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AHP的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人才培养研究
范文

    赵瑞梅 王春萌 崔美琪

    

    

    

    [摘 要]人工智能的出现使会计工作发生了巨大转变,从德勤事务所第一个财务机器人出世可以看出,基础会计核算工作终将被代替。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是当今各个高校的重点。基于此,本文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会计人才培养中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的各个权重,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并从学校、社会企业、政府3个层面为人才培养方向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会计人才培养;层次分析法;人工智能;高校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24.105

    [中图分类号]G712;F2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9)24-0-02

    0 ? ? 引 言

    近年来,会计专业一直是大学报考的热门专业,因此每年毕业人数已经大大超过了社会需求,然而隨着人工智能出现,从会计人才结构上看,需求过剩的只是初级会计人员,高端会计人员仍然处于紧缺状态,初级会计人员的相关工作已经完全可以被财务机器人所代替,且准确率更高、成本更低。人工智能时代,社会需要的更多是可以为企业做出决策建议的高端会计人才。

    1 ? ? 人工智能下会计人才培养现状

    1.1 ? 人才结构失衡,高端会计人才供应不足

    人工智能的兴起使各个行业都逐渐实现半自动化。通过调查研究,会计市场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局面:“供大于求”和“供不应求”。供大于求是因为财务机器人的出现代替了低端会计人员的工作,使那些仅仅具有会计核算、报账等能力的会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供不应求则是企业更需要的是可以通过财务分析为企业做出决策、降低财务风险的高端会计人才,然而更多的高职甚至本科院校培养的是低端会计人才,并没有适应社会需求为社会提供相应人才。

    1.2 ? 会计教育功利化严重,学生缺乏创新能力

    随着报考会计专业人数的增多,很多院校扩大招生,但是扩大招生的同时并没有扩招教师,使会计教育根本无法精耕细作。除此之外,高校人才培养以初级会计相关知识作为会计课程体系安排的重点参考对象,过于注重会计专业知识传授,任课教师一味通过传统教学传授大量知识,学生没有合理的时间思考问题,课时多,任务重,使学生缺乏了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过多关注证书的重要性,使学生把考取会计证书当作快速就业的渠道。

    1.3 ? 会计课程体系设置不足,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我国各高校都设置了会计基础和一些核心课程,但是人工智能时代企业更加需要的是利用Excel进行财务管理、财务报表、财务风险处理。在会计课程体系设置中,会计理论课程占很大比例,往往占用大量课时来讲解。而企业所需要的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常常放在最后讲解,由于前面知识量大,难免会占据后面章节的课时,而且每当讲解最后的章节时,教师、学生的状态不佳,对该章节不够重视,导致该章节知识接受度不够。教师一味地“填鸭式”教学使学生对知识缺乏兴趣,高校也缺乏对教师的定期培训,探索更加有效率的教学方式。

    2 ? ? 基于层析分析法的人工智能时代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2.1 ? 建立层析分析法结构模型

    本文结合多位专家意见,最终确定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其中A为目标层,C为准则层,包括C1基本能力、C2专业能力、C3创新能力,P为方案层,包括P1高校、P2社会企业、P3政府。

    2.2 ? 构造两两判断矩阵并检验其一致性

    首先,为了量化决策判断,通常根据相对重要程度赋予1~9的比例标度。比例标度及其含义如表1所示。

    其次,由于每个专家对基本能力、专业能力、核心能力的理解判断不同,因此需要对每一个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在进行会计人才培养中,高校占比最大,是59.2%,其次为社会企业,占比是31.24%,最后为政府,占比9.55%。因此,在进行会计人才培养时,应以高校为主,社会企业为辅,加以政府指导支持。

    3 ? ? 人工智能下会计人才培养相关建议

    3.1 ? 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提供优质资源培养高端会计人才

    政府在会计人才培养上具有宏观调控作用,为会计人才培养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政府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完善会计人才培养相关体制,设立创新型培养措施,加大对高校与企业的资金投入,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支持各高校企业举办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会计比赛,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收获的知识得到有效应用。

    3.2 ? 加强校企合作,落实会计实践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下,加强校企合作,是会计人才培养的关键一步,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型思维的重要途径。高校与企业可以进行双导教学,高校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传授,企业导师对学生的实践学习进行指导与考核,双管齐下,切实确保会计实践工作进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企业必须积极配合高校工作,不能让实践学习流于形式,不能开一份实习证明就算完成实践学习。

    3.3 ? 高校应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加强师资力量

    人工智能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达,人才市场不平衡,要求高校应该切实根据社会需求创新课程体系设置,将互联网技术相关课程纳入专业核心课程中,培养学生互联网思维,增强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将最新技术与会计工作结合起来,与时俱进。首先,加大Excel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其次,高校还应多开展不同类型的专业讲座,让学生充分了解会计相关研究方向,确定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最后,师资力量的强弱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高校应该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同时教师也应该加强学习,充分了解最新的会计政策,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

    主要参考文献

    [1]丁贵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不同层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协同转型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12).

    [2]李靠队,薛天杨,陆莉斌,等.复合应用型政府会计人才培养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3(4).

    [3]姚美娟,董必荣,王瑶瑶.“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业会计,2017(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0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