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数据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与发展 |
范文 | 曹香玉 摘要:当今社会是高科技的社会,互联网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大数据时代已然到来。面对传统的图书管理方法已经无法处理各大图书馆中海量且庞杂信息的情况,大数据技术具有极好的使用价值。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推动传统图书管理的变革,从而更好地提供服务,是本文要谈及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大数据;图书馆;信息化;使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历史在不断演变,时代在不断向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技术已经出现,作为高科技时代的产物,它在当前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显示着无限的价值,图书馆也是大数据技术落脚之处。作为一个藏有大量书籍、具备海量知识的地点,其中所蕴含的数据如海。当前图书馆落后的简单人工处理方法已经损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收效甚微,无法满足社会需要,而如果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传统图书馆进行更新升级,相信会给其带来新的生机以及焕发活力的希望。本文从当前图书馆发展状况出发,为大数据在图书馆中进行应用和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1大数据背景下图书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推进,不断发展的信息化与数字化技术,也给图书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变革,从依赖图书管理人员的手工排序,发展到依赖先进技术的智能排序,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这一切都是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优势。但正是处于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图书馆因为某些主观或者客观原因产生了一些问题,使得大数据技术在图书馆内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以下便是影响当前图书馆发展的几个主要原因。 1.1缺乏需求分析系统 大数据技术作为一种特殊存在的数据分析处理技术而存在,必然有其优势性,这体现在它的实时性和预测性。如果能够有效利用好大数据的分析处理技术必然会对图书馆的发展带来难以想象的好处,只不过对于当前的图书管理人员来说,却没能够将这种大数据技术发挥到最大效果,一些落后的传统技术仍然存在,现代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尚不完善,无法更精准地对图书需求进行预测,从而也就不能对社会人员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不能使图书馆得到充足发展,究其原因便是图书馆尚缺乏科学的多维度的需求分析处理系统。 1.2图书馆的存储与计算能力仍待提高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所获得信息的质量要求是十分高的,错误信息或者不完整信息便有可能使得数据处理产生错误,带来让人意想不到的后果,乃至为此付出严重的代价,所以说,在图书馆应用大数据技术,所要面对的还是庞大的数据海洋,或者说,也正是有如此庞大的数据存在,方能展示出大数据技术的优点,图书馆在改造扩大对数据的储存空间的同时,也应不断提高计算机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也就是计算能力,这样才能使得图书馆有效掌握市场流动和资源变化,方能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更正确的信息。 1.3图书馆相关配套设施的落后 大量的数据信息,高效的计算处理能力,所要依靠的是图书馆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就拿计算机来说,没有强劲的硬件(主板、cpu等),那些高资源软件或游戏又怎么能够运行流畅,这是一样的道理。要满足图书馆的发展需要,便需要对图书馆的相应设备进行更新或重建,从而能够有效利用大数据技术,但反观当今社会的一些图书馆,部分地区竞无意整理,当地居民甚至也对图书馆满不在乎,只当一个形式,基本配套设施尚有不足,更不用说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条件,所以说需要相关主体的支持,推动相关配套设施的修建或更新,以满足大数据技术的使用。 2大数据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措施 上面简单介绍了当前背景下图书馆的不足之处,立足于现状,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我们应该认真地思考图书管理的模式特点,并且学习大数据技术,寻找其能够在图书馆中应用的领域,两者相对应,获得大数据技术的有效利用方法。只有利用这样的方法,新技术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在图书馆中发挥出大数据的最大效果,以下针对目前图书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方面的措施。 2.1对图书资源进行实时管理 在传统图书管理模式下,一些工作人员经常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比如说:读者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资源、读者已经归还的图书忘记存放到了哪里、甚至说忘记了读者是否归还书物……由此影响到了读者的阅读效果,所以说要利用好大数据技术,对图书资源进行精细化处理、实时化管理。简单来說,便是利用大数据对每一本图书进行编码操作和定位设计,再由图书馆工作人员将图书资源进行相关分类,这样,即使出现部分读者放错书架的行为,工作人员也可以借助定位轻易找到对应图书,同时,有读者借书,也可以对其进行完全的掌握,适应市场的变化,更好地提高图书的服务水平,这便是大数据的魅力所在。 2.2合理构建网络资源库 限于地址选择、所拥有的空间问题,再加上纸质版书籍占用空间较大,一些图书馆难以获得大量的储存空间,再加上纸质书籍的易损性,图书管理工作确实有一定难度,这又能够反映出大数据的优势。借助大数据,通过构建庞大的网络资源库,有效扩大虚拟储存空间,实现图书资源的储存。举个例子来讲,第一,可以设计网络阅读平台,购买版权书籍置于网络阅读平台上供读者阅读,读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对平台提出需要,由平台进行分享,使得读者可以通过网络满足阅读需要,这种方式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大大减轻了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难度;第二,可以建立云端储备,保存日常工作的记录,利用强大的云计算能力对于日常的数据记录进行分析处理,将有用的信息反馈给网络阅读平台,这样能够提供读者以更好的服务,了解读者的阅读兴趣,做出相关书籍的推荐,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提高用户体验效果。这样的方式固然有效,同时图书管理者也应注意到网络阅读平台的安全性,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善人用之即善,恶人用之即恶,一些不法分子也可能会对平台出手,窃取正版阅读资源,对图书馆以及出版社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这时需要图书馆聘请专业人才对网络阅读平台进行实时维护,不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2.3对传统图书馆进行投资建设,完善相关设施 图书馆的建设与更新,离不开主体的投资,作为一项社会事业,政府应对图书馆的发展负主要责任,而在各大医疗系统来说,便是各大医院建设要对图书馆的发展负责,更新的技术代表着更多的投资,要使得大数据技术在图书馆中能够得到有效利用,便需要相关硬件设施的完善,就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运用新技术,便要具有运用新技术的条件。当前的大多数图书馆便是因为缺少基础设施的完善,用户体验差,才导致了没落。而当相关设施完善后,也要运用相关先进技术,对知识服务引擎进行开发和优化,这对于图书馆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拿计算机举例,这便相当于软件。只有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不断开发知识服务引擎,对图书资源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有效了解读者的需要,才能带给读者以最佳体验效果,这才是图书馆的发展源泉所在。 2.4利用大数据进行学科化服务模式的创新 一个人的记忆力再好,也比不上大数据技术,而一个人所获得的知识再多,也不过是从他人身上所汲取的,真正有价值的确实是其本人所提炼出来的信息。图书馆的用处也从以收集、整理信息为重点,变为了以从信息中分析、学习为重点,在医院图书馆中尤其如此,数不清的病例、更多的诊断方式记录在医院图书馆内,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珍藏,更是对其的综述性情报研究,可这么多的信息对于人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消耗,而目前的大数据则给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一是预测性情报服务,运用大数据对海量的信息进行量化处理分析,在一定时间内根据用户的需求向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医学信息,使得医院的工作人员能够更快、更有质量地完成工作;二是学科知识的导航服务,医院图书馆利用大数据可以提高对个性化服务的理论认识水平,即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从而促使医务人员在了解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避免出现被海量的信息所蒙蔽的事件;三是循证医学的发展,何为循证医学,便是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与临床实践以及患者价值观的结合,运用最新、最正确的科学信息指导医师进行诊断与治疗,这恰恰是大数据所能够提供最好帮助的方面,医院图书馆可以构建一个适合医院医疗诊断、决策的医学网络平台,让医师能够通过在平台上的浏览快捷获得循证医学资讯,并用于医疗实践,在大数据时代,医院图书馆也可以更快地更新资源,一些之前的错误研究信息也会及时被发现,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医疗事故的出现,同时,各大医院共享最新科研信息,也能有力推动医学的發展。可以说,利用大数据对医院图书馆进行管理,对于医院的发展和对社会的服务,具有极大的意义。 3结束语 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带来的便是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社会上各行各业都因此获得了新生,图书馆事业也是如此,为了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图书馆事业更应主动引进大数据技术,并且为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做好有利的外部条件,这便是源于大数据对图书馆的创新与变革。大数据的数字化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图书管理的不足,新型的借阅模式、管理模式更适用于现代读者的需求,不只是社会上的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还有医院图书馆之类,利用大数据,这是一个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图书馆越来越成为一个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平台,这也迎合了现代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最后,本文的主要观点便是,只有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才能使图书馆得到长久的发展。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