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研学旅行共生机制及实现路径研究
范文

    

    

    

    摘要:基于共生理论、利益相关理论、实地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首先分析并阐述研学旅行的共生单元,研究发现研学旅行这一社会现象属于共生现象,并有完整的共生系统;然后根据目前研学旅行合作现状,提出以收益分配为中心的共生机制,将局部对立变成更大空间的共存;最后建议共生单元以联盟方式优势互补,促进我国研学旅行健康发展。

    关键词:研学旅行;共生单元;共生机制;利益分享;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F592.6文献标识码:A

    2017年研学旅行被业内称为中国研学旅行“元年”,之后各地研学旅行政策密集出台,研学旅行成为新的行业热点,有预测在未来3-5年研学旅游市场将超千亿元[1],这还不包括成年人和老年人的研学市场。另外,旅游项目投资泡沫破裂,以及行业环境导致许多旅游企业不堪重负,而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依托性和敏感性产业[2],所以很多旅游企业闻讯赶来积极参与其中,这正好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契机[3]。除了旅游业,一些教育机构、媒体等领域,在自我革新的困境中积极向研学旅行靠近以求突破性发展。所以研学旅行的共生单元逐渐在研学市场上浮现出来。

    1 研究综述

    共生(Symbiosis)的概念是1879年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提出[4],现在共生方法已经逐渐渗透到心理学、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旅游学等各个领域[5]。比如在旅游领域中,Donald Getz.Tazim Bjamal为了解决旅游规划中内外部失衡问题,提出了社区、环境、私营部门等共生的规划方式[6];ArvidVikeny在分析了挪威斯瓦尔巴特旅游业各项情况后提出旅游者、旅游业、研究者、经营者与管理机构五者共生模式[7]。1998年共生理论才开始引入到我国,随后理论研究的范围逐渐扩大,研究成果也不断丰富。

    研学旅行相关的文献相对于共生理论的要少很多。在知网上进行高级搜索,关键词设为“研学旅行”,其他选项均设置成最大范围,共649篇,其中包括外文文献22篇;然后再设两个关键词,分别是“研学旅行”和“共生”,其他选项均设置成最大范围,搜索结果为0篇。在649篇文献中,作者的学科背景集中在教育学和旅游管理,主要是对研学旅行的课程设计、现状研究、政策解读、对策研究、研学基地设计、市场需求、价值与功能、人才培养、云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而从市场或运行的角度来研究的仅有4篇,分别是公私合作[8]、政府牵头的协同配合机制[9]、市场运行模式[10]、基地+协会+学校三方合作[11]。

    综上所述,共生理论发展成熟且应用广泛,但对于新时代的产物研学旅行来说研究甚少,尚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2 共生系统建立

    社会、经济、生活领域的许多现象均可以用生态学的共生理论来阐述[12]。研学旅行作为一个社会现象,也可采用共生方法去解决问题。首先分析研学旅行这一现象是否属于共生现象,通过其共生单元是否具备质参量兼容来判断;然后分析研学旅行所处的共生环境,良好的共生环境有利于促进共生关系的形成;最后根据以上分析判断共生模式所处阶段。下面以研学旅行地点百脉泉公园为例,以流程图方式展示共生分析的基本逻辑,并围绕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这三个最主要的要素进行分析。百脉泉公园共生分析逻辑及其共生系统,见图1。

    2.1 共生单元

    质参量兼容通过相同的利益诉求来表现,将共生单元利益诉求界定为主质参量。根据目前研学市场情况,选择百脉泉公园为研学旅行地点,通过实地调研方法对百脉泉公园、山东某旅行社、山东某教育机构、济南市某中小学、济南某电视台这五种拟定共生单元就利益诉求问题进行一一访谈。百脉泉公园研学旅行共生单元(拟定)利益诉求,见表1。

    根据以上访谈内容以及共生现象判断标准,除上表中的济南市某小学外,百脉泉公园、山东某旅行社、山东某教育机构、济南某电视台这四种单位称为共生单元,研学旅行这一现象属于共生现象。

    2.2 共生环境

    共生环境是共生关系的条件,除却共生单元以外的一切影响因素的总和就是共生环境,共生环境分为正向环境、中性环境和反向环境。

    2.2.1 正向环境

    政策利好:2013年2月,首次提出逐步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2014年8月,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日常教育范畴;2015年8月,规范研学旅行,建立健全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机制;2016年11月,十一部委正式发布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意见;2017年12月,教育部公布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名单的通知。

    试点推动:2012年以来,先后选取了8个省(区、市)开展研学旅行试点工作,并确定了12个地区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验区。以西安市为例,西安已有一套完整的“西安模式”可以输出,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对线路与课程、研学活动、师资队伍建设、校外基地委托以及修繕与设备更新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充分扎实的论证和分部分预算[13]。

    市场广大:随着研学旅行成为在校学生的刚需,未来3-5年内研学旅行的学校渗透率将迅速提升,据不完全估算,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加上成年人和老年群体的研学旅行需求,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据测算,2022年中国3岁至16岁的儿童、青少年将达到2.34亿,庞大的用户群体支撑着研学旅行的发展。

    2.2.2 中向环境

    责任担当:政府相关部门对研学旅行的推进力度浅尝辄止,虽然现在研学政策看起来一片繁荣,但深究就会发现,大多研学旅行政策仍停留在纸面上。一方面,是因为相关职能部门没有经验可循,不知道如何开展;另一方面,也许是“小吏不敢放粮”的权责担当[14],其实在研学旅行面前,这四种共生单元都对研学旅行政策做了积极响应。比如某上市旅行社专门成立研学旅行事业部,但“旅游”痕迹严重,仍缺乏教育性[15];某些教育机构或研学机构网上高薪急聘研学导师且提供岗前培训,但培训不规范且有地方局限性;某中小学校专门抽调老师成立研学课程设计小组,但碍于安全因素设计的课程迟迟不能落地。

    信任危机:从外部来看,各共生单元处于合作状态;从内部看除中小学校外,其他共生单元处于假和状态,因为增加企业营业收入是三者的质参量兼容点之一,一个研学活动中利益最大化是相关共生单元的第一目标,所以有可能会出现表面合作、实际独立操作的局面。这是商业中的普遍现象,研学旅行市场也不例外。例如,由某电视台和某旅行社共同牵头打造的某研学营系列活动。电视台借旅行社在行业中的美誉招揽营员,但学费收取、研学产品设计、餐饮和住宿安排等核心环节由电视台一手操作以控制这个活动收支,而旅行社仅负责提供交通、保险等辅助性和陪衬性工作。电视台的做法对旅行社在餐饮、食宿、研学项目体验等方面报价不信任。反过来,旅行社也对电视台在营员招生、场地费用、剪辑上映等方面不信任,所以会采用业内优惠价加差价手段抬高总成本。

    2.2.3 负向环境

    行业不规范:目前研学旅行市场还不够规范,从而导致共生单元的行为乱象丛生且步履维艰,也受到一些学校、家长和媒体的批判。比如研学导师评选、安全保障措施、费用服务标准、承办机构资质、研学反馈要求、研学证书发放、学时互抵制度等方面,这些是与研学旅行紧密相关的,但还没有统一规范的文件出台作为有力支撑。比如,2016年国家旅游局出台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中提到了“研学导师”的概念,但是没有相应的选拔标准和统一性的资格认证考试,主要还是靠各地的培训班各自评定。

    2.3 共生模式

    根据对以上共生单元和共生环境的详细分析,以及共生各阶段的特性,可以判断出百脉泉公园共生组织模式和共生行为模式。

    对于共生组织模式,目前百脉泉公园尚处于第二阶段的间接共生,即共生单元之间联系逐步加强,处于磨合阶段.对于共生行为模式,目前百脉泉公园尚处于第三阶段的非对称互惠共生,即共生单元均在研学旅行中受益,但受益不均衡。一体化共生组织模式比前面三个共生阶段的共生程度更深,且会创造出更多的新能量或新物质,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也是如此。因此,百脉泉公园共生的理想模式无疑是发展阶段更好的一体化共生和对称互惠共生。

    3 共生机制设计

    共生单元两两之间或三者之间有共同的利益诉求,说明他们也是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理论的实质是科学合理的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多重利益安排,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16]。

    为了防止出现“西安模式”中缺乏的第三方研学效果监测,本文的共生机制引入“研学联盟”平台,它相当于一个企业,只有满足各共生单元的物质和精神的基本需求,才能实现更大的利益[17]。而共生行为发生的必要条件是搭建自己的创新结构,共生单元之间不断发生交互作用,促进资源的整合[18]。

    研学联盟的核心作用在于公平、合理地进行收益分配,而共生单元为了确保长期发展的可能性,利益共享是他们最基本的合作方式。研学联盟收益分配共生机制,如图2所示。

    下面对研学联盟收益分配共生机制进一步阐述。第一,主体是各共生单元,以联盟形式从事研学旅行活动;第二,以优势互补方式提高研学旅行的服务质量,以联盟形式扩大研学市场份额;第三,按照事先约定的利益分配机制由研学联盟向各共生单元进行合理分配;第四,此共生机制目的是使各共生单元之间互惠互利、收益均衡,达到最优共生阶段。

    4 实现路径

    在对共生单元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研学旅行现实情况,总结出研学联盟收益分配共生机制的实现路径,如图3所示。

    下面对共生机制的实现路径做进一步阐述。

    第一,采用公司组织模式,分指挥中心、产品、市场、运营四个核心板块。各共生单元受研学联盟指挥和协调,各司其职、轨道运转;研学联盟受各共生单元监督和建议,整合优势、顾全大局。目的在于跟紧市场节奏,提高运行效率;又发挥民主思想,在公平、规范的环境中轻松工作。

    第二,研学联盟为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从各共生单元里抽调而来,负责协调各共生单元工作、制定联盟发展战略、合理分配利益、制作研学手册并向中小学校宣传以拓展研学市场等。尤其是利益分配工作,如何合理、公平地分配利益是能否共生的根本,此是指挥中心的工作重点。目的在于促使各共生单位齐心协力、维持良好共生关系。

    第三,由于各共生单元处于基层,故研学课程(即产品)由其初步拟定;然后由研学联盟筛选、修改后制作研学手册推出市场。目的在于打造合理、完整的研学课程体系,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第四,研学联盟及其共生单元共同开发研学市场,统一用研学联盟的名义进行宣传。目的在于规范操作,建设良好的内部环境。

    第五,运营环节由各共生单元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懂得向其他共生单元借力。目的在于取长补短、降低成本。

    5 结论与展望

    本文从共生理论的角度去解释研学旅行这一社会现象,并发现研学旅行有其完整的共生系统。既加大了共生理论的应用范围,又为研学旅行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在深入调查和研究研學旅行市场运作的基础上,设计出以利益分配为核心的共生机制,以此稳固共生单元的关系;并利用“研学联盟”平台实现其路径,以祛除实验区“西安模式”中出现的缺乏第三方研学效果监测的弊病。

    利益分配模式构建是实现路径的关键部分,但由于可参考的文献较少,且联盟中共生单元缺乏统计数据,故文中对利益分配并未做深入研究。本文将会从统计学和计量学的角度对利益分配模型进行研究,以完善研学联盟共生机制的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1]张利民.研学旅行干亿市场即将爆发[EB/OL].[2018- 11- 13].h ttp://www.jjc kb.cn/2018- 11/13 /c_137 602 37 2.htm.

    [2]朱华.旅游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3] 段颖.旅游绿皮书:2018-2019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EB/OL].[2019- 01- 09].http s://trav e l.ch in a.com /trend /11167065/20190109/34945905_all.htm1.

    [4]L o rrain e N ich o la s,B rije sh T h apa.V isito r pe rsp e c tiv es o n su stain ab letou rism developm ent in th e P ito n SM anagem en t A rea W o rld H eritageS ite,S t.L u cia[J].E n viro nm ent,D evelo pm en t and Su stainability,2010,12 (5):839- 857.

    [5]周莹.乡村旅游社区共生发展机制与路径研究——以陕西省袁家村为例[D].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

    [6]E nd er P oy razoglu,V u ral G okm en,N evzatA rt L k.0 rganic A cid S and PhenolicC om pound s in P om eg ranates(P u nicagranatum L.)G row n in T u rkey[J].Jou rnal of Food C om po sition andA naly sis,2002 ,15 (05):657- 57 5.

    [7] Turan Kanmaz,Aydm Yagmurlu,TanjuAktug,Haluk Gokgora. The effectof amnio-allantoic fluid pH on theintestines: An experimental studyin the chick embryo gastroschisismodel[J]. Journal of PediatricSurgery,2001,36(09): 1341-1345.

    [8]田晓伟,张凌洋.研学旅行服务发展中的公私合作治理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8 (5):46- 50.

    [9]杨永双,邵端劲.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发展思路与运行机制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 (3):86- 91.

    [10]钟晓鹏.研学旅行市场运行模式探析——以安徽省为例[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5 (4):78- 82.

    [11]杨海波.浅谈研学旅行的三方合作模式[J].课程建设,2018 (11):23- 24.

    [12]袁纯清.共生理论及其对小型经济的应用研究(上)[J].改革,1998 (2):101-105.

    [13]陈华罗,西安研学游大数据报告l蛋糕很大普遍不太会吃[EB/OL].2018-5—08].h ttp://xy.hsw.cn/sy stem /2018/0508/1111.shtm1.

    [14]陳凯宏.研学旅行现状:为什么说研学旅行离真正的爆发还很远?[EB/OL].[2018-05—18].h ttp://baijiah ao .baidu .com /s?id= 1600606515375719844&w fF sp ider& foF pc.

    [15]邵炯.“研学”或成为旅游业下一个风口[N].青年报,2017- 06-14(B 08).

    [16]马国勇,陈红.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生态经济,2014,30 (4):33- 36.

    [17]L ap lum e,A.0.,S on p ar,K .,L itz,R.A.S to keh o ld e r th eo ry:R ev iew ing atheo ry that m oves u s[J].Jou rnal ofM an agem en t,2008,34(6): 1152-1189。

    [18]林少疆,徐彬,陈佳莹.企业创新网络结构嵌入性对协同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共生行为的中介作用[J].软科学,2016,30 (6):16- 19.

    基金项目:齐鲁理工学院校级课题“研学旅行共生机制及其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Q L19R SOII)。

    作者简介:李娅南(1990-),女,汉族,籍贯:河北邯郸,学历:硕士,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3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