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借鉴斯金纳强化理论对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研究 |
范文 | 郭丽芩 摘要:新时代基层公务员的职业倦怠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表现出来的情绪低落、工作怠慢、个人成就感低三个维度问题的描述进行了分析,并借鉴斯金纳强化激励理论的正负强化,提出解决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对策与建议,达到正负激励相互补充,真正激发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强化理论;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D 630文献标识码:A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专家学者对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研究已经较为详尽,但是将激励理论和激励机制与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的解决相结合的研究尚未成熟[1],而且运用斯金纳强化理论来解决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激励基层公务员的研究也还很少,因为斯金纳强化理论最早运用于教育学之中,后来才逐步影响到管理领域。因此,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网络资料收集等方法,借鉴斯金纳强化理论为解决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从而激發基层公务员的活力。 1 斯金纳强化激励理论的内涵 强化激励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正式提出,他是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的基础上对其的新发展,并对其赋予新内涵,是强化理论真正发展的第一人,内涵见表1。 2 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现状 2.1 情绪低落,身心疲惫 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强度高等特点,长期处于一线的基层公务员常常过着“白+黑”“5+2”的生活,“8907”更是常态。他们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日常的工作当中,而这些日常工作恰恰是重复性、机械性的工作,且缺乏新鲜感,长此以往他们常常处于应付的状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于出现的新问题不愿意动脑筋,缺乏激情,同时高强度的工作也导致他们身心疲惫,身体上来不及调整,逐渐出现透支现象,心理上无法承受巨大压力而迷失自己。当他们发现自己所预期的工作和个人发展目标有所差距时,且随着差距的不断扩大,他们的理想和目标慢慢幻灭,生理心理上难免出现问题。 2.2 工作怠慢,积极性不高 基层公务员常常在外力驱使下把自己束缚在行政事务工作之中,产生思维定势,逐步丧失情绪、情感的关注,从而引发严重的职业倦怠。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他们开始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消极、否定的态度,做事积极性不足,对同事、服务对象采取麻木不仁的态度,并逐渐疏远同事、服务对象,甚至以一种非人性的方式对待外界,展现出一种去人性化的心态, 一是由于基层公务员的工资长期受“平均主义”思想的制约,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职务的及基层公务员实行统一的基本工资,忽略基层公务员承担责任和付出劳动的差异性。同时在考核的过程中考核标准过于统一,忽视不同职级公务员的差别。这些都导致基层公务员在工作中不能正视竞争带来的压力,对工作中的正常竞争抱有排斥的心态,使激励机制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人民群众办事屡屡出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尴尬处境,很多基层公务员在对待人民群众的事情时常常以消极怠慢的态度敷衍行事,办事拖拖拉拉,对人民群众的事根本不放在心上,甚至可能造成政府和民众关系紧张的局面。 2.3 个人成就感低 处于国家金字塔最底端的基层公务员,长期从事机械性、执行性的工作任务较多,严重缺乏自主性、灵活性。当前基层公务员所处的现状可以说是“老同志沉积,中年人堆积,青年公务员干着急[2]”,很大一部分基层公务员可能一辈子都停留在科员几个职级上,上也上不去,出也出不去。具体表现在职位晋升方面,新《公务员法》虽明确规定实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但留到基层的行政编制还是很少,他们面对自己职业发展停滞不前,晋升空间非常有限,于是开始对自己未来感到迷茫,出现消极懈怠心理和降低自我效能感,这种悲观心态会形成“传染病”影响整个工作体制,损害基层公务员整体形象。 3 强化理论对解决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路径选择 基层公务员产生职业倦怠的最根本因素就是缺乏激励机制,因此面对当前基层公务员存在的职业倦怠问题,有必要借鉴斯金纳这一过程型激励理论,通过正负强化物来制定具体的激励措施,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解决他们的困境,改善他们的现状,激发他们的活力。 3.1 正向正强化 3.1.1 强化以物质利益为主的激励机制 一是提高基层公务员的基本工资标准。根据不同地区的物价水平和政府财政收入制定相应的工资标准;二是拓宽公务员晋升的路径,引入双重职业通道和横向职业通道,将在2019年6月1日施行的新《公务员法》规定:“国家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3]”,让基层公务员看到了上升通道,给基层公务员晋升提供了一条独立的发展路径,使那些不能获得职务晋升的公务员也可以获得职级晋升,使得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调动。另外还要加强权益保障机制,新《公务员法》增加对加班加点的公务员进行补休或补助[3],切实为身处一线的基层公务员提供实质性的帮扶,从实质上缓解基层公务员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的现状。 3.1.2 给予必要的精神奖励 精神奖励作为一种良性激励,激发着基层公务员的内在潜能。在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的同时,应把精神奖励放在突出位置,对于在基层重点工作中敢于担当、有所作为的公务员,要及时进行表扬、肯定,并为其颁发荣誉证书,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整个基层公务员队伍的积极性。其次,要尊重每一位基层公务员,正如马斯洛需求层次中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充分肯定每一位基层工作人员的价值,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给予他们言语上的赞赏,充分调动他们干事的积极性。 3.2 负向正强化 3.2.1 对基层公务员进行培训并转变发展理念 加强专业培训,增加知识储备。在培训形式上,通过开展思想经验交流会,借助“学习强国”平台学习等途径及时更新基层公务员的知识体系,增强公务员的理论素养。在培训机制上,建立健全公务员培训机制和评估机制,完成基层公务员初任培训、在职培训、岗位培训和专门业务培训链条培训,并将培训评估结果落到实处,真正强化他们的内在激励。在培训内容上,增其长板补其短板,不断学习新政策,解决新矛盾,增强他们新时代的本领能力。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