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留守经历对高职生心理弹性特征的影响
范文

    潘璐明 楚佳佳 王奕

    

    

    

    摘?要:使用胡月琴、甘怡群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郑州市、漯河市两所高等职业院校66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数据研究分析得出:(1)留守经历高职生的情绪控制和家庭支持显著低于无留守经历高职生;(2)不同状态下留守经历高职生的心理弹性各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父母亲受教育水平在初中及以上、父母均外出打工、城镇生源的留守经历高职生目标专注高,获得的家庭支持多,大二、大三学生的认知更积极。

    关键词:留守经历;高职生;心理弹性;干预策略;积极心理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7.060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镇,其未成年子女由留守在家乡的亲属监护。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指的是在成长期(16岁及以下)有过留守经历,现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大学生群体,被称为“社会流动与变迁进程中的处境不利群体”。

    2006年,张莉华在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基础上对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打开了国内对于该群体心理学研究的局面。之后多采用量化法,主要有以下研究趋势:(1)研究工具及范式上,采用信效度较好的心理学测评量表,引入无留守经历大学生作为对照组进行差异分析;(2)研究目的上,通过团体辅导对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干预,改善心理健康状况;(3)研究理念上,对留守经历大学生研究取向从传统的病理心理学转向积极心理学。

    心理弹性,又称“心理韧性”,是个体的身心机能并不因内外部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受到损害,反而会有积极的发展路径。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童年早期经验不能完全将个体心理定型,留守经历作为该群体曾经生活的远环境,并不能客观地描述出个体心理发展历程。目前,国内与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弹性相关的研究较为薄弱,研究对象主要为综合性院校本科生,职业院校大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普通院校本科生不同,其心理弹性特点也表现出特殊性。因此,要从自我完善的角度有针对性的开展高职生心理健康工作,对健全大学生人格、提升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根据分层随机抽样原则,从郑州市、漯河市两所高等职业院校抽取68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678份,其中有效问卷660份,问卷有效率为9734%,详见表1。

    1.2?研究材料

    《自编人口统计学问卷》包括性别、年级、是否独生、是否留守、家庭所在地、打工方式、父母亲受教育程度。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采用本土化研究思路,通过访谈、意义抽取和数据挖掘编制而成。量表共有5个因子,27个项目,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问卷的生态有效性较好,国内青少年心理弹性研究多使用该版本。

    调查结果使用SPSS 21.0进行数据统计,运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处理数据。

    2?研究结果

    2.1?有无留守经历对高职生心理弹性及各维度的影响

    如表2所示,留守经历在高职生心理弹性总体水平上并无显著性差異,但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差异显著。其中,无留守经历高职生情绪控制和家庭支持高于有留守经历高职生。

    2.2?不同状态下留守经历高职生心理弹性差异比较

    该部分研究对象为361名有留守经历的高职生。如表3所示,性别和是否独生在心理弹性总分及其各维度上无显著差异。

    但是,城镇与农村生源高职生在目标专注上差异显著,父母亲受教育程度是初中及以上的高职生,在家庭支持、目标专注上与初中以下相比差异显著。留守经历高职生的积极认知在年级上差异显著,家庭支持在打工方式上差异显著。进行LSD多重比较后发现,大一学生的积极认知显著低于大二(p=0.027<005)、大三(p=0.009<0.01);父母均外出的学生家庭支持显著高于父(p=0.011<0.01)或母(p=0.006<0.01)一方外出的。

    3?讨论与分析

    3.1?留守经历高职生的情绪控制和家庭支持较低

    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心理成长的关键期,长期与父母分离会降低亲子关系的质量。另外,父母积极的无条件关注,有利于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形成积极乐观的性格,较好地调适不良情绪,而有留守经历的高职生因家庭情感功能的缺失,不利于其积极情绪的体验。

    3.2?不同状态下留守经历高职生心理弹性各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家庭所在地、年级、父母打工方式及其教育程度在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城镇留守经历高职生的目标专注高于农村,来自城镇学生的个体竞争意识更强烈,投入学习的经历更多,以获得自我价值感。父母亲受教育程度是初中及以上的高职生在家庭支持、目标专注上显著高于初中以下,这可能与教养方式有关。父母受教育水平越高,越能给予子女更多的精神支持,子女越能获取满足感。同时,子女也会合理设定目标,推动自己前进,进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大一学生的积极认知要显著低于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大一新生入校后,会面临角色转换等一系列适应性问题,由于对生活事件的处理缺乏经验,容易产生消极退缩心理,导致自我价值感偏低,因而在认知层面上不如其他年级学生积极。

    对于父母均外出的留守学生而言,单独应对这样的生活状态,造就了他们懂得适时地调动周围资源,巧妙处理生活压力,独立性较强的问题解决风格,因而对于家庭支持的感知更强。其次,对于外出打工的父母而言,不能陪伴子女成长而产生的愧疚与无奈转化为日常的关心或金钱的弥补,因而子女会体验到家庭给予的真实的支持与力量。

    4?留守经历高职生心理弹性提升及干预策略

    4.1?精准分析留守经历高职生的心理弹性特点,做好新生入学教育

    目前,随着心理健康课在各级各类高校的普及,心理健康教师利用专业的心理学素养,为大学生带来了科学、全面的心理健康知识。SCL-90、卡特尔人格调查问卷、SDS量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等信效度较好的专业测评量表也都在大学生中有较高的推广度。研究表明,大一学生的积极认知要显著低于大二、大三年级学生,针对留守高职生的心理特征及出现的适应性问题,要帮助学生深刻了解自我,学会与自己平等对话,挖掘留守学生的独特性,使其充分意识到自我价值,为今后的学习、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4.2?建立并完善留守高职生心理追踪档案,提高心理咨询效果

    高校心理咨询要立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不断加强专业指导。目前,高校中多使用个案咨询与团体辅导的心理教育方式,建立并完善心理档案。学校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加强留守经历高职生的质性研究,揭示个体心理弹性动态发展机制,从自我完善角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4.3?巩固家校社会三方联动机制,全方位多角度提高留守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

    提高父母教育参与意识,拓宽多渠道让孩子体验家庭支持。本研究表明,父母均外出的打工方式,家庭支持要显著高于父母单独一方外出打工,学生感知到的家庭支持会更高,这为我們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高质量的家庭教育不仅要关注过程,更要关注结果。校方也要转变认知,挖掘该群体的积极心理素质,为学生建构建立校园通往社会的桥梁。

    参考文献

    [1]郑信军.聚焦处境不利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的对象关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张莉华.具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6,(12):28-30.

    [3]基艳.基于大学生留守经历的团体心理辅导积极心理品质优化路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38(11):73-75.

    [4]张娜,胡永松.积极心理取向团体辅导对有留守经历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意义[J].河南农业,2017,(33):39-40.

    [5]谢新华,张虹.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研究的述评[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1,(2):25-29.

    [6]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08):902-91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7: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