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企业做好纳税管理和税收筹划措施分析
范文

    苑玉凤

    摘要 企业的纳税管理和税收筹划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经营效益,也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秩序。特别是在“营改增”的背景下,企业的纳税管理和税收筹划工作受到了巨大的影响,需要根据政策的相关变化进行调整。企业做好纳税管理和税收筹划工作,就可以尽可能地避免“营改增”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企业的经济利益。但是,当前企业的纳税管理和税收筹划工作还存在实际问题,在“营改增”的背景下,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具体的管理策略,来降低企业税务负担,是当下企业需要做到的。

    关键词 企业;纳税管理;税收筹划;措施

    在市场经济逐渐发展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企业做好纳税管理和税收筹划工作可以使企业减轻税务负担,节约经营成本,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在“营改增”政策出台并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实施后,一些企业的税务负担减小了,一些企业的税务负担却增加了。因此,企业做好纳税管理和税收筹划工作非常有必要。

    一、当前企业纳税管理和税务筹划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纳税筹划管理的认识不足

    纳税筹划工作与传统的财务工作有一定的区别,对财务人员专业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营改增”政策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实施,要求相关的财务人员不仅要对财会、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更要求其能够适应政策的变化。超前性是纳税筹划工作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要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对企业最终的纳税管理和税收筹划目标作出一定的预判[1]。并且在整个税收筹划工作中必须细致入微,严格按照既定目标和相关标准,不然就会出现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情况。大型企业可以聘请专业人士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做好纳税管理和税收筹划工作,而中小型企业受到自身水平的限制,对纳税筹划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不知道、不了解、不重视问题。一部分中小型企业在纳税管理和税收筹划工作中,由于认识不足,侧重点往往在于减少短期的税务负担,而忽略长期的战略性计划,缺乏从企业整体角度进行全盘考虑的意识。因此,如何从长远的角度增加财务人员对纳税筹划的认识,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加强纳税筹划管理工作,是当前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二)纳税筹划管理工作存在潜在风险

    政策变化给纳税筹划管理工作带来了潜在的风险问题,因为纳税筹划工作具有事前性的特点,而政策的调整具有动态化特征,所以存在纳税筹划的最终目标既定而外部条件变化的矛盾问题。具体来讲,国家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调整相应的税收政策,“营改增”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而企业纳税筹划往往是事前就已经计划好的。政策的调整往往会使实际情况与计划偏离,从而诱发企业经营风险。虽然大部分企业有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但是市场竞争的激烈性与复杂程度和政策调整的突然性是不可避免的,导致纳税筹划的风险不可避免。从另一个角度看,纳税筹划的最终目标是使企业经营效益在税后达到最大,而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体现在其体系的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财务管理的最终落脚点是通过对程序的规范,使企业尽可能在规范性的前提下保证利益。因此,纳税筹划的最终目标和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别,在现实情况中,企业纳税人往往会过于注重短期内的利益,侧重于利润增长的方案而不是管理优化的方案。企业各阶段潜在的经营风险不断积累,最终导致企业长期利益受损。

    (三)对纳税筹划工作的监管乏力

    纳税筹划工作相对于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是比较新的,各行各业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和应用的时间不长。纳税筹划工作存在复杂性的特点,不仅牵扯到企业各个部门的方方面面,还涉及企业之外的诸多机构。政府、企业、税务中介机构等都与纳税筹划有直接的利益关联,因此加强对纳税筹划工作的监督非常重要且必要。但是从客观实际来看,政府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对纳税筹划管理作出一个准确的定义,相应的监督机构和机制仍不健全,缺乏具有强制力的监督力量[2]。特别是在“营改增”后,相应的新政策出台,势必导致以往监督机制和监督部门工作内容的调整,在旧的监督机制失去部分效力和新的监督机制仍未健全的背景下,企业纳税筹划工作的合法性很难得到切实的保障。这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纳税管理工作主要是委托中介机构完成,但是由于监督制度的缺失,无论是相应的收费标准还是最终纳税筹划的合法性,都缺乏保障。监督的乏力使企业面临违法经营的风险。

    二、企业做好纳税管理和税收筹划的措施

    (一)强化对企业纳税筹划的深层次认知

    强化对企业纳税筹划的深层次认知,有利于自上而下、以点带面地促进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展。从外部角度讲,税务部门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税法普及,特别是在“营改增”后,更应该加强对新的税法政策的宣传,使中小企业深入了解新政策。在具体享受的权利上,税务部门应做到“应告尽告”。针对小微企业,税务部门还应该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围绕新政策的重点难点,为财务机构能力有限的小微企业答疑解惑。从内部角度看,企业应该自上而下、以点带面地深化对纳税筹划的认知。通过对相关政策的解读做到使领导了解,然后再将思想重视下沉到各个部门和员工。只有在强化了企业对纳税筹划深层次的认识过后,才能保证思想促进行动,保证企业迅速有效地开展对纳税筹划各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促进企业纳税筹划工作由浅层次向深层次转变,在兼顾短期经营效益的同时保证长期管理规范。另外,一线的税务工作人员是纳税筹划工作中最广泛的群体,要加强对其的认知培训,使其在工作中高度自觉地将自己的行动与企业纳税筹划目标和国家政策达到统一。

    (二)建立企业纳税筹划风险机制

    在纳税筹划这一类具有事前性特点的工作中,风险预警机制尤为重要。从纳税筹划的性质上讲,其风险会在一定的条件下、阶段性的时间内有程度性地发生[3]。虽然纳税筹划存在必然的风险,但是由于其条件性、阶段性、程度性的特点,所以对风险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作出较为准确的预测,从而进行风险预警和防控。企业应该正视纳税筹划风险发生的必然性,看到风险预防的可能性。无论是纳税人还是专业的纳税机构,都应该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同时還要增强纳税人员的风险意识。企业要利用目前先进的技术平台和大数据资源,从硬件层面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在大数据利用上,企业要打破各个税务系统和软件之间的桎梏,使信息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在最短的时间内,追溯到每一笔资金的流向,发现不合理的资金流向时,进行准确的定位。

    (三)征税部门加强对纳税筹划的监督与指导

    一般来讲,大型的企业由于自身雄厚的资金实力支持,可以委托专业的税务机构做好纳税筹划工作。但是对中小企业而言,受自身实力限制,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做好纳税筹划工作。因此相关的征税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的监督与指导,避免企业为了一时利益铤而走险,帮助企业从深刻了解政策到熟练做好工作。征税部门要在尊重已有政策的基础上,根据新政策特点和税务工作的实际发展情况,加快制定和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既要发布具体的规章制度,也要保证有效的执行力度;既要加强对企业的指导,也要加强自身监督队伍的建设;既要明确企业纳税筹划工作的目标,也要保证中介机构的行为规范。

    三、结语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税收政策也在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纳税筹划工作无论是从理论研究上还是实际应用上,都在各行各业较为普遍。虽然在认识、风险及监督方面仍存在一系列较为突出的问题,但是在政府、企业、中介机构3个主体的努力下,在制度和执行的保障下,做好纳税管理和税收筹划工作是企业可以完成的事情。但是,要做好纳税筹划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还需要企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推动整个纳税筹划工作的有序发展。

    (作者单位为保定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 徐泽霞.如何加强企业税务筹划与税务管理之我见[J].纳税,2017(4):18.

    [2] 魏丽娜.企业税务筹划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8(2):135-136.

    [3] 穆元元.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8(15):61-6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4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