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企业两化融合风险分析与防范
范文

    王晓莹 冯百侠

    [摘 ? ?要] 企业在两化融合发展中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文章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分析当前企业发展现状,识别可能影响两化融合的风险有管理风险、资源风险、变革风险、技术风险和环境风险,提出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来降低两化融合风险。

    [关键词] 两化融合;风险;防范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19. 037

    [中图分类号] F279.23 ? ?[文献标识码] ?A ? ?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9)19- 0085- 03

    0 ? ? ?前 ? ?言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信息化越来越成为耳熟能详的词汇,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更是普遍。两化融合试点企业的增加,评估体系的逐渐完善,吸引更多企业投入到两化融合建设中来[1]。从融合效果来看,真正实现高层次融合的企业屈指可数,究其原因,缺少及时的风险管理提高了企业在实施两化融合的失败率。深入分析信息化在对企业广泛渗透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及时做好风险防范,对提高企业两化融合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1 ? ? ?企业两化融合的现状

    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制造业大国,正在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让自动化和智能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主导。一改以往手工劳动率提高生产效率的发展模式,信息技术与企业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相结合,提高企业生产制造自动化覆盖率和经营管理效率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受制于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的约束,我国两化融合呈现出东部和西部、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两化融合发展的不平衡,国家和地区也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来减少区域性的差异[2]。

    两化融合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需要企业倾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坚定融合发展的信心。根据数据统计,80%以上的企业属于中低层融合阶段,能达到协同创新阶段的企业很少。在实施两化融合的企业中真正能达到融合目的的企业不足50%,有很多企业止步于基础建设,更是有企业因为融合效果和目标的差距而选择放弃,各种资金、人力、技术等带来的问题大大增加企业两化融合风险。这也是导致参与两化融合企业数量增多,却没有产生集群效果的重要原因。

    2 ? ? ?企业两化融合的风险

    企业两化融合风险源有很多,根据两化融合的特征和不同阶段的性质将两化融合风险分为管理风险、资源风险、变革风险、技术风险和环境风险。

    2.1 ? 管理风险

    2.1.1 ? 缺少两化融合战略规划

    将两化融合上升到企业战略层面是保证融合过程实施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做好战略规划工作,企业员工可能很难理解企业两化的动机,难以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兩化融合意识,获得员工的支持。不同企业的规模和发展状况不同,这就需要两化融合发展战略在制定时要有企业文化适应性。

    2.1.2 ? 领导的重视度不够

    在企业领导的指挥下,不同部门的人员相互协作,加强沟通,信息共享。企业对两户融合越重视,越会匹配有经验的高层管理者来管理相关部门。有些企业对两化融合的重视不够,没有专门负责两化融合部门的人员,或者分配低层管理人员来管理,领导影响力不够。领导处于制度制定层级,真正去实施具体工作内容还要落实到企业人员,必要的沟通可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鼓舞士气。

    2.1.3 ? 业务流程重组变革阻力大

    为了适应两化融合发展,企业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打破传统的组织结构,形成技术集成和管理集成综合发展的新型组织机构,企业人员不能理解和适应这些变化会从内心抵制这些变革,进而转化为抵抗行为。企业在流程重组期间不能利用信息技术对流程变化数据及时采集和分析,政策实施滞后性会增加变革的风险[3]。

    2.2 ? 资源风险

    2.2.1 ? 没有合理配置资金

    两化融合发展具有长期性,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支持两化融合阶段提升。没有经过科学的投资决策和成本预算,企业会将资金投放在风险较高的资源建设和项目投资上,容易导致资源浪费。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都会难以保证两化融合长期稳定的资金供应,降低企业的发展信心,止步于当前发展阶段。

    2.2.2 ? 复合型人力资源缺乏

    企业需要精通信息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来支持两化融合的实施。当前该种复合型人才的数量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会调动其他部门的人员作为信息部门的人力补充,人员专业性不足会增加发展隐患。参与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的员工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人员流动性太大,不仅会导致资源浪费,还有由于流动性人员不受制于责任而产生道德风险,难以保证融合实施效果不偏离预期。

    2.3 ? 变革风险

    2.3.1 ? 基础内容占据两化融合重心

    根据目前两化融合实施情况,企业在采购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基础内容上的信息化已经发展比较成熟,取得一定成果,但在企业战略、研发设计和生产等重点环节的信息化水平还不是很高。在经营管理上,投入一定资金后信息化的效果就会很快显现,企业更愿意把精力放在这些容易实施的环节却忽略企业两化融合发展中心重心,导致融合重心偏离[4]。

    2.3.2 ? 系统信息共享程度低

    企业两化融合集成发生的业务环节主要是管理与控制集成、设计与制造集成、财务与业务集成和供产销集成等,融合集成中各个业务系统会通过数据接口满足不同业务模块信息资源搜索和需求分析,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如果不同业务子系统之间独立操作性强,难以实现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发展,集成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单个子系统内部的协调程度低,信息化渗透范围小,信息共享化低,会阻碍系统集成发展。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9: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