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数据时代绿色住房保障模式探析 |
范文 | 伍琴 摘要:目前,我国住宅空置现象越来越明显,但是公众对住房需求保障同住宅闲置的矛盾依旧严峻,为了解决住房问题,政府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库存信息,与公众居住需求推广新型住房保障模式。本文主要阐述了大数据背景下构建绿色住房保障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分析了大数据时代的绿色住房保障模式。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绿色住房;保障模式;住宅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F299.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生活的要求和质量的追求也随之不断提高,由于目前社会环境的不断恶化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住宅的增长也加剧了环境污染的恶化。依据我国绿色发展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任何发展都需要推行环保理念,所以各行各业也是秉承绿色建设的理念,绿色住房的设计和建造也逐渐地发展起来,追求健康的人群也不断扩大。绿色住房主要围绕绿色低碳展开,并依托保障性住房分布广、数量大的特点,加上目前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时代下的绿色住房保障模式不仅缓解了目前住房紧张的难题,更大大解决了环境污染这一问题。 1 构建绿色住房保障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绿色低碳住宅的特点概述 绿色低碳住宅主要是指建筑物的建造和设计以及建筑材料的制造和使用等,在整个建筑周期内都尽可能保证石化能源的最低使用量,尽可能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利用绿色建筑材料和建筑手段避免造成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的一种新型建筑方式。绿色低碳住宅更是一种低碳住宅,这种住宅的户型面积较小,设计更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能够满足各类居住人群需求,且绿色住宅可以经过多次整修改装,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该住宅利用节能技术手段能够比普通住宅每年节省40千瓦时以上的电量和20%以上的用水量。绿色低碳住宅相较于传统住宅具有较高的优势,首先,绿色低碳住宅属于环境友好型住宅,不仅更加舒适健康,还为居民提供更加高效的居住环境。另外,绿色低碳住宅是具备良性循环的住宅模式,该住宅的空气及生活用水都可以通过循环利用,将生活污水和生活用水循环排污处理。最后,绿色住宅具有巨大的挖掘潜能,通过绿色环保方式进行资源管理,真正实现居住者、住宅和自然三者的和谐统一,绿色住宅模式是建筑行业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更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成果。 1.2 构建绿色住宅保障模式的必要性 绿色住宅符合我国的五大发展理念,有关涉及到住宅所需的钢铁水泥等材料、土地资源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废物等都能在绿色住宅模式下有效缓解,可见绿色发展对住房建设的重要影响意义。住房是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解决居民住房是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首要任务,但是这个任务的执行必须要遵循绿色发展理念。随着我国“十二五”计划的提出和发展,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建立了大约四千多万套保障性住房,虽然大大解决了很多居民的住房问题,但是也耗费了大量的资源,对环境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此外,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断拓展,目前全国住房过剩的现象越来越严峻,闲置二手房数量也与日俱增,因此大规模改建保障性住房,转变为绿色住房保障模式对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尤为必要。 1.3 构建绿色住房保障模式的可行性 随着网络时代来临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不断深入到各行各业中,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大数据。目前,大数据已经不仅仅表达为数量概念,更是扩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的一种数据集合,具备快速流转数据、价值密度低、数据规模庞大和数据多样性这四大特点。大数据能够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并形成高价值的信息资源,在大数据背景下,保障住房也可以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和特点通过整合海量数据形成相关的信息资源库,对有关住房保障中的二手房、居民住房需求、住房库存及住房整改建立综合平台信息,并为绿色住房保障模式提供技术条件。可以说,在大数据背景下,大数据为住房提供的丰富技术基础是绿色住房保障发展的前提。 2 绿色住房保障模式简析 2.1 新型绿色住房保障模式需要制度层面的改善 住房保障工作开展以来,我国主要通过建设各种廉价租房、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等方式配发给有需求保障的居住人群。目前大量的保障性住房存在,要想开展新型绿色住房保障模式就必须从制度层面上改变原有的建设保障房的问题模式。利用大数据技术,政府可以依据住房需求对象的具体需求及闲置的各类住房条件,通过绿色住房保障综合平台,积极鼓励利用存量住房。绿色住房保障模式符合有條件的家庭的住房要求,也解决了低收入群的住房困难,并能够合理利用大批量存量住房降低对土地资源的浪费。最后,货币补贴和重复利用保障性住房是新型住房保障模式的主要方式,面对住房存量不足的区域应当加强建设绿色保障性住房,通过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工业化改造,这样既保障了居住者的生活质量又能降低对环境资源的破坏。 2.2 绿色住房保障模式离不开大数据技术 在大数据时代下,住房需求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搜索自我住房的要求,可以说想要实现绿色住房保障模式离不开大数据技术,大数据为住房保障提供了海量的保障房源,更能显示出保障需求对象的各类信息。房源信息中包含了住房供应的位置、数量、面积以及租赁价格,并且房源周遭交通信息以及相关配备一应俱全,学校位置、面向人群能够满足带有小孩子的需房者,商场、医院也满足需求房源者的日常生活要求。另外,住房保障平台中对需求者的信息也要全面,避免不法分子利用大数据行骗,要包含需求者的姓名、性别、收入、年龄、学历和家庭结构等信息。 2.3 明晰城镇住房保障目标和工作原则 绿色住房保障模式是科学的保障方式,并能够合理确定保障住房对象,最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城镇政府明确其住房保障的工作原则和目标,促进管理手段的改进,设计更加科学的制度。绿色住房保障模式在大数据调控下能够均衡房屋建筑的数量与住房需求量,有效避免土地资源、建筑资源浪费,秉承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原则,尽可能地确保住房保障既满足需房者要求,也在当地政府能力范围内,确保住房保障政策能够稳定统一地执行。另外,大数据技术对住房保障工作原则的明晰有利于该工作的精细化,虽然住房保障力度不断加大了,但覆盖面也在不断拓宽,准入门槛降低致使不同收入人群的住房困难程度也不相同。 3 构建绿色住房保障模式的建议 3.1 高度重视对大数据的分析和整合 政府是构建绿色住房保障模式的主要引导者,通过大数据技术搭建平台,要高效利用资源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实现消除信息不对稱等缺点,其中大数据绿色住房模式平台搭建包含数据开采、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和结果呈现四个主要内容。数据采集主要指将分布在互联网中的各类住房需求对象和房源信息汇总,并通过远程调取方式将所有信息进行转换集成。数据分析指对己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相关分析、假设检验等统计方法对海量数据分析,对需求对象的收入、需求及闲置房源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整合。数据挖掘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判断申请对象与保障标准的差异性,并自动匹配房源和对象的符合程度。最后结果呈现就是将分析挖掘后的信息利用查询统计方式呈现在需求者面前。 3.2 高度重视绿色建设与改造 国家已经明确规定2020年我国要实现保障性住房率先全部实行绿色建筑。保障性住房逐渐已经成为绿色建筑的主力军,虽然这种绿色建筑方式会付出更高的成本,但是在建筑修整改建中能够大大地节约成本,并提高改动效率,是从另一种方式上节约了资金。通过大数据分析得知目前很多保障性住房已经摆脱低品质低成本的建设定位,并已经合理确定建设住房规模。绿色住房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通过大数据分析,绿色节能改造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居住舒适度,符合大部分人群对住房的需求。 3.3 借助公共租赁的形式推动住宅产业化 公共租赁住房是满足各个层次低的收入人群对住房的需求的重要举措,通过建设优质的公共租赁房更能够推动大批居民入住。通过大数据分析,公共租赁住房的市场行情发展非常可观,利用低碳住宅并与之相结合符合了绿色住宅环境友好的建设理念,无论是在建设设计还是在建造选材都能够实现绿色低碳住宅的原则,不仅能够推广绿色住宅保障房,更能实现绿色住宅的推广,可谓是一举两得。绿色低碳建筑的推广为政府的公共租赁住房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虽然在建筑过程中会耗费较高费用,但是能够有效延长建筑寿命。此外,绿色低碳住宅为租赁住房中的住户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也能大大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3.4 完善我国绿色建筑市场发展 绿色住房保障模式的推广离不开对绿色建筑理念的宣传和推广,公众只有端正对绿色建筑的正确认识,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绿色建筑到社会公众中去,也才能更好地拉动市场。绿色建筑的推广需要长期宣传绿色建筑的优点,树立公众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的观念,以此来树立公众对绿色建筑的正确理念。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法规政策的制定和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因此对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也极为重要,政府要大力鼓励建筑行业推广节能施工、绿色评估,并做好专业人才培养。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作为当前时代的技术手段,能够有效帮助政府妥善解决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有效帮助住房需求者搜索绿色住房,且绿色住房保障模式有效避免重复建设、房屋闲置以及消化房屋库存,不仅推广了绿色建筑的实施,更避免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实现住房保障与绿色发展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丁龙.绿色低碳住宅与会共租赁住房建设[J].科技经济导刊,2018(15):116,118. [2]陈洲博.大数据时代绿色住房保障模式初探[J].中华建设,2018(4):70-71. [3]武宇翔.基于消费者态度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4]陈文杰.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研究[J].中华建设,2016(4):117-11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