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全生命周期下的EPC总承包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 |
范文 | 宋佳 [摘 要]近年来,我国各方面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工程建设行业日益繁荣,在此背景下,工程建设风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对全寿命周期下工程各阶段存在的建设风险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几条防范和控制对策,希望能为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政策风险;环境保护风险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22.046 [中图分类号]F426.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9)22-00-02 0? ? ?引 言 在全寿命周期下,工程项目的各个建设阶段不同,存在的关键建设风险也会有所不同,因而要对各阶段工程项目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从而收到良好防范效果。 1? ? ?全寿命周期下的工程建设风险分析 1.1? ?投标报价阶段 对项目所在国有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现场实际情况了解不足,前期调研不充分,导致对目标项目评估有偏差;疏忽合同评审,对工作范围识别不准,报价漏项,或预估工程量与实际工程量偏差较大;报价中询价工作不充分,导致询价和实际分供方执行价差额巨大;对合同中责权利审核不严,项目一旦发生暂停、索赔等事项,没有应急预案。 1.2? ?决策立项阶段 一是环境保护风险。主要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水文、地貌地形条件、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我们要仔细勘察和了解自然环境情况,认真分析风险因素,有效控制和规避不良自然环境因素对工程项目造成的影响。二是政策风险。主要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国家产业政策变化、国家时政变动以及变动相关法律规章等情况,这些变化都会影响工程项目建设。三是经济风险。主要指在工程项目建设生命周期中遇到的通货膨胀问题、投资环境问题、筹措资金问题等经济障碍。四是项目决策风险。如果项目建议书、规划报告等未取得许可就开工建设,会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此外,决策者的经验和能力会对决策产生极大影响,积极有效的决策会促进项目实施,失误的决策会导致巨大经济损失。五是项目整体策划不足风险。主要包括税收筹划不足风险,资金预算不充分风险,人员安排不到位、人员中途离职交接不利风险,工期安排不当风险,针对报价阶段识别的风险没有应对措施,导致风险敞口。 1.3? ?勘察设计阶段 一是技术设计风险。如不完善的信息材料造成错误的技术设计判断;设计人员设计能力不强;应用技术不成熟等。二是信息风险。指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信息是否规范、全面、准确、及时,如果信息材料不充分不完善,容易导致延误项目进程和项目设计错误等问题。三是招标风险。主要表现为编制的招标文件内容缺乏规范性;各参与方在招标过程中串标;投标资质不合格等。四是变更设计风险。主要表现为在设计过程中出现变更导致偏离项目预计进度目标。 1.4? ?工程建设阶段 一是质量风险。主要表现为:施工单位未根据质量保障措施和保障体系要求进行施工,导致项目质量存在缺陷;监理单位未按照规定监督工程项目,造成隐蔽工程和工程重点部位质量不合格。二是安全风险。主要表现为:施工中没有按照要求配备安全器具、机械;工程安全资金不到位;安全生产责任未落实等。三是技术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施工水平和工艺是否成熟;工程环境的好坏;地质条件的复杂与否等。四是成本风险。主要表现为:建设周期长导致设备价值、人员工资变动、材料价格变动、利率、费率及汇率变化等情况。五是人员风险。主要表现为:人员结构复杂、劳务人员数量繁多、人员技术层次不高且具有很强的流动性等。六是合同风险。主要表现为:在订立合同时部分条款不完善、不全面,进而造成合同双方义务和权利不对等,影响工程项目有序进行。七是管理不利风险。主要表现为:工程现场物资盗失,文件资料缺失、归档不严格,设计、采购、施工人员沟通不畅,建设衔接不畅;未结合项目当地情况,建立风险应急预案制度,如地震、暴雨、政变等。 1.5? ?竣工与试运行阶段 一是市场需求风险。存在市场运营能力不强和缺乏市场需求动力问题。二是运行技术风险。运行过程中存在设备维护和质量保修问题。三是环境风险。工程项目沿线环境复杂、营运路线较长,违规构筑物及建筑物,进而对运营安全造成影响。四是管理风险。管理体系中人员是否配置合理、规范是否规定完善、划分职责是否明确、管理是否协调到位等。五是社会风险。工程项目后续安置人员问题是否得到足够重视,是否处置得当等都会带来一些问题。六是结算不及时风险。项目完工,但一直不结算,引起众多诉讼风险;项目完工资料归档不及时、导致审计资料缺失。七是信息化不足风险,项目全周期关键数据提取不到位,如价格数据库、工程量数据库、设计难题解决方案等,导致经验数据缺乏,不利于管理水平提升。 2? ? ?全寿命周期下的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对策 2.1? ?不同階段的风险应对措施 2.1.1? ?投标报价阶段 应实施充分的前期调研,了解项目所在国有关法律法规,对目标项目进行科学评估;严格评审合同,明确工作范围,科学预估工程量;报价时应做好询价,使询价和实际分供方执行价相接近;严格审核合同中的责权利,对突发情况设置紧急预案。 2.1.2? ?决策立项阶段 一是政策风险。通常可利用风险自留的方式减少企业所承担损失。如果企业采取风险自留方式规避风险,则应先深入分析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政策,以科学调整项目实施计划,使之更加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项目损失。二是环境保护风险。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活动有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如造成水土流失等,因此应注意保护好区域环境,减少施工活动的影响。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制定的工程项目合同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通过专门条款进行明确规定,严格监督审查施工工艺、方法和工序,完善施工计划。机械作业时,不但要控制好作业距离,还应合理调整作业时间,不要在夜间使用振动大、有噪声的机械进行作业。还要科学规划载重车辆和施工便道的通行时间。 2.1.3? ?勘察设计阶段 一是设计风险。科学制订施工方案,防止出现盲目施工情况。二是招标风险。第一,在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权力对招标的干扰,全面考虑来自不同方面的监督机制和权力约束,完善招标制度。第二,利用市场竞争机制,确定信用评价标准,防止出现串标情况。三是信息风险。业主提供给设计单位的材料一定要全面、准确和规范,同时聘用具有丰富设计经验、良好信用的单位进行设计。尽量让分包商和承包商尽早参与到工程项目中来,以对工程项目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2.1.4? ?施工阶段 一是人员风险。制订详尽的人员分配和项目进度计划,同时进行实时跟踪,明确规定授权和责任。由于从事现场施工的人员很多是临时组织起来的农民工,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一般都比较差,因此,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教育,所有施工人员都应在取得资质证书后方可上岗。制定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全部采取建设实名制,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实现施工作业记录、管理和追溯的实名制。二是成本风险。运用有效手段对成本进行严格控制,防止出现支出费用超出成本预算的风险。对大宗物资诸如水泥、钢材等应实行招标采购的模式,以大大降低原材料成本。并且,可选择在价格低时提前采购,避免出现采购成本超支情况。此外,还可以预留一部分资金费用在工程款中,以应对成本价格上涨风险。同时,还可借助第三方审计机构,完善成本管控。严格管理工程款支付,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开展工作。三是汇率、税务等风险。对于汇率风险,可与国际银行合作,采用金融工具锁定汇率;对于税务风险,应进行充分税务调研,或与事务所合作,或使用老项目税务总结经验书;对于政治风险,可采取中信保投保或其他金融机构投保;对于地质风险,可采取工程保险;对于管理风险,应完善管理体制,严格执行各项管理措施。 2.1.5? ?竣工与运营阶段 尽管现在我国各项工程项目技术发展很快,也较为成熟,同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也采取了一些安全保障措施,但工程运营中仍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技术故障,导致运行技术风险。针对这些技术风险,要做到有效防范、及时发现、快速排除,不断提升工程项目运行安全性。此外,也应紧跟项目前沿,实现设计、采购、施工、管理的智能化、现代化,减少人员信息不畅和疏忽错失。还可构建集中平台,收集提取关键信息,为管理决策分析提供基础,总结项目盈亏点,重点突破。 2.2? ?风险监控与响应措施 2.2.1? ?风险监控 一是把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中已识别出的关键风险因素都纳入监控范围中。二是在施工中,每月都应监测关键风险中的残余风险因素,制定应对策略。三是统计识别出的新风险,积极制定应对措施和策略。四是制订新风险管理计划,对新风险进行重新分析,以降低发生新风险概率,减小风险影响。 2.2.2? ?风险响应 一是设置应急救援指挥小组,负责制订应急预案,在出现应急灾害时负责协调组织救援工作,并对灾害事故进行信息分析、收集和处理,提出指导意见。二是成立应急救援实施小组。负责制订各管段的应急预案;协调和指挥灾害事故现场救援;控制现场紧急情况,做好医疗、消防、救灾抢险、交通管制等方面的协调;尽量确保现场人员安全。三是应急响应。灾害事故发生之后,要在一定时间联络报告有关人员,启动救援应急预案。 3? ? ?结 语 要想有效控制和防范铁路工程建设风险,就应在分析各阶段存在风险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策略,以有效控制各种风险,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和水平。 主要參考文献 [1]刘常军,马哲,雷涛.铁路工程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8(2). [2]徐勇戈,陈欣然,李冉.工程项目供应链的风险管理研究[J].水力发电,2018(8). [3]李宝智,刘予琼.全面风险管理在国际大科学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基于SKA全面风险管理实践[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8(6). [4]夏成华,吕培印.城轨交通附属工程安全风险统计分析及管控对策[J].都市快轨交通,2018(6). [5]林立,卓卫东,范立础,等.基于全寿命的工程建设项目风险模型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8(4). [6]彭东,杨莉.海外工程总包项目风险管理策略[J].中国审计,2018(1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