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系统思维的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模式探索
范文

    王宁 李秋鹤

    摘要:党支部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重要基础,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能够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和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本文利用系统思维和标准化建设理念构建了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模式,对工作目标、原则、内容、运行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具体措施、做法及效果。该模式能够为开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党支部;系统思维;标准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党支部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重要基础,要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就必须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将标准化理念和系统分析方法引入基层党支部建设之中,有利于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作为技术支撑,增强党支部工作的系统性、创造性和实效性,确保党建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

    1开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1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保证

    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首位,但实际工作中,一些基层党支部因制度不系统、工作不规范,导致其政治功能不强、组织软弱涣散、从严治党缺位,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效果不理想。实施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能够把政治建设中“可为”和“不可为”的要求,量化为可操作的党支部管理标准和党员行为标准,在推动决策指令有效落地的同时,引导党员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达到“四个合格”,最终确保党的政治属性在支部凸显、政治功能在支部发挥。

    1.2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是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有效举措

    党建工作千头万绪、责任重要,基层党务干部兼职多、专职少,部分人员素质能力不适应新形势变化,陷入“想抓不会抓、抓又抓不好”的尴尬境地,制约了党支部工作的水平。实行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能够使各项工作更加具体、程序明确、格式清晰、信息完备,有利于通过对标交流和培训指导实现经验复制推广,进而准确高效地持续改进和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1.3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是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有效模式

    当前,一些基层党支部仍然存在着思想观念、思路方法、体制机制与生产经营中心任务不融合、不同步问题,出现“两层皮”现象。实施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能够将党支部工作“刚性”纳入企业标准化管理范畴,使党支部建设紧密契合企业改革发展要求,创新形成新形势下党支部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有利于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2基于系统思维的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内涵与实践

    根据《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要求,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立足这一基本要求,结合企业党支部建设的现状,提出基于系统思维的党支部工作标准化建设的“1245”模式,即:以提升党支部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运用系统分析和标准化管理方法,综合分析并分解构建系统化的制度体系、规范化的工作程序、高效化的工作方法、精准化的考核机制,让党员行有准则、动有依据、做有规范,推动党支部工作规范化、善创新、有成效。该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围绕一个目标,运用两种方法,坚持四项原则,构建五个系统。

    2.1围绕一个目标

    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2.2运用两种方法

    一是系统分析法。根据党支部功能定位,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系统分解为结构简单而又相互关联的子系统,子系统问相互关联并协同完成大系统的任务,实现系统整体性能最优化。

    二是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是指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嗍。其中重点包含“统一、简化、协调、优化”四个基本原理。对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本身而言,就是运用四种原理对党支部工作进行规范和改进。

    2.3坚持四项原则

    一是规范统一原则。梳理完善党支部制度体系,设定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的建设要素、指标及目标,使党支部管理由“软管理”变为“硬管理”。

    二是简化务实原则。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党支部工作进行量化细化,形成精干高效的工作体系,使党支部管理由“粗放型”变为“精细型”。

    三是协调高效原则。运用现代网络及媒介,通过有效方式协调党支部工作系统内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标准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使党支部管理由“封闭式”变为“开放式”。

    四是持续优化原则。对党支部工作标准系统构成要素及其关系持续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佳效果,使党支部工作由“传统型”变为“创新型”。

    2.4构建五个系统

    根据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确定的五个子系统,重点加以建设和完善。具体为工作制度标准化、组织保障标准化、教育管理标准化、运行机制标准化、档案资料标准化。

    一是工作制度标准化。工作制度标准化就是将党支部各项工作固定下来,规定每项工作做什么、为什么做、谁来做、何时做、怎么做和做到什么程度。依据上级公司党委有关规定,整合梳理现有的党支部建设制度和标准,结合新时代党支部建设要求,初步划分10项基本制度、3类工作标准和2类操作手册,使党支部各项工作行之有据。

    二是組织保障标准化。组织保障标准化就是对组织设置、保障条件进行统一规范,为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保障。一要根据作业区或行政单位重要程度、人数多少、工作难易程度等因素,合理设置支委职数,按照20字好干部标准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和党支部委员,使党支部有好的“带头人”。二要完善党组织工作经费向基层下拨的使用管理机制,加大资金保障力度,使党支部有资源与能力为党员群众服务。三要按照一个党支部一个阵地的目标,按照“气氛庄重、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灵活使用”的要求,推进党员活动室标准化建设,为党支部活动开展提供基本阵地。

    三是教育管理标准化。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核心是要发挥好“三个作用”,即: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小组的前沿阵地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抓班子、带队伍、创环境、促发展、打基础”的思路,坚持和改进“达标创先”“双培养”工程、共产党员工程等“规定动作”,同时创建特色工作品牌,使党支部真正成为战斗的堡垒;推进“带班组、带创新、带降本、带技能、保安全”“四带一保”建设模式,实现党小组与班组建设同频共振;强化党内组织生活,坚持“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典型评选推介等制度,加强党员党性教育,提升党员“四种意识”。

    四是运行机制标准化。按照PDcA循环管理方法,系统梳理党支部运行机制,建立目标引领、责任落实、检查评价和激励改进四项机制。目标引领机制突出聚焦企业中心任务,分层设定具体目标,指标要高于现阶段水平,引导全员进步登高;责任落实机制突出自上而下任务分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检查评价机制突出问题导向,做到综合评价与专项评价相结合、党内评价与行政评价相结合、规定目标评价与自设目标评价相结合、组织评价与党员群众评议相结合;激励改进机制突出分类定格、循环改进,利用通报公示、绩效挂钩、表彰推优、约谈整改、知识激励等手段,推动全员持续创先争优。

    五是档案资料标准化。档案资料标准化主要是规范记录清单及留存标准。包括规范年度党建工作、发展党员工作、党员教育培训、党风廉政建设“四个计划”,党员、重点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四个名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廉政教育“四个记录”,党费收缴、党组织活动、先进典型、影像音频“四个档案”,有利于党支部工作追本溯源。同时,依托公司党建工作信息网平台,让基层党支部工作在规范化基础上实现经验共享。

    3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效果

    通过推行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快速提升,呈现出两个显著变化。

    3.1基层党组织持续晋位升级

    基层党务工作人员对党建工作定位与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22个党支部在各類检查中实现提档升级,16个党支部获评集团级“先进党支部”,已经形成常态化“目标设定推进执行检查指导整改提升”工作新模式,各级党组织对标先进、整改提高的工作热情持续提升。

    3.2党建工作品牌活动不断涌现

    形成了党工团联合组织生活、读书交流活动、上下工序党员走访交流等优秀组织生活设计案例23篇,总结各类党建工作成果32项,“消耗材料货币化”竞赛活动、“书香铁运”读书活动等多项成果在集团公司获奖,有效促进了分公司党建工作水平的提升。

    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虽然提供了基本参考和模板,但也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必须结合本单位现状,从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企业创新创效、有利于发挥党组织作用的角度出发,做到因地制宜、贴合实际,做到顶层设计、领导重视,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推动基层党支部工作逐步走向卓越。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7: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