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辅导员的思政管理职能及实施路径研究 |
范文 | 李园园 摘 要:随着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也产生的复杂的影响。为了顺应时代的变化,高校辅导员的思政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面对新时代新问题,高校辅导员要重视自身的思政教育职能,通过引导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形成。本文从高校辅导员的思政职能着手进行解读,首先阐述了辅导员工作的各种思政管理职能,并进一步探讨了高校辅导员的思政工作实施路径。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政职能;高校思政教育;实施路径 1 前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也日益普及。大学生使用智能移动设备也早已成为常态。学生们通过互联网的连接,能够更全面的获取各类知识资讯,但也由此引发了很多问题。特别是网上充斥各种良莠不齐、善恶难辨的信息,极容易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高校辅导员是离学生群体最近的一群人,也是高校最基层的管理者。因此,需要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政管理工。 2 高校辅导员的思政管理职能分析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政管理工作的最前线,其工作成效直接关乎学校良好管理秩序的实现,及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效果。因此,辅导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明确自身的思政管理职能。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职能: 1)思想建设职能。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关系密切,与学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利用这一关系优势,积极干预学生的思想建设,促进学生良好价值观念的形成。辅导员要积极引导学生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分析鉴别,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1]。作为新时代下的高校辅导员,要首先确立自身的良好观念,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并时刻关注国内及国外政治形势及思想动向,通过与学生进行热点事件的探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正确方向。 2)生活管理职能。高校辅导员的思政工作,要积极与日常的生活管理相结合,才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思政教学在每个学生心底萌芽。辅导员的整个工作中,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占据了其日常工作的绝大篇幅。从新生入学到军训教育,从课程安排到职业规划,从人身安全到宿舍卫生,从贫困资助到心理疏导等等,都离不开辅导员在其中的重要作用[2]。辅导员几乎每天都身处于学生相关的各种事物当中,这就给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輔导员在日常的生活管理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缓和学生矛盾,处理好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问题,热心参与学生的各项学习与生活中去。唯有如此,才能通过自身的表率作用,引导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 3)心理疏导职能。由于受到社会不良思潮的冲击,不少学生还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同时,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不仅要面临学习中的各种问题,还会遇到来自爱情、就业和生活上的各种困扰,也因此很容易出现迷惘、恐惧和焦虑的情况。严重情况下,还会对正常的学习生活造成影响。这些都会对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埋下隐患。辅导员要重视这类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疏导。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辅导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用心细致的关心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情感需求,从而确保学生心理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发现,并针对性的开展心理辅导和思想教育工作,用设身处地的思维、通过耐心细致的交流,帮助学生走出思维和情感困境[3]。 3 高校辅导员的思政工作实施路径 1)提升高校辅导员的思政素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校辅导员要想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就必须重视辅导员的思政素养提升。其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提升辅导员政治理论素养。政治理论素养是辅导员思政工作的基石,因此学校要积极为辅导员的政治理论学习提供条件,通过培训、讲座等手段促进辅导员的政治理论素养提升。辅导员也要从自身出发,积极学习政治理论和相关政策法规,从而建立起稳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2)提升辅导员的教学管理素养。在新的时代形式下,高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面临了许多的新问题,其原有的知识体系已经无法适应学生管理的新变化,因此需要进行良好的教学管理技能培训,通过更新辅导员的自身知识结构,帮助辅导员运用好管理学与教育学的相关知识,促进日常管理工作的有序实施。(3)提升辅导员的心理学素养。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是辅导员思政工作的重点之一,这就要求辅导员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之余,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建设。这就必然要求辅导员的良好心理学素养。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之余,还要积极学习更多的心理学知识,并培养自身的良好沟通协调能力。以便于及早发现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并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从而确保学生思政素质的提升。 2)创新辅导员的思政工作方法。高校辅导员的思政工作中,要积极运用新方法、新技术,促进学生思政工作的有序进行。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创新学生思政工作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政工作方法。通过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出学生思政建设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更加愿意与辅导员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学习,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2)创新辅导员的思政工作方法。辅导员在具体的思政工作中,辅导员还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社会实践、讲座报告、就业宣讲以及党课教育等多种内容,丰富学生的思想教育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传承革命精神,培养革命情操,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存于心。此外,针对互联网的糟粕信息影响,辅导员还应该积极利用网络媒体技术,通过QQ、微信、社群、网站等多种媒体的建设宣传,宣扬正确的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引导学生的思政建设[4]。 3)思政教育要与实践相结合。高校辅导员的思政工作,还要积极与实践相结合。在新时代下,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还要与时俱进,积极与社会实践相互结合。需要注意的是,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要与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为思政教育的进一步实践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案例。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要积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实践,并通过日常的宣传和实践,激励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衷心拥护者和实践模范者。 4)思政工作的开展要积极运用新技术。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实践,还要积极运用当前的新技术,从而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的高效运行。例如,高校辅导员运用最新的网络技术,建立相关的思政教育网站、网页及微博等平台,通过平台互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此外,辅导员还可以建立互助小组,通过网络和生活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学习互助小组,以便于在帮助学生生活之余,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的思政学习。 4 结束语 目前多数高校的思政管理并未跟上时代的步伐。大多数的辅导员思政管理工作停留在了“处理问题”的模式上:出现问题--谈心处理--再出问题--再谈心教育,这样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会使得学生的思想建设工作越发偏离[5]。因此,高校及辅导员要积极从事实出发,认清当代高校辅导员的思政工作职能,并通过有效途径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唯有如此,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涵.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论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切入点[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8,22(02):98-104. [2]李文斌.辅导员开展“四个正确认识”教育的使命、困境与路径[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8,10(05):39-43. [3]胡绪明.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功能定位及实施对策[J].学术论坛,2018,41(04):174-180. [4]李青.浅谈微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1):161. [5]张浩然,陈瑶.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思政化教育中的作用[J].智库时代,2019(40):107-10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