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探析微信公众号在旅游中应用 |
范文 | 王金宇 杨欢 赵斌 何武玲 黄桂燕 摘要:随着时代不断进步,旅游对人们越来越重要。丽江是知名的旅游城市,2017年,丽江接待国内外游客共计4069.46万人次,其中国外游客118.58万人次,国内游客3950.88万人次。由此可见旅游市场的潜力巨大,旅游市场需要借助一个平台来处理信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为旅游带来了新的契机,而微信已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社交软件,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想要的信息。旅游微信平台的建设对于旅游信息的交互作用巨大。 关键词:旅游 微平台 丽江 信息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0 绪论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飞猪、去哪、马蜂窝等第三方平台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互联网来定制旅游行程。同时,在选择旅游目的地前,会搜索当地的旅游信息、攻略、美食等。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丽江的团队游客大大减少,小包团、自由行、私人订制是现在的主流趋势。对于他们,食住行游是首要的考虑问题。 2016年5月,国家旅游局在全国9个地方实行导游职业自由化,导游可以自由挂靠公司抑或是平台。这些平台都是国家或是上市公司所有,没有一个真正的民间平台。 “一部手机游云南”的推出更印证了旅游信息交互的重要性,同时也印证了创建这样一个公众号是正确的。在线旅游时代,智慧旅游盛行,网上机票+酒店自由行产品日益丰富。同时这部分消费者对于导游的服务态度、讲解能力、服务水平有着很大的要求,因此,导游需要不断提升自我职业能力。个人服务能力对导游职业越来越重要,这意味着创建导游信息服务平台的重要性。让信息透明化,让导游与游客之间无隔阂,让即将踏入导游界的新手们有一个了解的机会,创建丽江导游信息公众平台势在必行。 1 微平台的概念 1.1 什么是微平台 微平台是微信公众平台的简称,微平台于2012年08月23日正式上线,曾命名为“官号平台”和“媒体平台”,微平台致力于公众平台服务号,是公众平台的一种账号类型,旨在为用户提供服务。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企业可以更好的提供服务,运营方案上面有很多方式,可以是第三方开发者模式,也可以是简单的编辑模式。总之,微平台是网络发展和加速便捷服务的产物。 1.2 微平台创建的背景 微平台的创建是源于网络逐渐融入大众生活,微信也被大众所接受,基于微信有了广大的用户,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网络上的便捷生活,微信正是看上了这种商机。 1.3 中国旅游发展现状 随着收入的不断增长,人们的旅游方式也从国内游向国际游过渡。在国内游当中,团队游客量下降,小包团、自由行以及私人订制的游客量暴增。 2 驴途GO微平台创建意义 2.1 驴途GO的创建背景 近日召开的全国旅游市场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明确指出,将开展改革试点,放开导游自由执业,取消“导游必须经旅行社委派”规定,且导游证全国通用。在这个平台创建预案审批之时,关于旅游信息的第三方平台还尚未形成模式。 2.2 创建目的 为响应国家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我们5人组成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创建此平台。为何选择建设这样一个平台?一是导游职业自由化,在云南,尤其是丽江,有着众多的导游,近年旅游模式转型,丽江的部分导游何去何从?二是为了整合校内旅游资源,如拥有导游证的同学,为即将毕业的同学创造就业条件。三是为实现丽江旅游信息强有力的交互。 2.3 驴途GO的板块设定及各版块用途 在公众号内设定三个大板块:嗨旅游、乐游趣、游侠导。 嗨旅游包括:驴途攻略、微旅游。驴途攻略,为浏览者介绍丽江的知名景点和一些难以发现的世外桃源,以及如何游玩麗江的知名景点。微旅游为游客提供一些基本的旅游景点门票、交通工具以及丽江土特产。 乐趣游包括:慧走的小脚丫、漫游丽江。慧走的小脚丫是给游客一个平台,让他们自由的在这个版块内向我们提问、咨询。漫游丽江是游客与游客之间的一个交流,让他们在这里存下对丽江的记忆。 游侠导包括:导游百晓生、导游小咖、关于我们。导游百晓生是校内的导游人员和向导的一些信息,如果有粉丝想要找导游或者向导在版块内就可以选择。导游小咖是本组员在带团过程中的一些小技巧或是心得;同时也是丽江导游从业人员的交流咨询平台。关于我们,是我们团队的简介。 2.4 建设平台的意义 方便选择。导游信息平台的建设,让游客们对导游有了一定的了解,给游客们提供了更多选择权,可以根据各自的需求、兴趣去选择。在做出选择的同时,提供更多的便利性,选择也更多样化。导游信息平台,把初级导游、中级导游和高级导游等分类规划管理,便于客人做出选择。除此之外,把云南丽江的相关旅游线路整理出来,打造“一日游”“两日游”“三天游”和“私人定制游”等精品旅游线路。 合理规范。导游信息平台的建设能够对导游的管理更加合理和规范,对导游级别、导游信息管理和导游规章制度等进行透明化、合理化、规划化的管理。通过导游信息平台,规范导游人员的行为,确保游客行程执行的规范性。把导游相关信息统一规范,合理管控,避免出现一个导游套多个旅游团的情况。 便捷化。建设导游信息平台能够让游客出行选择便捷化,导游管理程序简洁化。导游信息平台的建设能够把导游信息和旅游线路整合在平台上,游客们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喜好来直接选择或者量身定制,让选择更加便捷化。同时,通过导游信息平台,对导游们的管理也变得更加便捷化。 3 创建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3.1 资源问题 由于我们是在校学生,所以在校期间,关于交通、景区、酒店、餐饮、旅游线路等所涉及的旅游资源少之又少,我们也通过己毕业的学长学姐寻找资源,但是对于公众号来说不太稳定。因此,我们想到寻求旅行社合作。期间,找到了一家旅游公司,也通过协商签订了合作合同。但在动荡的旅游市场中,该公司被“洗牌”出局,我们也丧失了合作方。 在实习期间,所获需的资源越来越多,但是在整合资源上又是一个难题。比如,部分导游信息的录入十分困难,我们所收集的是纸质文件,要将它转化为电子文本需要很长的时间。在转化过程中,又难免有丢失的情况。另外,现在导游的委派必须经由旅行社,大部分导游不敢冒此风险,选择第三方平台去接待客人。 3.2 资金、技术问题 前期创建公众号容易,但是在后期维护、交涉旅游信息等方面需要大量资金,由于资金短缺,人手不够,再加上我们对公众号的操作运行不专业,所以维护起来相当困难。 3.3 平台的影响力 一个平台做的大不大,取决于它的影响力。平台内的时效旅游信息、人员信息相对来说太贫瘠,从而导致平台影响力低。就目前的市场来言,竞争压力大,个人公众号的影响力远远小于企业公众号。 4 解决问题 4.1 资源问题方面 从学校到社会,凭借自身的人脉,解决了部分资源问题,从交通、景区、酒店、餐饮、旅游线路以及“世外桃源”的发现,都有着质的改变。这些资源在我们的整合下,上架到微信公众号的微店内,便于浏览者选择。同时借助表格设计软件,通过网络连接,让部分信息从纸质到电子,这样便于后台的处理操作,也减少了信息丢失的情况。 通过上架旅游资源与推文导游人员信息,使导游在合法情况下可以被选择,同时通过我们的微店,了解一些旅游线路,或是景区的一些信息,如果愿意,可以在我们的微店内自行选择下单。 由于旅游信息的交互性,现在是消费者主导市场,即消费者选择导游,所以为了顺应市场的发展,导游从旅行社委派发展成为被旅游者选择。在此过程中,导游只有在带团中,不断提升自我的服务讲解能力,才能在第三方平台脱颖而出,形成自己的竞争力。 4.2 资金技术方面 由于资金限制,我们只申请到了个人的公众号,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功能受限。我们小组成员咨询了有公众号创建经验的同学或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我们可以寻找有合作意向的人,他们提供技术资金,我们提供旅游资源和人力。在多方合作下,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4.3 平台影响力 针对影响力弱的问题,我们向亲朋好友、微信好友宣传,但是效果并不显著。所以,我们准备连同旅行社、客栈,通过在彼此的公众号上互打广告或者联合举办活动。 另外,可以借助合作方的品牌效益以及他们的影响力,为自身的公众号吸引关注量,也为彼此营造一个新的商机。多方合作永远是一个新的契机的开始,我们可以效仿这种共赢的合作模式,联合知名旅行社打造一个新趋势的旅游交互信息平台。 5 总结 在实践与探索过程中我们先借助了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店等载体进行逐步探索,在初步构成的微店以及公众号中己经有了我们创业构想的大致轮廓,这期间还有许多亟待完善的问题,希望能够通过不懈努力取得突破。 通过建设公众号,我们发现个人的微信公众号不论从资金、技术、人力还是影响力等方面,都远远不及企业的公众号,在推文方面,个人公众号的次数远远高于企业的。因此,企业的推文会比个人的更加精致。 在整个导游信息微平台的构建过程中,我们历经了漫长的过程,总而言之,导游信息微平台的发展前景是不可限量的,我们完全可以仿照美团、滴滴等的运营模式作为一个第三方平台而不断运营拓展,虽然我们在技术理论以及实践等方面还有所欠缺,后期完善仍然需要团队的不断努力,但导游线上线下一体化势必会成为未来旅游的发展趋势,唯有把握导游职业自由化这个发展契机,我们才能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林泓,林岚,朱志强,贾斌.国内全域旅游研究述评[J].旅游研究,2018(2):62-74. [2]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702/t20170228_1467424.html. [3]宋蒙蒙,黄容.旅游者SNSM线上互动对线下参与意愿的影响机理研究[J].東北财经大学学报,2018(1):50-5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