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四个自信”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育 |
范文 | 黄莹 摘要:在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爱国主义精神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爱国主义情怀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的整体发展尤为重要。从“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到“四个自信”,国民的心态与国力的振兴密不可分。为了不断推动社会进步,为了进一步增强我国国力,本文结合“四个自信”,在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方面,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 关键词:“四个自信”;新时代大学生;捍卫国家利益;爱国主义情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爱国主义情怀概述 1.1爱国主义情怀的内容 爱国主义情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是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二是爱国主义是一种理智的情怀,主要表现在能够理智地对待外来文化。每个公民都应该认识到正确捍卫国家利益的方法,要懂得用自己的理智爱国。 1.2爱国主义情怀教育的重要性 本文主要从文化传承、个人发展、国家发展、国家政策四个方面来阐述培育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性。 1.2.1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是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 纵观历史,在我国历朝历代都少不了爱国主义典范,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文天祥宁死不屈,岳飞精忠报国。到了近代,当我国面临外敌侵略的时候,每一位舍生取义的英雄身上都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芒。随着时代的发展,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不断被丰富,无论中华民族经历了怎样的变革,爱国主义恃环永远与时俱进。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情怀的熏陶是应该学习的重点课程。因此,接受爱国主义恃环的熏陶是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1.2.2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是促进大学生不断成长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对于我国的建设、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个人成长。新时代的大学生担负着祖国建设的重要责任,通过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可以使大学生明确自己身上担负的责任,在挑战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作一名合格的当代大学生。 1.2.3爱国主义情怀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需要每一位爱国人士的努力,一个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牢记自己的祖国。我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人才参与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大学生就是我国建设的主力军。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的建设,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让大学生认可我国的发展,才能使大学生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之中,使大学生成为我国发展过程中的顶梁柱。因此,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爱国主义情怀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 1.2.4培育爱国主义情怀是响应国家号召的表现 习近平同志不止一次地提出要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新的时代里,爱国主义的主题是中国梦,爱国主义的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应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把爱国主义作为自我成长和发展的使命,这是习近平同志对新时代大学生提出的要求。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每一名大学生应该认真接受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做一名新时代下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学生。 2“四个自信”与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密不可分 2.1“四个自信”概述 所谓的“四个自信”是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1.1道路自信 道路自信就是指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要充满自信,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明确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不断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途径。所以,作为一名大学生要坚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国梦。 2.1.2理论自信 理论自信要求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满自信。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指导,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我们建立起新中国;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又结合时代的发展逐渐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证明这一体系是正确的,因此,每一位大学生必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满信心。 2.1.3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支持中国不断走向发展的保证。坚持制度自信就是要始终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为人民着想的。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相信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建设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2.1.4文化自信 在我国历史发展的轨迹中,中华文化积累了丰富的历史底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作为我国的公民,每一个人都应该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每一个人都应该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充满自豪感。在当下,最重要的就是要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提出的要求。 2.2“四个自信”与爱国主义情怀的关系 “四个自信”与爱国主义情怀是一脉相承的,爱国主义情怀的时代要求包括坚持“四个自信”。 2.2.1道路自信与爱国主义情怀的关系 爱国主义情怀首先要求一个公民要热爱自己的国家,一个国家的发展是长期的,要对国家的发展方向充满自信,肯定已取得的成就,坚信未来的发展会越来越好。综上所述,道路自信与爱国主义情怀是一脉相承的,坚持道路自信也是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组成部分。 2.2.2理论自信与爱国主义情怀的关系 我国领导人不断强调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发展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带来了发展机遇,是支持中国站起来的重要力量,这是每一个公民都不应该忘记的事实。爱国主义情怀也应包括热爱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2.3制度自信与爱国主义情怀的关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建立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对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保障人民平等自由、人民基本权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爱国主义情怀在当代的社会发展中注入了新的内容。在当下爱国主义不仅要爱国家,还要爱人民。习近平同志提出爱国要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结合,还要把个人命运与人民、民族的发展联系起来,扎根人民,为国奉献。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来说,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最好的途径就是扎根基层生活,在基层奉献自己。 2.2.4文化自信与爱国主义情怀的关系 坚持文化自信也是爱国主义情怀在新时期的重要内涵。坚持文化自信有两个方面:一是坚持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二是要努力发展当下的文化。近年来,我国多次提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只有热爱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发展。 3从“四个自信”的视域出发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策略 “四个自信”的视域下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应该深入了解“四个自信”的准确内涵,理解当代爱国主义情怀的内容。 3.1学校、教师方面的措施 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学校首先应该重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育,要充分保证思政课的教学时间,安排好教学活动。学校也可以联合电影院开展相应的活动,通过对学生实行电影票优惠政策鼓励学生支持我国的文化产业。对教师来说,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想法,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情怀;其次,爱国主义情怀教育不仅仅停留在思政课堂上,还应该表现在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教育的效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定期举行相应的班会,或者在宿舍对爱国主义情怀进行讨论,巩固课后的学习。在教学方式方面,教师应该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当代大学生是现代化设备最广泛的使用者,微博、微信等现代化通讯技术的发展对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也可以借助教室的设备进行教学。比如,定期播放红色电影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其次,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革命基地等课外实践活动。这种方式的教育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爱国主义的感受力度,也是学生进行课外实践的好机会。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要将国家提出的政策与爱国情怀教育结合。例如,教师要将“四個自信”与爱国主义情怀教育紧密结合,不能割裂“四个自信”与爱国主义情怀教育的关系。 3.2学生角度的措施 首先,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学习爱国主义教育情怀的途径非常多,手机、互联网的普及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途径。例如,一些与学生紧密相关的政策措施都通过公众号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动一动手指就可以完成学习,也是非常方便的;其次,一些公众号在学生学习完成之后还有习题测试,学生可以通过完成课后测试来检测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形式的学习对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明显的作用;最后,学生要把理论真正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从基层小事做起,不断锻炼自己,培养自己的能力,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紧密的结合。 4结束语 培育爱国主义教育情怀要深入学习“四个自信”。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观念,在课堂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行为,转变学生的思想,增强学生的责任感。通过带领学生观看红色电影、谈论观后感等方式加强爱国主义情怀的教学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将理论知识投入到实际生活中,积极参与支教活动,参与基层生活,做一名新时代下有爱国主义情怀的大学生。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