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名著《红楼梦》中的管理学研究 |
范文 | 邱海燕 徐刚 摘要:《红楼梦》[1]作为一部文学著作,从管理学角度分析,描写了一个封建大家族的家庭管理情况,向读者传递了非常具有价值意义的管理知识。本文从王熙凤、贾探春以及薛宝钗人手,分析她们的管理方式,通过对王熙凤集权型的管理风格、贾探春分权型的管理风格以及薛宝钗的人情式管理风格进行分析研究,对于各个管理模式进行了评价,从而得出具有现实意义的管理方法,希望能够对现代的管理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红楼梦;管理学角度;管理风格;管理类型 中图分类号:C 55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众所周知,《红楼梦》是一部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杰出地位的文学巨著,在中国文学发展中有着突出的划时代的意义。《红楼梦》通过一个家族的悲欢离合、兴衰荣辱,反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生活状态,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弊端、上层建筑的腐朽和不合理。同时,《红楼梦》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里面涉及的知识广泛,有人将它比作为“百科全书”[2]。很多红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红楼梦》这一部“百科全书”,除了文学的角度,包括建筑学、中国文化、人性、中医等等各个方面。本文旨在从管理学的角度去研究,《红楼梦》通过文学表现方式,展示了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策略等。众所周知,管理即是对人的管理,《红楼梦》中所描写的是一个有四百多人口的荣国府和一个人口相近的宁国府,这么众多人口的家族组织,必然会进行管理,可以说曹雪芹不仅是一位文学巨匠,而且是一位造诣颇深的管理学家[3]。目前关于从管理学角度研究《红楼梦》的文献并不多,大部分文献是对于小说中展现了管理才能的人物进行了个别分析,本文旨在对于王熙凤、薛宝钗、贾探春的管理风格和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对现代的管理者有所启发。 1《红楼梦》中管理者类型划分以及评价 在《红楼梦》中施展了管理才华的,大家耳熟能详的。莫过于王熙凤了,王熙凤“杀伐决断”的做事风格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王熙凤,贾探春和薛宝钗均在小说中施展了各自的管理才能和其不同于王熙鳳的处事风格,下面我们将从她们各自的管理风格对其管理模式进行划分和评价。 1.1王熙凤——集权型管理 王熙凤是一位极有威严并且很严厉的管理者,在她的管理过程中,主要是利用自己的权威和严厉的惩罚模式对下属进行约束。在《红楼梦》中,王熙凤在很多回合表现了其管理才能,其中在协理宁国府过程中,王熙凤的领导才能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这个过程中也充分展示了王熙凤权威集权型的管理模式。 在接手管理宁国府之后,王熙凤首先进行了问题的分析,指出宁国府存在的五大问题:一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二是事列专管,临期推诿;三是需用过费,滥支冒领;四是任无大小,苦乐不均;五是家人豪纵,不服管束。针对这五个问题王熙凤各个击破,对宁国府进行了整顿。王熙凤开始制定规则,按岗定编,强化监管[4],将责任落实到个人,采用奖惩并用的管理方式,约法三章,迟到早退的要受罚,职责没有尽到出了纰漏的要罚,丢失物件的要罚[5]。在管理过程中王熙凤不讲情面,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管理,当佣人迟到了她会当场进行惩罚,这样做可以使得迟到者能够以此为戒,以后不会再迟到,同时还让其他佣人能够心理戒备,不会犯这样的错误,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王熙凤严厉的管理风格使得平时失去约束的佣人们感受到了她的威严和权威,使宁国府从之前的一团乱麻变得井然有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无疑王熙风是一位管理能手,对于宁荣二府的日常运转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在管理期间利用职权大肆敛财甚至谋财害命,利用丫鬟们的月钱即工资放利息,这些钱财最后都进了王熙风个人的财库,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归根结底是没有人对王熙凤的权利进行监管,在贾府中,贾母非常喜欢王熙风,同时王熙凤又是王夫人的侄女,所以贾母和王夫人是王熙凤背后的两个靠山,凭借这两个靠山,王熙凤拥有了在荣国府中玩弄权利的机会。这一点对我们的管理者也给了很大的启示,当进行权力下放的时候,要适当地对权利进行监管。 王熙凤很会笼络上司的心,贾府的最高领导者贾母对于王熙风可谓是非常喜欢,若非如此,也不会把偌大个荣国府让风姐一人掌管。但是王熙凤强硬甚至有一点毒辣的管理方式,使得她的员工即府中的佣人们怨声载道,在王熙凤到任宁国府之后,宁国府的佣人们紧张起来,被动服从,都盼望难熬的这一个月快过去,所以王熙凤的管理缺乏主观能动性,这样的短期效应其实对组织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从这一方面看,王熙凤的员工并不是从内心里面诚服于她,这一点给予现代管理者很大的启示,尤其是企业高层管理者。 1.2贾探春——分权型管理 在王熙凤生病期间,由探春、李纨和宝钗三人暂管大观园的一切事物,在她们的治理下,大观园井井有条地运行着。探春在管理过程中开源节流,优化资源配置,分别取消了大观园的一些重复领取的费用和大观园姑娘们(含丫头)的头油脂粉的费用。另外探春按制度办事,不徇私情,探春的生母赵姨娘之弟赵国基死了,探春并没有因为是自己的舅舅就利用职权以权谋私,而是按制度行事,查明旧账,依照往例“赏银”一两不肯多加。正是探春刚直不阿的处事态度,使得那些佣人对探春刮目相看,不得不服从于管理。 最能体现探春分权型管理风格的是在《红楼梦》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中,探春受了赖大家园子管理办法的启示,为了激发大观园中大家的劳动积极性,探春对大观园中的花草树木实行责任承包制,采用责权利相结合的方式,分割大观园并承包于众人,从而更好地维护大观园的整体利益,明确分工,使大观园内各处皆发挥作用,承包者由此得利,通过实行承包制降低维护成本,进一步削减园中开支,承包人开销不再从府内、园内王熙凤处领取,而完全独立负担,所以其所获取的收益也不需向这两处上交,实现了自给自足,充分体现了探春创新分权的管理特征。同时在人事安排上探春安排有能力的老妈妈管理相应的园区,而不是安排自己的亲信或者亲人去管理,表现出了探春“任人唯能不唯亲”的人事管理思路[6]。 探春对大观园进行承包制改革打出的旗号是:“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穷尧舜之辞,背孔孟之道”。探春的经济改革目的在“利”,虽说片面求利是探春的这一场改革中最大的弊端[7],后期大观园中因为这一次的改革矛盾重重,在推行改革方案时,没有顾及到所有人的利益,这也是这一看似可行的经济改革方案未能得到满意的效果的原因之一。但是探春这一场分权式风格的改革能够给大观园带来了客观的效益,从薛宝钗的口中得知探春的改革可以使得大观园“三年之内无饥馑”。 1.3薛宝钗——人情式管理 在人口众多鱼龙混杂的大观园中,薛宝钗作为一个外来亲戚参与管理会让很多人不满,薛宝钗描述自己是身不由己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加入管理,告诉众人是因为她的姨娘(王夫人)的劝说下,自己才参与了大观园的管理,薛宝钗这种看似有点示弱的说辞,利用大家的同情心,大大地淡化了她与被管理者即大观众的众丫头婆子们的矛盾。从薛宝钗描述自己参与管理的原由,可以看出薛宝钗非常注重众人对她的态度,她希望众人能够对她产生同理心,而不是利用自己管理者居高临下的地位,强行让佣人们接受她的管束。 在当探春打出她的改革口号时,薛宝钗对其批评到:“你才办了两天的事,就利欲熏心”。宝钗考虑到承包制度只能给少数人带来利益的负面影响,所以她建议年终时拿出若干吊钱来分给也在园中辛苦的老妈妈们,这样使得大观园的改革成果可以大家共享。当探春论及承包园子年终归帐时,她考虑到年终归账时若归到账房,账房的人会从中抽成,所以不赞成归到账房,当探春提出每年归账归到里头时,对此薛宝钗提出反对意见,宝钗认为承包者年终不必归帐,其原因是担心入账不均而导致矛盾。当平儿说道承包园子出去一年可以省下四百两银子的时候,宝钗的意见是承包者们辛苦了一年,让他们自己剩下一些,贴补自己的家用,虽然兴利节用是纲,然亦不可太啬。这一系列举措都体现了薛宝钗“小惠全大体”的作风[8]。由此可见,宝钗的管理思想带有“平均主义”的色彩,她知道在人口众多的大观园如果利益不均的厉害之处,可能会使园中一片混乱,其根本目的在于平衡大观园中的人际关系,这正是宝钗“以人情为本”的管理思想在起决定作用,这种不以利益为单一导向的管理思维值得管理者们借鉴。 薛宝钗的管理理念已经超越了以利益为导向的商业模式,宝钗力求实现利益均沾的状态,在管理过程中希望能够顾忌到每一个人的利益[9],如上所说在宝钗的管理模式掺和了平均主义,平均主义本身就是建立在对承包者的不公平之上,这种建立在不公平基础上的平均主义思想,降低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如何平衡平均与公平,这正是管理者需要权衡的。 2结论与启示 管理的魅力实则是人格魅力,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一定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才会有人愿意跟随。本文通过分析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人物的管理模式,对她们的管理模式进行绩效评价,从中我们能够得到对现代管理的一些启发。对于现代管理者,可从王熙凤的管理中学到很多实用的管理知识,当管理者面临棘手的难题时,要有条不紊地根据实际问题所在进行处理,不能自乱阵脚,另外在给下属分配工作时要做到分工明确,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奖惩分明等等管理方式都是我们从分析王熙凤管理模式过程中得到的有益的启发。同时也要反思作为一名领导者,如何在竖立自己的权威时平衡好和员工的人际关系,以及当管理者有一定的权力时,不能滥用职权,有所为有所不为。从探春的管理风格中,作为现代管理者要思考,如何在企业进行新的政策改革时平衡利益与人情的关系,著名的霍桑实验证明工人不是只受金钱刺激的“经济人”,而是一个“社会人”,个人的态度在决定其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对于企业的员工而言,经济利益并不是唯一的驱動,尤其是在企业进行重要变革时,改革的环境对于改革是否成功至关重要。企业要按照制度有节奏地运行,自然离不开制度以及相关的奖惩制度,企业的管理者在树立自己的威信时,也要结合宝钗的人情式管理模式,不管是在管理过程中亦或是在生活中,都要懂得刚柔并济。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褛梦[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王绚.基于人性假设理论的<红楼梦>管理风格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5):96-98. [3]刘新宇.《红楼梦》管理思想初探[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32-35. [4]贾启明.读《红楼梦》,看企业管理[J].国学与管理,2013(12):80. [5]陈慧青.从名著中学习管理艺术《红楼梦》中王熙凤与探春管理方式浅析[J].商场现代化,2008(6):395. [6]陈秋玲.探春宝钗管理模式的对比[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98-101. [7]申秋.《红楼梦》中的管理智慧探析[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99-101. [8]罗舟,《红楼梦》中探春管理方式略谈[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2):71-72. [9]曾祥龙.圣之时者的仁德与智慧“时宝钗”的含义分析[J].红楼梦学刊,2016(11):95-10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