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从句法学角度看英语歧义 |
范文 | 摘 要:歧义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英语作为一种常用的人类语言,也具有大量的歧义。在学习任何语言的过程中,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相对而言,歧义是最常见的、最复杂的语言特征。通过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一种语言,错误和误解往往由于语言的模糊性而发生,尤其是当人们相互交流时。因此,对模糊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句法法的角度分析了英语歧义的类型。 关键词:英语歧义句;句法学 英语历史悠久,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所有这些使英语变得歧义的可能性。上个世纪后半叶,语言学家对英语的模糊结构进行了广泛而系统的研究。歧义的形成与言语、词汇、语法结构等因素有关。在日常谈话中,我们能够根据说话者的表情、手势、语调等来澄清歧义。但是,在书面语言中,如果不使用此附加信息,则很难避免与特定语言环境断开连接的歧义。模糊性会导致人们理解混乱,成为沟通过程中的一大障碍。因此,对歧义进行认真的分析与研究,有助于促进高校英语教学,对交流和翻译也具有重要意义。 1 歧义的定义 歧义一词来自拉丁语,它是由ambi-(意为“两者”)和agere(“驱使”)结合形成的。将同一前缀灵巧结合。因此,这些词中的每一个都带有其历史中两“两者”的含义;一种是“两种意义”,另一种是“两手”。歧义可用于指具有多重含义的东西(如单词),或指更普遍的不确定性状态。英国语言学家Leech将歧义的定义是:“一个语言项目具有一个以上的认知意义”。至于什么是歧义,有一些不同的版本。例如,Kempson在他的著名作品《七种歧义》中,将歧义定义为“任何语言上的细微差别,无论多么轻微,这为同一种语言的替代反应提供了空间”(1955:3)。这个定义很抽象,主要是从人们对语言的反应的角度来给出的。 大部分语言工作者都普遍相信,当结构上遵循语法规则,语义上符合逻辑常理的语句,其深层可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释义,则会出现歧义。总之,对歧义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一个模棱两可的单词或句子可以不止一种方式理解。关于歧义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定义,各有不同的关注点。然而,人们仍然不难认识到,模糊性处理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是两者之间的相似性。 2 导致句法歧义的因素 “在句中,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对词串进行分组,或者根据它们之间的推断关系,单词可以具有不同的语法功能”(胡壮麟,2001:205)。 2.1 转移否定引起的句法歧义 理解英语负副词的修改范围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I dont teach because teaching is easy for me.这句话中“no”修饰的范围是不确定的。它可以修改“I dont teach”或者原因状语从句,“because teaching is easy for me”. 所以这句话可以翻译成“我不教,原因是教书对我来说容易”或 “我教不是因为教书对我来说容易”。这些例子可以发现在同一结构句子 “John didnt marry Alice because she was rich” 和“I didnt go because I was afraid”. 2.2 修饰不清造成的句法歧义 如果谓语后面的成分可以有多种语法功能,就会产生歧义。例如:The statistician studies the whole year.“the whole year”可以作动词“study”的宾语或状语。这句话的意思是“The statistician studies on the object of a whole year”或者“The statistician studies during the whole year”. 副词和形容词在英语句子中非常灵活,其修饰范围不明确会造成歧义。She sees the boy with the telescope. “With the telescope”既可以是动词“看见”的状语,也可以是名词“男孩”。所以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翻译成“她用望远镜看到那个男孩”或者“她看到一个有望远镜的男孩”。 2.3 省略引起的句法歧义 作为一种防止重复和实现语篇衔接的语法手段,省略是指省略正确的句子或短语中本应包含的成分。在某些从句中,省略某些成分后,只剩下主语和宾语。如果句子应该更清楚,省略部分必须补充。“Mary prefers fish to cats”这可以解释为“玛丽喜欢吃鱼胜过猫喜欢吃鱼”或者“玛丽更喜欢吃鱼而不是猫”。第一种解释补充了谓语部分“吃”,原型的意思是“玛丽喜欢玛丽是一个爱动物的女孩,她爱鱼胜过爱猫”。 2.4 由无限性引起的句法歧义 一些英语单词,如“help”或“kill”,既是及物性的,又是不及物的。它们的被动意义往往包含在它们的主动形式中。这些词在使用时经常造成歧义。例如: The bear is too small to kill. 如果“kill”这个词是它的主动意义,那么这句话的意思是“熊太小了,不能杀别人”。它指的是熊的行为。如果是被动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熊太小了,打不死”。 3 结束语 歧义一种语言现象,歧义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无论是在文体上,还是在学习上,人们都可以利用它。本文从句法层面分析了造成句法歧义的因素。考虑到歧义产生的原因,很明显,无意的歧义会给交际带来一些麻烦,无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都应该避免。由于歧义现象是由于结构与意义的冲突而产生的,了解歧义现象并利用歧义现象对我们进一步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翁义明.英语中修饰语引起的歧义现象[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541. [3]John I. Saeed Semantics[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64. [4] A S Hornby.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Z]. ( the Sixth Edition) ,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4: 221,228,1069. [5]张虹.產生英语歧义现象的语音与词汇因素分析[J].Crazy English(Teachers),2007,(7):47-49. 作者简介 徐静(1996-),女,汉族,吉林省双辽市人,语言学硕士,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方向:英语语用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