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军队院校实战化军事人才的培养
范文

    孙晓英

    [摘 要] 能打胜仗作为新时代强军目标的核心,为军事人才教育指明了方向,它指出部队的着眼点是战场,军人的职能是打仗,战斗力才是根本的唯一标准。我军主要依托军队院校进行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文章从实战化军事人才的特点着手,分析了当前军队院校实战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三位一体”的详细阐述提出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 实战化;军事人才;“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G812.43 文献标识码:A

    实战化军事人才是指掌握现代军事理论,具备较强军事实战技能,能够全面胜任多样化作战任务需求和形式发展变化的,兼顾体能型、技能型、知识型、智能型的新型军事人才[1]。在我国,部队院校承载着军事理论创新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任,是人才培养的高等学府,实战化军事人才的培养为新时代军队院校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实战化军事人才的特点

    所谓实战化是指以使命任务为牵引,以军队实战需求为准则,在贴近实际的战斗环境中,针对敌人的作战规律、作战方法及一切可能发生的任务变化而进行的军事准备工作。实战化军事人才是指能够满足未来实战需求的新型军事人才,主要具备先进性、统一性、差异性和创新性四个特点。

    一是先进性。新型军事人才应不断以先进的军事指导理论充实自我,培养坚定的政治信仰和过硬的战略品质,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战场上信得过的人。同时,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技能体系,保持先進的实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战场上打得赢的人。

    二是统一性。任何一支部队都需要以实战化为方向,不区分军兵种、不区分机关基层,没有特殊情况,只有战斗力才是衡量部队的唯一标准,只有实战化军事人才队伍的建设才是部队的人力资源工作的共同目标和发展规律。

    三是差异性。不同地域环境、军事任务及岗位的性质不同,实战化的具体内容也不相同,需要以部队承载的军事任务为指引,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将实战化融于现实、落到实处,这样实战化人才的培养才能有的放矢。四是创新性,实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伴随敌我双方军事战略、编制力量和武器装备等的变化而变化的,我们需要敏锐把握军事任务形式和内容的变化,及时调整军事目标,科学地进行新的军事斗争准备,以实战化为基本依据不断充实和更新军事人才队伍[1]。

    二、军队院校在培养实战化军事人才中存在的问题

    习近平主席在视察国防大学时曾强调,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就是一些新毕业学员到部队后出现了“水土不服”问题,组训、教育、管理能力比较弱,难以胜任本职岗位[2]。这说明,我们当前军队院校的人才培养存在向部队靠拢不紧、向实战聚焦不足,不能切实做到面向部队、面向战场、面向未来的问题,导致院校学的部队用不上,部队急需的院校未曾培养的错位现象。

    (一)重知识灌输、轻实战教学,人才的能力素质基础薄弱

    当前,我军院校采取的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员在台上讲,学员在台下记为主,注重书本知识的灌输,忽略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实战教学地位不突出,学员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组训实战或者指挥作战。这种模式培养的学员容易照本宣科,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在工作岗位上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装备心存胆怯,但是随着新军事革命的深入发展,武器装备更新换代日益频繁,知识更新迭代不断加快,人才的能力价值不断强化凸显,很多学员很可能在第一任职时已经不适应实战的需要,面临被部队淘汰的危险。

    还有一部分学员,虽然能够胜任第一职务,但由于院校培养过程中知识面过于狭窄,在岗位或军兵种的交流使用中存在困难,加之继续深造能力不足,很难满足当前部队复合人才的需求,这类学员也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2]。

    (二)重整齐划一、轻因材施教,人才的实战创新能力不足

    军队院校在进行学员培养过程中,大多都是采取了“齐步走”的培养模式,在教学组训过程中使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方法、统一的测评、统一的标准,学员的能力被限制在教学大纲的框架中,缺乏拓展的机会,学员潜能的开发被严重忽视,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被抑制,面对日益复杂的信息化战场,实战创新能力不足的人才很难在实战中有所作为。

    三、持续深化“三位一体”建设,锻造实战化新型军事人才

    健全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是我军当前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基本遵循[3]。

    (一)以军队院校教育为主

    军校承载着理论创新和科技研究的重任,是人才培养的高等学府,在进行院校培养的过程中要贯彻体系重塑、问题导向的原则,既要符合我军当前实际,又要把握部队未来的发展方向,从根源上提高军人面向实战化的能力素质基础。

    一方面是优化顶层设计,基于我军当前以联合作战院校为核心、各类军兵种院校为基础、并辅以军民融合培养为补充的军事教育格局,统筹制定人才培养规划,设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重点突出联合指挥、信息作战、科技领军等方面的人才培养。

    另一方面是提高教育质量,院校要着眼于职能要求,敢于在核心关键技术上突破创新,推动科学成果向战斗力的转换,同时优化教学布局,结合院校实际突出强军学科的建设,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实战化军事人才。

    (二)以部队训练实践为辅

    部队实践是培养学员岗位胜任力的有效途径,实践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到部队体验生活,而是以实战化为标准,切实强化实训与实战的相融合,要参照实战的流程、要素进行训练,把实战化渗透于实践人员军事活动的全过程,通过人与武器的相结合、技术与战术的相结合、作战与保障的相结合,真实体验到岗位需求,明确战斗力提高方向,强化战备观念,打造在战场上拿得出、打得赢的真本领[3]。

    (三)以军事职业教育为补充

    军事职业教育是军队院校培养、部队训练实践的有力补充,其旨在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全员学习、终身学习来扩宽军人的成才途径,提升军事人才的专业品质和创新素质。军事职业教育的推进首先要以构建平台、规范运营作为基础,以信息化、智能化为依托,加强经费的投入、网络的建设,确保网速和终端能够满足全员全时学习的要求。

    军事职业教育要以人员类别为依据进行人员区分,包含指挥军官、技术军官、士官等,根据人员实际情况,以任职周期划分教育阶段,区分级别合理规划学习成长路线,制定科学实际的学习目标。

    此外,要突出初级干部、士官的军事职业教育,把胜任本职岗位和下一任岗位、掌握信息作战、联合指挥相关知识作为阶段学习目标,依据所在岗位的职能评价标准对其所学习的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和成果检验。

    四、结语

    人才资源是战斗力提升不可或缺的部分,当前,我军院校在实战化军事人才培养中依旧存在组训单一、内容固定,学员素质基础薄弱,创新能力缺乏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要从健全“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着手,以院校教育为主、部队实践为辅、军事职业教育为补充,锻造实战化新型军事人才,切实提高我军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昌建.军事人才学概要[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0.

    [2]陈锋,张胜山,任玉彬.实战化背景下的军事人才培养思考[J].继续教育,2018(2):8-10.

    [3]王锐.关于三位一体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理论思考[J].中国军事教育,2015(4):25-2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