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成本管理观念更新及成本控制新思路探讨 |
范文 | 刘庆珍 摘要:成本管理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作为一种现代管理理念,已经得到很多企业的重视。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主体,如何在企业发展中将成本管理贯彻落实,使其真正的发挥效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北京美合祥瑞建材有限公司实际,对传统成本管理存在的局限性、更新成本管理观念、遵循的原则以及新思路进行探讨,并提出成本控制方法的有效选取策略。 关键词:成本管理 观念更新 成本控制 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在社会经济中,企业占有的比重非常大;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而企业的发展也需要社会经济的带动。在企业的整体管理中,成本管理是核心内容,不仅可以对企业各项成本做到有效控制,同时能够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时代发展的速度在逐渐加快,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发展需求,因此,必须对其进行不断的创新。北京美合祥瑞建材有限公司,是中国首家欧洲原装进口瓷砖多品牌全系列运营的国际贸易企业。在我国真正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的企业仅占少数,甚至有很多企业都在面临倒闭的危机。因此,改变企业传统的成本管理非常之必要。 1 成本管理概念 所谓的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各项成本进行核算、分析、决策、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是充分动员和组织企业全体人员,在能够保证企业内部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在生产规模、产品质量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企业效益,在生产上尽量降低消耗,以取得最大的生产效果。组成成本管理的内容共有四点,即成本规划、成本计算、成本控制以及业绩评价[1]。 2 传统成本管理存在的局限 2.1 预算过于形式化 一般来讲,为了对本身的各项情况有所了解,企业会对资金或者物资情况做出统筹、预算、规划。对于企业来讲,如果能够在管理的过程中很好的对各项成本进行有效合理的控制,必定能够提升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促进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具体来讲,在成本得到合理控制的同时,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控制,使节省下来的资金或者物资资源可以在其它方面得到有效利用,促进企业的发展。但是,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控制模式预算规划多数流于形式,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企业内部对于预算规划不够重视;第二,各部门之间没有有效的沟通交流,导致配合程度较低。 2.2 成本高,利润低 据相关数据统计,近几年来,我国建筑装修劳动力成本在不断的提升,人工成本的增加也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不仅如此,在生产经营的过程当中,由于房租、原材料价格等资金不断的上涨,无疑也会给建筑装修行业带来资金上的压力。目前,市场经济中存在着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即投资高、风险高,利润却较低的情况,如果仅靠国家的支持促进企业的发展,国家也需要承担着巨大的发展压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正是由于很多企业都能够得到国家的支持,才不会重视成本控制,資源上大量浪费[2]。2017年部分地区建筑装修劳动行业成本,见表1。 3 成本管理观念更新重要原则 3.1 经济方面的原则 第一,建立成本管理部门并由总经理任成本管理小组组长,财务总监任成本管理小组副组长,各车间核算员兼职成本员、库房保管员,各部室负责人为成本管理小组成员。第二,对目标成本进行事前预测对财务成本预算中的各类费用均落实专人控制,将管理费用等各项费用分解到月,具体指标分解下发各工序,建立起月度成本考核体系,实行年预算指导下的月度成本计划控制考核。第三,对目标成本进行事中控制财务工作人员发挥成本管理网络作用,对重点产品进行成本的跟踪反映。第四,成本的事后分析,建立成本分析例会制度,由财务部牵头召开成本分析会,班组也可视具体情况,结合质量等指标召开专题分析会。第五,细化成本核算,提供真实准确成本报表推行计算机管理,精确计算归集不分配成本,把成本算细、算准。 3.2 全员参与的原则 北京美合祥瑞建材有限公司执行的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面预算、全面分析、全面控制的“六全”经济核算方式,对财务经济核算的要求为:费用发生有预计,核算过程有控制,经营效果有分析。要求在全公司整个资金流动过程中,每个员工都实施经济核算。其具体运用为以下几方面[3]。一是根据组织机构,本着谁主管、谁办理、谁负责的原则,合理划分和建立了四级责任中心。二是根据董事会下达的年度计划、目标任务,包括目标利润和目标销售收入等指标,在进行科学预测、决策的基础上,对以前二个年度的费用、具体产品成本进行了数据摸底、测算和整理,由全员参与编制了全面预算,确定了企业目标成本。三是根据企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将有关的财务指标逐层进行分解,提出企业各个部门应落实和控制的各项财务综合指标,其分解程序为:通过财务经济指标分解,使各项指标落实到每一个中心。四是管理人员实行绩效挂钩考核办法,按月下达管理费用等预算指标,月末由各费用控制部门进行综合考核,如考核费用中的电话费用由总经办考核,考核分部门进行,将个人话费纳入其相应部门一并考核,将考核结果通知人力资源部。超出当月预算指标的由人力资源部按扣分情况扣罚当月绩效工资,年终再拉通计算,将节约的20%指标资励给节约部门。对管理中心、财务中心、销售中心、技术中心切块包干控制。 3.3 因地制宜的原则 所谓的因地制宜原则,主要是指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出与其发展战略相符的成本预算管理目标,不能够生搬硬套,否则很容易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虽然对于企业来讲,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大同小异,但是不同的行业、不同规模的公司等都决定着成本管理方案不一样,即使是同一行业也无法应用同一种预算方案。比如,北京美合祥瑞建材有限公司,在公司业绩已经得到一定的水平后,与创设品牌相比,更多的会关注成本管理,历经将近十年的发展,该企业已经有能力和精力去制定成本控制计划。但是对于刚刚成立的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讲,因为需要大的固定成本,他们的关注点更多在销售上。 3.4 领导推动的原则 在一个企业当中,领导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决策者、引导者,其思想意识、行为举止对员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员工是非常重要的力量,但是领导的推动作用也是非常关键的。作为企业内部的领导核心,如果领导不对成本管理工作加以重视并支持推行,员工自然也无法意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必定会阻碍企业内部的成本预算管理的实施[4]。 4 探索成本控制的新思路 4.1 相对成本控制 相对成本控制主要是指将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进行精细化管理,也就是所谓的细分,其中包括生产成本、经营成本等多个方面,主要是对全面的成本管理起到推动作用。其优点在于,不仅企业从生产到经营的各个方面能够得到精细化管理,使其发展具有规范性,同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扩大各个阶段的企业利润,推动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4.2 绝对成本控制 绝对成本控制与相对成本控制在想法上表现有所不同,就传统的企业成本控制思路而言,主要采取的是“粗放式”管理,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管理模式完全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大多数企业已经开始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于成本细分方面来讲,只需要确定一个绝对数值,然后在控制范围内进行管理即可,并不需要在细分方面做到特别细致。仍然以上述企业为例,该企业主要是设定了一定总的成本数值,然后在数值的范围内,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并不用细化到每个部门的成本,这样不仅可以将成本管理的总量分叉减少,同时还有利于企业进行集中的成本控制管理。 4.3 成本控制及时化 这里指的“及时”,主要是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成本数据,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出应对措施,对原有计划作出及时调整,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及时处理,以此不断的完善企业的成本控制方法。相关研究数据表明,企业成本控制中是否能够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及时有效处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本控制质量。因此,企业内部可以安排专门人员做好生产成本记录,并及时上报给上级相关部门,一般情况下,上报时间应该为一天一次,但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具体分析。 4.4 定额法 在企业开始正式投入资金时,可以为企业设定一个标准定额,然后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成本管理,将经营的过程中投入的成本控制在这个范围内。以上述公司为例,在某次工程项目中,该公司限额领料单规定,每次可领取原材料1000件,每件原材料消耗定额为5000克,则领料限额为5000千克。假设在领取时,相关人员领取的实际料量比限额少了200千克,即少领的200千克即为用料脱离定额的节约差异。但是,如果本期投入原材料数量仍然为1000件,而工程前期预料为100千克,竣工预料为120千克,则原材料效果实际消耗量为4800+100-120=4780(千克),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4780-5000=-220(千克)。最后一种情况,假设本次投入材料900件,工程初期预料为100千克,竣工后为120千克,则原材料定额消耗量=900×5=4500(千克),原材料实际消耗量=4800+100-120=4780(千克),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4780-4500=+280(千克)。由此可见,当投入原材料等于限额料单上规定的投入量,且在工程初期、竣工后的余料相等时:领料差异=用料脱离定额差异。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存在,企业规划的定额与成本产生的过程当中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做好成本记录工作,使得成本输出具有可追溯性,找到成本产生较大的原因,做出适当的调整。 5 新思路下成本控制方法的有效选取 5.1 成本对产品的直接性、间接性 关于成本对产品的直接性和间接性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看。首先,从成本与生产工艺的关系来看,主要是指直接生产成本和间接生产成本。如果从费用计入产品成本方式来讲,分为直接计入和间接计入。直接计入成本主要是指当生产费用发生时,可以直接将某一成本计算当做插入对象加入其中。而判断在直接计入成本中是否能够插入某项费用,主要是通过判断该项费用是否与成本计算有直接性关系。而间接计入成本则指费用在发生时,无法按照成本计算对象将其列入其中,需要先对用途、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进行归集,在最后结算时,分别按照某种属性加入到计算成本当中。北京美合祥瑞建材有限公司在进行经营时,所用到的原料就需要直接计入[5]。但是,在经营的过程当中,需要用到的厂房费、办公费、人工管理费用等,属于间接计入,需要注意的是停工期间的损失通常也会被归属于间接计入成本。对于正确计算该企业生产的产品来讲,能够对计入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对于计算经营成本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不影响产品计算的正确性,间接计入成本的分配标准应与被分配费用的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否则将影响间接计入成本分配的合理性。简单来讲,直接生产成本就是与生产工艺有着直接关系,比如,在装修过程中需要的涂料、壁纸等。而间接生产成本与生产成本并没有直接关系,比如,设备折旧费用、管理费用等。其次,如果从降低产品成本关系来讲。降低直接生产成本可以通过对涂料、瓷砖等进行合理化应用,降低产品成本。而降低间接成本,可采用节约一些管理费用等方式进行。 5.2 成本发生的变动性、固定性 所谓的固定成本,主要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总额不会因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相对较固定。例如,在固定成本里,按年限法计提折旧的保险费、人工管理等都包括在内。成本发生的变动与固定是相对的概念,也是基于某种条件下才能够判断出来的,对于企业而言,主要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和某一特定业务量水平范围而论,如果在范围之内,那么就是固定的。从长远的角度來看,固定成本也会随着企业的经营战略变化而变化。而变动成本,主要是指在其总额随着业务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与固定成本不同,在技术条件、使其特定的情况下,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化而成本正比例变动,而单位业务量的变动成本与业务量之间关系的认识,即,变动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也是有特定条件限制的,如果超出了特定条件,业务量与成本总额之间所谓的正比关系也就不再存在。如果用公式表示成本性态模型,即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产品成本总额,简单表示就是Y=a+bX。Y即产品成本总额,a即固定成本总额,b即单位变动成本,X即业务量。想要利用上述式子对成本进行预测、决策和其它相关短期决策的分析,就需要求出式子中a和b的值。另外,除了固定成本和变化成本,还有一种混合成本,也就是包含了固定和变化两种元素,而具体的分类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5.3 成本的可控性、不可控性 与以上两种性质相同,成本的可控性和不可控性也属于一个相对概念,同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发生改变,可控性和不可控性也会发生改变,当达到某种条件时,两种概念会发生转换。就成本可控性而言,与成本发生的空间范围有着密切关联。某个职责单位的可控成本,可能在另一个单位上来看就是不可控的,上一级的可控单位成本,对于下一级也可能是不可控的。想要清楚的划分各责任单位或个人的经济职责,清晰的掌握这种相对性,是非常必要的前提条件。在掌握可控性和非可控性成本之后,能够确保企业经营业绩的考核具有正确性,并对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有效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可控成本。对于企业内部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讲,应当对各个层次的成本控制方式进行掌握,从而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可能风险清楚的了解、规避,从这一点上看,对于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也是有着重大作用的[6]。另外,企业管理者如果能够掌握成本的可控性和非可控性,也可以有效地对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作出有针对性的指导。 6 结束语 企业发展是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动力,促进企业发展,是推动国民经济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必由之径。然而,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对现代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必须要对此加以重视,全面分析当前市场形势,结合企业内部的经营情况,遵循成本管理观念更新重要原则,探索成本控制的新思路,以此对企业成本管理观念进行创新,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红鹰.讨论成本管理观念更新及其成本控制新思路[J].财经界,2016(26):125,127. [2]戴莅隽.试论成本管理观念更新及其成本控制新思路[J].会计师,2013(20):48-49. [3]邢桂云,张艳平.试论成本管理观念更新及其成本控制新思路[J].中国经贸,2014(13):264. [4]陈艳.成本管理观念的更新与成本控制新思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電子版),2016(1):769. [5]娄婷婷.成本管理观念的更新与成本控制新思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2):3259. [6]邢桂云,张艳平.试论成本管理观念更新及其成本控制新思路[J].中国经贸,2014(13):26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