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设计
范文

    汪东波

    

    

    

    [摘? ? 要] 根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利用问题导向学习—翻转课堂—整合案例分析(P-F-I)组合教学模式对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理论课时与上机课时的分配等进行设计,以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问题导向学习;管理信息系统;ERP;翻转课堂;整合案例分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17. 085

    [中图分类号] G482? ? [文献标识码]? A? ? ?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17- 0195- 03

    1? ? ?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介绍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是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综合发展起来的学科,既具有较深和较宽的理论基础,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对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学生与理工类的要求不同。对于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来说,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并不是为了培养他们成为系统开发人员,而是培养信息素养和应用信息系统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企业管理工作中所需要的信息管理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把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提高管理决策水平。

    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全球应用现状,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数字化时代的关键系统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管理等。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需要与时俱进,紧跟实践应用前沿。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第一阶段以自动化应用为主,第二阶段以优化运营为主,现在已进入第三阶段,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进行管理创新、产品或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开发方法、数据组织管理方式等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要求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更新知识体系和采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2? ? ? 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现状

    2.1? ?学生不重视

    部分学生认为这门课程与自己专业联系不紧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不利于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

    2.2? ?理论与实践教学融合不够

    在课时设置上采用48个理论课时加12个实践课时,实践课时安排相对偏少。理论课主要以多媒体教学和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在课堂中起着主导作用,学生被动学习。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3? ? ? 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模式

    3.1? ?针对不同专业,量体裁衣教学案例

    针对市场营销专业,让学生分析客户关系管理的案例;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让学生分析绩效管理的案例;针对会计专业,则结合财务共享中心和财务机器人的案例让学生学习。这样让学生把专业知识用于本课程的学习中,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前沿和研究成果用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3.2? ?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

    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该课程的实践主要是要学会开发信息系统,而对于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学生来说,本课程实践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子系统的计算机业务处理流程、功能、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计算机内部控制等。

    综上所述,采用P-F-I组合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前复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自主学习新的知识,课内和课外进行案例分析,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增加实操训练难度和互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规律,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 ? P-F-I组合教学模式介绍

    “P(Problem based learning)+F(Flipped classroom)+I(Integrative case study)”简称“P-F-I”,P-F-I组合教学模式包括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整合案例分析教学模式三种教学模式。

    4.1? ?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模式

    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模式是一套设计学习情境的完整方法,是以學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4.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学生提前在课外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提高课堂效率和效果。

    翻转课堂重构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信息传递"过程在课前完成,教师在课前提供视频,还可以提供在线的辅导;“吸收内化”过程在课堂上通过互动完成,教师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如ERP软件的教学过程中,某个学生遇见一个难题,老师一般不会直接告诉错误的根源,老师只是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需要同学们互相探讨分析错误的可能原因,然后再想办法改正错误和消除错误的影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学们掌握了ERP软件的内部处理过程,掌握了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掌握了ERP软件中的内部控制,这才算达到了真正的教学目的,通过ERP软件的操作实践掌握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理论。

    4.3? ?整合案例分析教学模式

    整合案例分析教学模式将大案例与小案例、文字案例与视频案例、评述型教学案例与讨论型教学案例等整合在教学过程中,以小案例穿插局部以拓展视野和深化认识,以大的整合的案例贯穿全程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整合案例分析法的“整合”主要指教学过程中不同类型案例的整合应用。

    整合案例分析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优化教学内容, 确保最合适的案例用在最恰当的位置。实施过程中可以使用实践性的项目案例覆盖本课程的各个基本主题,可以使用最新的公司和公共组织的案例帮助解释重要的概念,也可以在每一个教学过程中或课后案例分析中使用同一个公司的滚动案例。

    4.4? ?这三种教学模式的配合

    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主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进行设计,学习新知识的时候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整合案例分析教学模式主要用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 ? ? 基于P-F-I组合教学模式的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设计

    5.1? ? 改进前的课程教学设计的不足之处

    改进前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

    5.1.1? ?不利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涉及实操性的知识在理论课堂讲解,不直观,学生不易理解和感觉知识无用乏味,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5.1.2? ?上机课时不足

    管理信息系统需要上机实践学习的内容包括ERP软件实践、Access数据库应用系统、VBA设计基础、Web开发的基本技术和Excel在管理中的应用等,其中ERP软件包括很多子系统,如生产管理子系统、供应链子系统、财务会计子系统、成本管理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等,虽然根据不同的专业学习其中的一个或二个子系统,但每个子系统都包括许多功能模块。所以总上机课时仅仅12课时远远不够,只有安排课外上机,但因为这些系统软件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复杂性,老师遥控指导效果不佳。

    以上的不足之处,正好能通过P-F-I组合教学模式解决,在总课时不变的前提下,更有效地让学生掌握所有的理论知识和大幅提高应用能力,达到教学目标。

    改进后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设计如表2所示。

    5.2? ?改进后的课程教学设计的优势

    改进后,理论课时减少了18课时,因为理论内容的自主学习、答疑解惑和案例探讨通过“微课云课堂”平台和BLACKBOARD平台等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实现,将理论知识相关的课件、案例和视频等在课前推送,让学生提前学习,课堂精讲细讲重点和难点知识,课后学生通过BLACKBOARD平台对案例进行分析,教师与学生、同学们之间互动讨论,节省了课堂时间。

    上机课时增加了18课时,其中“ERP軟件实践”增加了12课时,“Excel在管理中的应用”增加了6课时,因为通过这两个实践环节的学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更重要的是熟练掌握了将来工作中必须具备的技能和增强了分析解决工作中难题的能力,为将来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婧,姚路,曾斌. 基于“P+F+D”组合模式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7).

    [2]黄玲. 工商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科教文汇,2018(12).

    [3]廖业红.基于翻转课堂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设计[J].科技风,2019(1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2:3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