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节事活动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
范文 | 邓迪 摘 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城市发展的重要理念,以重庆国际马拉松赛为案例,探讨了节事活动如何推动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的长足发展。研究发现,节事活动作为城市中经济与社会生活领域发生质变的催化剂,既能够作为城市营销的重要工具,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有益于促进城市文明建设和生态维护,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节事活动;会展经济;城市可持续发展;重庆国际马拉松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9.010 1 节事活动概念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 1.1 节事活动的相关研究 节事(FSE)实际上是节日(Festival)和特殊事件(spatial event)的统称。节事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常见的节事活动有文化庆典活动、体育赛事、商贸展会等。Getz作为节事研究的先行者,于1991年出版了《Festivals,Special Event and Tourism》的专著。Getz强调现代节事当中的策划行为,现代的很多节事活动都是由古代的节赛演化或者重新策划组织而来,比如奥运会。20世纪末,节事与旅游飞速成长为一个显著而有特色的研究领域。节事被认为是现代社会对流行文化诉求的综合体现。 随着我国2008 年北京奥运会和 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积极筹办和成功举办,节事活动因其巨大的聚集效应,从而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提升城市形象,推广城市品牌的作用而引起了大量的关注。一时之间,节事活动对于地方经济、文化、社会的影响研究大量涌现,各地方政府也认识到了节事活动是旅游目的地营销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一批国内本土的节事活动在全国各地开花。 1.2 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我国各地方政府以谋求城市的经济快速发展为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却往往忽视了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均衡发展,从而产生了诸如城市风貌趋同、市容与生态破坏,居民的地方认同感低等问题。随着绿色、生态时代的到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入。粗放型城市开发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的城市发展需要,城市发展正在往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经济模式转变。“一带一路”的提出,更是强调了坚持可持续目标原则,提倡城市的生态建设、地方特色建设。 1.3 节事活动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国家在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已经卓有成效,国家与地方政府力求将历史文化資源和遗产转化为新的体验产品,从而促进文创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达到促进经济增长与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一些大型的文化与体育活动作为当下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亦是旅游文化产业的重要形式。各国举办的重大节事活动,例如:2018年墨尔本举办的第69届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2018年俄罗斯举办的第21届国际足联世界杯等,不仅增加了区域间经济合作的机会,促进了国际交流和投资活动的增长,同时还刺激了消费者的活动,促进就业的增长,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的质量。 虽然大型节事活动的举办往往需要硬件场所的配套,也出现诸如节事场地的闲置和浪费现象。但随着节事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多元和灵活,用来举办节事活动的场地的选择也更多地开始考虑旅游景区、已建成的会展中心和体育馆等公共建筑设施,以及公园、绿地等公共休闲设施等。例如2018年淘宝造物节选择在杭州西湖举办、2019年青岛啤酒节选在青岛世纪广场啤酒城举办等。这对于举办单位而言,既节省了项目经费、也缩短了筹备周期。对于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而言,既减少了对生态的破坏,也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也更加契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 2 节事活动推动城市形象传播 2.1 马拉松比赛线路的展示作用 对于一些国际性的体育赛事,重复举办能够吸引体育旅游者并增加他们的重游几率,这是由于反复参赛的体育旅游者会加强对地方的认知意象,从而影响体育旅游者的行为意向并产生场所依赖。而诸如马拉松比赛这类赛事的跑步路线通常会将一个城市的标志性景观或建筑连接起来,作为游历该城市独特景观的线路,参赛选手可以充分感受到该城市的独特魅力。例如伦敦马拉松赛经过国会大厦和白金汉宫,沿途可以欣赏到伦敦许多著名的历史名胜;芝加哥马拉松起点和终点都在位于密歇根湖畔辽阔的格兰特公园,经过了市中心的摩天大楼和不同种族的聚居区,充分展示了芝加哥的迷人之处。 由中国田径协会和重庆市体育局主办的重庆国际马拉松(简称重马),自2011年在重庆南滨路成功举行第一届起,到2019年已走过了9个年头。作为中国西部沿母亲河长江奔跑的第一个赛事,也是中国西部首个国际全程马拉松赛事重马最早起源于南滨路万人健步走活动, 2012年升级为国际赛事,每年报名参赛的选手来自世界各地超过100个城市。2011年报名参赛选手约12000人,到2019年该人数超过了10万。 历年来重马的全程马拉松路线都选择在有“重庆外滩”美誉的南滨路举行。重庆南滨路北临长江,背依南山,可观最美渝中夜景,历史悠久的巴渝文化、宗教文化、开埠文化、大禹文化、码头文化、抗战遗址文化如珍珠般遍布沿线。沿途可眺望到重庆大剧院、洪崖洞、重庆一棵树,途经长江索道、慈云寺等著名景点、沿线靠近重庆著名景点或标志性景观20个。重马跑道涉在南滨路,将重庆主要的景观进行串连展示给参赛者,是一扇城市窗口。 2.2 马拉松赛事的集群效应 除了本国参赛选手之外,重马每年还聚集了大量来自非洲的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东南亚的新加坡等海外的参赛选手。除了传统的全马和半马比赛之外,还有迷你马拉松、亲子马拉松,及一系列如重庆都市旅游节、邀请1000名跑友享用重庆火锅的“火锅马”、马拉松邮票首发等配套活动。 重庆国际马拉松赛有官网主页、官方微博和官方公众号,截至2019年7月13日,微博上“2019重庆国际马拉松”话题有2.4万讨论,885.9万阅读量。统计所有与重庆国际马拉松有关的历年话题,汇总有讨论8万,阅读1.2亿。其中有大量的参赛选手和观众晒出了与重庆地标有关的图片、定位,分享对重庆的印象和感受,吸引微博用户阅读和参与讨论。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