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模式探析 |
范文 | 牛杰?王国平 摘 要:在高职院校内部,通过全程培养学生党员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水平,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近年来,随着入党制度的不断改革,高校已经成为发展党员的重要场所,各高校内部学生的入党积极性普遍高涨。为了推动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和谐发展,必须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然后深入的探索,寻求一种更加合理的党员培养教育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项目编号:GXDJ2019B262)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规划项目2019~2020年度立项课题”(项目编号:YJKT201948)的研究成果。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转型时有发生,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转型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这些影响会对学生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使得他们的党性教育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学生党员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还会受到学校教育机制的限制,使得高职院校内的党性教育工作不断出现问题,较为常见的有:发展标准不够完善、培养效率低下、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基于此,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一种更加有效的党员培养教育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1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必要性 首先,在高职院校内部,建立全程化的培养机制,突出党的教育的先进行。其次,在高職院校内部,建立全过程的培养教育模式,可以更好的实现学校科学发展观。第三,通过全过程的培养教育模式,可以进一步推动学校实现教育改革,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政治道德思想水平。在高职院校内部,学校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和对非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密不可分,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可以为对非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可以说,全程化的培养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水平,还可以促进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 2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1)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模式缺乏。一般来说,高职院校学生的在校时间只有两至三年,因为时间较短,所以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时候,没有进行区分式教育,另外也没有综合考虑高职类院校的特点,这种培养模式缺乏针对性,培养质量和效率都较为低下,造成高职类院校内部的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工作普遍缺乏个性化和系统化。 2)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训教育模式缺乏。目前,大多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党员的时候,还是沿用传统的培训教育模式,这些培训模式大多为灌输式培养模式,主要通过集中式授课或者专题讲座的方式向学生党员讲解和传授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或章程。应用这类传统的培训教育模式,虽然也可以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但是效率明显不高,没有和互联网、新媒体等结合起来,使得这些党员培养模式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很难适应学生党员的发展要求,另外也不能充分有效的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甚至还有些学生党员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逆反心理,对于高职院校的党员培养教育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 3)缺乏实践。目前,大多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普遍没有考虑自身学校的特色,另外理论培训操作成本投入较低,使得理论培训虽然较为充分,但是社会实践机会较少,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往往不能深刻理解和掌握党性意识内容,党员的角色意识也就得不到有效的增强,甚至有些学员不能清晰的认识自己的党员身份,忽视了党员的影响力,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3 优化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培养模式 1)提前行动,工作要有前瞻性。为了促进党员队伍建设,作为高职院校的党组织,必须积极主动的引导新生的加入;同时,还应该将党的基本知识教育融合到新生报到环节中去,将其作为新生思想教育的第一课。为了促进新生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党的基本知识,可以举办主题班会、党课或者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相应的知识或者信息。对新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重点了解那些在中学阶段就接受党课教育并已经递交入党申请人员的名单,保证党员培养教育工作可以连续的进行。综合考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合理的分配工作任务,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提高党员培养教育质量和效率。 2)创新适应性较强的培养模式。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一般前两年时间会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然后第三年就会参加企业实习学习。高职院校的党组织应该充分利用这种学习模式,将党员的培养教育转变为学校和企业的 “2+1”模式,只有这样,党员培养教育工作才不会脱离实际。作为院系党组织,应该经常性的对学生进行考察,了解学生的实际表现,综合考虑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状况以及日常表现等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完成在校期间的学习后,学生会走向实习岗位,这时,学校和企业也可以建立联系,邀请企业派党员骨干分子在企业内部负责相关党员的培养工作,其主要工作就是考察这些人员在实习岗位中的具体表现,并且及时给予这些人员指导和督促。学校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企业内部临时党支部,借助网络等媒体,实时的对党员进行培育和管理,另外,还可以综合考虑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工作实质,充分发展教育管理工作的作用。 3)构建多元化的教育方法和载体。作为高校教育体系,还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机制,较为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学校组织的统一教育、学生自我教育、日常思想教育等,教育体系可以综合应用这些教育方法,构建更加完善的党员教育体系。另外,加强载体建设,比如可以发挥网络时代下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作用,增强学生党员学习党务知识的积极性。 4)探索和完善学生党员全程培养教育模式。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和教育党员工作一般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具体指的是新生入学后所接触到的党性教育;第二阶段是某些同学已经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高职院校为其提供的培养教育工作;第三阶段是入党积极分子确定为发展对象后,高职院校为其提供的培养教育;第四阶段是发展对象已经发展为预备党员,高职院校为其提供的党员教育工作;第五阶段是预备党员转正后,高职院校为其提供的继续教育工作。因为高职类院校的学生在校时间普遍较短,所以,为了提高党员培养教育工作的效率,高职院校首先需要制定学生党员的培养目标,然后围绕具体的目标开展教育培养,并且保证培养工作应循序渐进的进行。其次,深入探索每一个可以更好发展学生能力的方法和途径。第三,建立目标管理和质量保障体制,切实解决党员培养工作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第四,保证监督和评价过程更加全程化。设置更加合理的量化考评标准,同时必须注意体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通过全面、客观、准确的对学生党员进行评价,有效的提高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质量,真正意义上实现因材施教。 4 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养水平,引导学生党员更好的掌握社会核心价值观,同时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一种更加有效的党员培养教育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提高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质量,才能保证更多的学生可以更具热情的投入到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来。 参考文献 [1]范灵芝.高职院校内如何培养合格的学生党员[J].文教资料,2018,(04):157-158. [2]刘振宇,赵君,刘玉敏.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的实践探索[J].管理观察,2019,(05):130-133. [3]霍仙丽.高职学生党员校企联动培养模式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4):46-48. 作者简介 牛杰(1982-),男,汉族,河北石家庄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思政教育研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