往往是财务预算搬照投资计划,形成财务预算偏松的局面。 1.2? ?投资管理不规范 投资控制和管理不规范,资源配置过程中预算统筹力度不强,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事业单位进行投资预算时没有准确把握各类工程项目的成本费用额度控制和建设费用的支出標准,严重影响了财务预算的精益化程度,导致投资控制和管理不规范。当基建项目的投资概预算水平偏松和控制水平偏低时存在操作空间,当投资概预算偏低时又会造成投资经费紧张。 1.3? ?投资管理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 事业单位没有投资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对低效工作没有相配套的处罚措施,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单位投资管理人员的在基建工程投资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对投资计划执行产生不利影响。 2? ? ?事业单位基建项目投资管理对策 首先,成立专门的投资管理部门,聘请投资管理专家、财务专家等,或在内部培养专业管理人才,加强对基建项目投资管理,加强对投资预算的估计和控制,减少投资预算与投资计划之间的差距,提高两者之间的匹配度。其次,成立专门的投资预算控制工作组,赋予工作组调配资源的权利,同时对小组成员进行专项培训,或者派出小组成员到高水平的施工单位顶岗实践1年以上,专门学习各类工程项目从投资决策、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预算规则、成本费用额度控制、项目费用支出标准制定和执行方法。最后,成立基建项目绩效考核工作组,对招标的各项目各阶段进行严格考查,并制定科学合理的验证制度,以严格保证招标项目的合理性,对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进行详尽论证。同时,制定绩效考核指标、制订相关方案,对参与基建项目投资管理的人员设立合理合法的绩效考核指标,坚决杜绝“大锅饭”的现象。 3? ? ?事业单位基建项目财务制度现状与风险 3.1? ?财务管理和监督意识不强 基建工程在招投标、设计、施工3个阶段,事业单位通常以委托招标的形式来选择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没有重视基建项目的前期工作,没有充分介入基建工程的各个阶段,对基建项目财务管理和监督的意识不强,财务管理和监督机制形同虚设,无法发挥作用。 3.2? ?工作人员素质有待加强 事业单位基建项目招标过程中,招标代理机构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低,工作责任心不强,再加上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不力,导致投资超额事件时有发生。招标代理机构的业务水平和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力度直接影响投资是否超额,主要体现在招标代理机构编制的招标预算编制和相关条款出现一定问题时没有及时纠正,直接导致投标人产生超额利润;事业单位在招标时缺乏对招标概预算的审核和监督,在基建项目各个阶段,没有对概预算形成诊断改进机制,也没有进行及时修改和调整,再加上施工过程中人力、物力价格发生了波动,促使超额投资发生。 3.3? ?财务人员缺少基建工程财务管理经验 财务人员的基建知识不足,缺少基建工程财务管理的经验,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把关不严,造成损失。财务人员对基建项目的工程招标投标、合同、定额、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程序等基本知识体系了解不深,在财务会计核算时经常出现问题,设计、施工合同审批、审计过于形式化,特别对于设计、施工合同中一些明显违反财务规定的条款不予追究和论证,盲目按照合同执行;对于甲方材料的价款计算,没有计入材料运输等实际费用,单单依据甲方的采购价格在结算时进行扣除,这种方式存在极大漏洞;此外,财务部门很少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进行项目竣工决算,敷衍了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建投资效益的正确计算,项目竣工验收后,计算固定资产价值时,入账数值与固定资产实际价值存在较大偏差,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产生不良影响。 3.4? ?缺少对第三方造价咨询公司的监督 事业单位基建项目在各个环节的预算、决算和核算一般会委托具有资质的造价咨询公司作为第三方,以咨询公司的造价决算作为审计依据。一旦造价咨询公司与施工单位串通一气,躲避事业单位的监督,就会造成决算审计结果不公正。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如果不能做出正确判断,必然会增加建设成本,损失国库资金。 4? ? ?事业单位基建项目财务制度对策 4.1? ?监督基建工程的财务状况 事业单位应成立基建项目财务工作组,严格按照规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财务工作人员应当从基建项目的审批、立项、规划、设计、报建和施工6个阶段充分介入,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在项目开工前,财务人员应根据国家现行的税收政策和价格体系编制财务报表,制定项目投入和产出考核评价指标,充分反映项目的财务状况,并对财务状况进行全程监控。 4.2? ?充分利用代理机构 事业单位应充分了解招标代理机构,制定对招标代理机构的绩效考核制度,坚决抵制招标代理业务能力不强的企业。此外,还要严格审核已委托的招标项目预算,增加预算编制的合理性。 4.3? ?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组织事业单位相关财务人员进行基建项目财务管理学习,特别是在项目标投标、合同、定额、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程序方面,掌握这些流程可能存在的风险。财务工组成员应建立相配套的绩效考核体系,树立财务管理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财务监督的功能,严把财务核算关,保障项目投资效益。 4.4? ?严格监督第三方造价咨询公司 对于事业单位外包给第三方造价咨询公司的工程预算、决算业务,财务工作组人员必须参与这些工作中,避免第三方造价咨询工作中的计算不准确的现象。而对于第三方造价咨询公司发布的预算、决算审计资料,财务工作组成员必须仔细研读和分析,验证其公平性、合理性,避免造价咨询公司与施工单位相勾结。 5? ? ?结 语 事业单位基建项目管理在投资控制、财务制度上出现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的正常使用,降低了效益,影响了基建工程投资效率,滋长了败坏风气。事业单位应重视基建项目工作,并制定相应策略。投资計划和投资预算控制在项目全过程中起到风向标的作用,事业单位一定要严格控制投资风险,防止出现投资管理问题。因此,事业单位应制订科学合理的投资计划,设置投资管理专项工作组、制定相应绩效考核体系,这是控制投资风险的保障。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制度是事业单位基建项目投资风险的最后一道屏障,财务管理工作应当发挥积极作用,贯穿基建项目决策、投资预算、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的整个过程,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基建业务素质、业务水平和能力,完善财务控制制度,规范财务监督制度,将基建项目财务风险降到最低,实现基建项目效益最大化。 主要参考文献 [1]黄静洁,事业单位基建项目管理优化探析[J].中国国际财经,2017(12). [2]王彦博,科研单位基建项目管理问题与解决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7(34). [3]于宁,胡庆喜.基建项目投资全过程管理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4(12). [4]刘晔.高校基建投资的风险控制评价体系管窥[J].经济研究参考,2016(59). [5]方艳.加强医院基建项目财务监督的思考[J].当代经济,2016(1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