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舟山海岛城市居民禁毒意识调查与分析 |
范文 | 周文 雷浩 刘妍玮 徐非凡 陈希东 杨磊 摘要:本研究对舟山居民禁毒意识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77.23%的本地人和70.58%的外地人认为人际交往因素是毒品传递和染毒成瘾的最主要途径:72.38%的本地人和71.57%外地人认为沾染毒品可戒除,侥幸心理较为普遍;91.42%的本地人和91.18%的外地人认为法律制裁是禁毒工作的主要手段,42.91%的本地人和47.06%的外地人认为要兼顾严厉打击和政策教化。研究指出,地方政府要立足本地实际,兼顾“法制禁毒”与“思想拒毒”,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努力打造全民自觉抵制毒品的海上无毒城市。 关键词:舟山市;毒品;禁毒;意识;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毒品是一个世界性社会问题,吸毒往往导致社会犯罪增加、个人人格沦丧等严重后果。舟山市以群岛建市,位于浙江省东部海域,交通相对闭塞,航运业、渔业、旅游业等传统产业是舟山市的经济支柱,群岛居民人口组成有其独有特征。舟山市历来重视禁毒工作,严厉打击涉毒违法犯罪行为,具有完备的强制隔离戒毒机制。针对舟山市禁毒工作的研究报道并不多见。鉴于此,调研组对舟山市居民毒品防范意识进行了初步调研与分析,以期为舟山市禁毒工作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1调研实施 1.1问卷调研 调研组开展为期2周的问卷调研,在舟山市定海区各社区进行了调研和访谈。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问卷回收率为98.00%,问卷有效率为92.50%。其中,外地人占23.60%,本地人占76A0%。 1.2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对所采集数据进行统计,计算统计指标受访者所占百分比,统计指标的Cronbach's a均达0.6以上,采用本问卷深入分析研究具有可行性。 2结果分析 2.1居民对禁毒工作的关注情况 统计发现,居民不知晓“世界禁毒日”这一概念的情况为:外地人>本地人,本地人中知晓者>不知晓者,外地人中不知晓者>知晓者;男性外地人>女性本地人>女性外地人>男性本地人;19~39岁外地人>19~39岁本地人>40岁及以上本地人>18岁及以下外地人>18岁及以下本地人>40岁及以上外地人;高中类学历外地人>初中及以下学历本地人>高中類学历本地人>初中及以下学历外地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外地人>本科及以上学历本地人。调研组认为,居民是否知晓“世界禁毒日”等禁毒有关工作基本常识,可以间接反映居民对禁毒工作的关注程度,其中外地人、青年群体、本科以下学历群体中不知晓者较多。 2.2居民对毒品成瘾的基本认知 由表1分析可知,77.23%的本地人和70.58%的外地人认为人际交往因素是毒品传递和染毒成瘾最主要途径。其中,从性别来看,女性本地人(46.27%)>男性外地人(41.17%)>男性本地人(30.98%)>女性外地人(29.41%);从学历层次来看,高中类本地人(33.96%)>初中及以下本地人(28.36%)>高中类外地人(27.45%)>本科及以上外地人(23.53%)>初中及以下外地人(19.61%)>本科及以上本地人(14.93%);从年龄层次来看,19~39岁外地人(55.88%)>19~39岁本地人(38.81%)>40岁及以上本地人(24.62%)>18岁及以下本地人(13.81%)>18岁及以下外地人(11.76%)>40岁及以上外地人(2.94%)。据访谈可知,居民认为沾染毒品的主要原因是“交友不慎”和“无法自控”,吸毒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董宏伟等认为,几乎所有的吸毒者第一次吸毒都是出于好奇和朋友怂恿,还有部分人由于身体的某些疾病,被朋友误导而染上吸毒,而年龄小的吸毒者主要是受诱导、利用,以及精神空虚迷惑,本研究所揭示的现象与之相符。居民对沾染毒品成瘾的主要方式认知情况,见表1。 2.3居民对毒瘾戒除的基本认知 由表2分析可知,居民认为沾染毒品可以戒除的侥幸心理较为普遍,72.38%的本地人和71.57%外地人认为沾染毒品可戒除。其中,从性别上看,女性本地人(43.66%)>男性外地人(41.17%)>女性外地人(30.4%)>男性本地人(28.73%);从学历层次来看,高中类外地人(33.33%)>初中及以下本地人(30.59%)>高中类本地人(29.47%)>初中及以下外地人(20.59%)>本科及以上外地人(17.64%)>本科及以上本地人(12.32%);从年龄层次上看,19~39岁外地人(53.92%)>19~39岁本地人(31.71%)>40岁及以上本地人(28.73%)>18岁及以下本地人(11.94%)>18岁及以下外地人(9.8%)>40岁及以上外地人(7-84%)。居民对沾染毒品是否可以戒除的基本认知,见表2。 董宏伟等调查发现,舟山市吸毒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9:1;年龄集中在20~39岁,占88.57%,19岁以下者占3.57%;吸毒人群以无业者、待业者和个体户为主,占69.25%,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90.71%,本地人占89.29%,复吸率为73.57%,性乱史者占75%,IVDU中共用针具者占15.97%;吸毒人群30岁以下者占48.94%,主体是青少年,吸毒的青年男女均处于性萌芽期与旺盛期,性乱行为也导致AIDS传播。结合本研究不难发现,禁毒工作宣传教育中女性和年轻群体不可被忽略,本地无业(待业)人员、灵活就业者、低学历群体、行为失范群体也需要得到重视。 2.4居民对禁毒工作方式的基本认知 由表3分析可知,91.42%的本地人和91.18%的外地人认为法律制裁是禁毒工作的主要手段,42.91%的本地人和47.06%的外地人认为要兼顾严厉打击和政策教化。从性别来看,女性本地人(52.99%)>男性外地人(52.94%)>男性本地人(38.43%)>女性外地人(38.24%);从学历来看,高中类本地人(40.3%)>高中类外地人(39.22%)>初中及以下学历本地人(35.45%)>初中及以下学历外地人(26.47%)>本科及以上学历外地人(25.49%)>本科及以上学历本地人(15.67%);从年龄段来看,19~39岁外地人(68.62%)>19~39岁本地人(44.03%)>40岁及以上本地人(33.95%)>18岁及以下外地人(13.72%)>18岁及以下本地人(13.43%)>40岁及以上外地人(8.82%)。结合访谈可知,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对“严打禁毒模式”的认可程度相对较低,知识化群体更倾向于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从根本上解决毒品问题,而非仅仅关注涉毒违法犯罪群体和吸毒群体。居民认为禁毒工作的主要方式,见表3。 3对策与建议 3.1立足实际开展系统研究,打造海上无毒城市 一要依照国家有关政策、法律做好禁毒工作,重视将“法制禁毒”与“全民拒毒”有机结合,既要从法律与制度层面严厉打击涉毒犯罪,完善强制隔离戒毒机制,又要有效地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全方位提升海岛居民毒品防范意识,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形成全民知毒拒毒的良好局面。二要以人为本,综合考虑居民工作类型、户籍来源、性别年龄、学历层次等因素,从人口学特征、行为学特征、心理学特征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析,筛查高危群体,关爱女性和青少年,积极探索适合不同人口群体的宣教模式。 3.2完善青少年教育体系,重视青少年身心健康 青少年涉足毒品前存在明显行为失范现象,主要是休闲时间超长、沉迷娱乐场所、结交街头社会朋友,吸毒人员多无固定工作,与社会闲散人员接触频繁,经常光临娱乐场所,教育与关爱青少年是禁毒工作的重要切入点。一要加强城市治理,厘清青少年涉毒染毒的诱因,在各行业建立有效的禁毒、拒毒机制,严厉打击犯罪分子利用青少年不成熟、好奇、叛逆等特征,诱使青少年涉毒染毒的违法犯罪行为。二要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共参与的长效教育关爱机制,尤其要关注特殊“叛逆”青少年群体,确保行为失范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行为矫正,避免误入歧途,全方位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