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工作探讨 |
范文 | 彭双梅 摘要:文化贫困是制约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公共图书馆作为为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必须肩负起用文化进行精准扶贫的使命担当,以“共享·共赢”理念为发展依据,加大文化精准扶贫的宣传力度,完善相关制度,注重模式创新,克服公共图书馆在文化精准扶贫中的问题,从根本上推进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文化精准扶贫顶层设计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 “共享·共赢”理念: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G 259.22文献标识码:A 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首次提出的,扶贫工作不仅是物质上的扶贫,更要对精神上进行扶贫。“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扶贫攻坚要以文化为先,扶贫过程要以文化贯穿。[1]多年来,扶贫工作的实践证明,只有贫困人群的文化素养、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逐渐与现代社会接轨,才能从根本上转变贫困人群的生存与发展状态。[2]“共享共赢”理念的提出,更是为文化精准扶贫工作明确了指导方向。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精准扶贫的先锋力量和主要战斗力,必须积极推动多方联动,共同努力形成“共享·共赢”文化扶贫新局面,有效实现文化精准扶贫的最终目标。 1 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精准扶贫是大势所趋 文化精准扶贫是基层图书馆的使命担当。精准扶贫与脱贫攻坚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的内容,可见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精准扶贫是党和国家关注的焦点,也是下一阶段发展的重点工作。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文化脱贫的必要性逐渐显现出来。精准扶贫最终归结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可持续发展,文化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维度,也是从根本上推进精准扶贫由治标向治本转化的必由之路。[3]公共图书馆作为为人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基层单位之一,应该通过更高质量、高品位、高水平的文化服务,进一步发挥文化惠民与帮扶功能,使得贫困地区能够从精神上、思想上脱贫。 “共享·共赢”理念的提出为文化精准扶贫明确了工作方向。文化精准扶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实现扶贫工作的全领域覆盖的同时,杜绝扶贫工作走形式主义、粗放扶贫的老路,从而将资源能够真正用在刀刃上。“共享·共赢”的理念在实践中表现为扶贫工作的实施主体通过与他人的协同合作来寻求问题解决的最佳方式,[3]同时也根据帮扶个体实际情况灵活应变,不断创新,共同完成扶贫工作的最终目标,形成共享共赢的良好社会发展局面。 2公共图书馆在文化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2.1识别精确程度不够[4] 一直以来,我国开展扶贫工作的主要衡量标准是人均最低收入标准,但这一指标只能反映出地区间的经济水平,无法反映区域内人员的文化水平。文化扶贫必须要了解区域内文化贫困的人群,才能辨识出真正文化贫困的人群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 2.2制度措施不健全 文化扶贫不是简单的送书下乡,文化扶贫是一项需要长期持续的工作。部分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在进行文化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不具备完善的组织机制、管理机制、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导致在扶贫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效果没有体现出来。例如,部分公共图书馆赠送的书刊类型单一,数量较少,利用率低,再加上反馈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很容易就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扶贫工作的长效开展。 2.3扶贫模式无创新 长期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扶贫工作的主要方式就是送书下乡,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就会在需要扶贫的地区建设图书馆阅览室。工作模式的雷同和单一使得扶贫工作缺乏创新,使得人民群众的需求无法满足,文化扶贫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2.4队伍建设不到位 虽然各地的公共图书馆都在文化扶贫过程中采取了一定系列的办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比较普遍和显著的问题就是人才的缺乏。到贫困地区进行扶贫工作的人员需要具有文献信息的管理与开发利用技术[5],在扶贫过程中要面对不同的人群的不同问题,专业人员的缺乏导致工作效果有限。 3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过程 3.1做好文化扶贫调研 要做好文化精准扶贫,首先就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贫困地区,切实开展调研工作。公共图书馆可以成立调研组,专门负责进行调研工作,充分调研贫困地区的文化服务、文化资源、文化设施,同时还要对区域内贫困人口的心理状况、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等相关因素进行调研,[5]多方了解需要进行文化扶贫的人群的情况,为后期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基础。 3.2确定扶贫对象需求 调研人员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深入贫困人口的家庭,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综合当地县、乡政府所掌握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文化精准扶贫计划。同时调研人员应及时掌握扶贫对象的文化需求,对应不同需求、不同条件的人群进行有针对性地文化扶贫,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 3.3加强馆藏资源建设 公共图书馆拥有的馆藏资源往往具备专业性、系统性、完备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在完成调研工作,确定扶贫对象后,图书馆应根据贫困人员的实际需求进一步丰富馆藏资源,并加强数字图书馆、网络图书馆的建设,支持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并为之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持。 4 “共享·共赢”理念下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策略 4.1加大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宣传力度 公共图书馆在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中必须将宣传工作常抓不懈。一是可以通过图书馆调研组到基层调研的机会随时开展文化精准扶贫的宣传,为老百姓讲解此项工作的内容、目的,帮助老百姓理解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二是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活动宣传。如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账号、乡村广播等,推送近期活动安排,推荐优秀文章书籍等,丰富树立公共图书馆的良好形象。三是可以利用縣、乡各种空白墙面[6],设定特定主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思想,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为实现“共享·共赢”理念下的文化精准扶贫奠定良好的基础。 4.2完善文化精準扶贫工作的相关制度 公共图书馆要按照文化精准扶贫的要求,制定“共享·共赢”理念指导下的顶层设计,建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负责文化精准扶贫的相关工作任务安排,下设调研组、活动组、基建组、联络组等小组,方便工作开展,同时,从各部门抽调骨干力量组成文化精准扶贫队伍,定期轮换到基层开展调研、宣传文化精准扶贫计划,收集反馈意见。制定完善相关组织机制、管理机制、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保证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高效完成。 4.3注重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模式创新 4.3.1寻求跨区域合作 为了丰富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扶贫活动,公共图书馆可以寻求跨区域合作。如首都图书馆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图书馆开展的“互阅书香,文化传递”边疆行活动。[7]和田图书馆是首都图书馆对口的文化援助单位,此次活动首都图书馆为和田市民送去了图书和电子阅读卡,并签订了共建协议,为和田地区人民丰富精神文明生活,共享文化资源提供了有力支撑。 4.3.2强化与高校合作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且专业性更强。公共图书馆可以考虑和当地的高校展开合作,寻求资源共享,特色资源建设,加强文化精准扶贫队伍建设。一是可以借助高校的人才资源,吸收志愿者加入到图书馆文化扶贫队伍中,共同进行文化精准扶贫的相关工作,同时高校还可以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指导,有效提升其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二是可以共享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数据库,让更多的优质资源惠及人民群众。 4.3.3创新特色文化活动 在“共享·共赢”理念下,公共图书馆要尽可能创新活动思路,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比如,可以开展“农家书屋+旅游”[8]的特色项目,做好农家书屋与旅游的结合,设立专项资金,将农家书屋作为旅游景区的文化风景,除具有传统的阅读功能外,书屋还可以开设在线阅读以及互联网信息查询服务,为当地居民和旅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再如,可以和国家倡导推广的“全民阅读”结合起来,结合当地的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通过阅读改善文化贫困人群的现状,提升基本文化素养。 5结束语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撑。公共图书馆要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精神,通过精准识别、精准投放、精准实施,推动扶贫工作更加科学、现代和可持续发展,多渠道、高效率满足贫困地区的信息及文化需求[9],实现“共享·共赢”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继峰,发挥文化引领作用让文化成为精准扶贫的加速器[EB/O L].(2018- 07- 18).h ttp://u n io n.ch ina.com .cn/jdnew s/txt/2018-07/18/content_40425594.htn1. [2]张国友.基于“共享t共赢”的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8 (11):29- 33. [3]吕俊秀,基于精准扶贫的基层图书馆文化帮扶体系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8 (06):6-9,1 5. [4]王方园.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8 (5):38- 41. [5]唐佐琴.公共图书馆推进文化精准扶贫策略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 (10):10- 12. [6]丁勇.公共图书馆助力文化精准扶贫的思考[J].新世纪图书馆,2018(11):21- 23. [7]严贝妮,万尹菲.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的模式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8 (09):1-5,12. [8]黄远英.基层图书馆助力文化精准扶贫的策略[J].现代交际,201 8(20):210- 211. [9]2018年中国图书馆年会第6分会场话题5:共享·共赢:全国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扶贫工作[EB/O L].(2018-06-28).http://www.lsc.o rg.cn/co n ten ts/1161/12364.htm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