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论长征文化的多元性与经典价值
范文

    陈立影

    1935年底,中央红军经过两年的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评价长征:“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1]毛泽东充满诗意和激情的评价,在高度肯定长征的军事史价值、对于中国革命的意义的同时,也肯定了长征对于文化传播、民族融合与社会调查诸多方面的重大意义。诚然,长征纵横11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翻越18座山脉,走过600里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渡过24条河流,这一连串的数字本身就说明长征这一事件不可动摇的史学价值与文学价值。考察当年红军走过的地方,不但留下了红军与敌军英勇作战的事迹,更留下了许多红军与大自然斗争的传奇,与各族民众融合的温情。这些丰富的原始素材就是作家创作长征题材作品时的多元化构思的来源,而后世产生的诸多“长征文化”,也见证了长征这一历史事件的普适性与经典价值。

    一、 纪实性长征作品记录了真实的长征事件

    首先,长征是一件惊世骇俗的历史大事,是人类军事史上的一次伟大创举,所以,记录整合长征的各种详细史料,并以此汇集为长征的真实记忆与激励中国人的精神力量,就成了长征研究者的第一要务。为此,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到来之时,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的八集电视纪录片《长征》,就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庄严回首。《长征》纪录片通过国际化视角讲述、亲历者口述、数据量化解读等手法,用最真实的细节,展示长征史实。

    其一,《长征》纪录片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央档案馆、国家博物馆等权威单位和机构全力支持下,收获了大量珍贵的资料和素材[2],使得《长征》成为到目前为止,同类型题材纪录片中最具权威性、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的精品力作。《长征》以全景视角回顾了长征的起因、过程、胜利以及它产生的伟大意义,如影片中以红军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受伤被俘后扯断肠子而牺牲的事实,表现第五次反围剿的惨烈,印证当时斗争形势的艰苦与红军的重大牺牲。又如对于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等历史的紧要关头的回顾,见证在长征途中如何确立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如何拨乱反正挽救了党和红军。又如红军长征路过少数民族地区时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开仓放粮救济贫苦百姓,为他们送钱送粮送枪支,得到了彝族百姓的信任,最终刘伯承与彝族首领歃血为盟,充分印证了“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的历史使命;再如贵州镇远的瑞士传教士勃沙特跟随红军长征后写下了《神灵之手》,称中国红军为“中国最优秀的男女”,长征是“激动人心的远征史诗”等事实,充分说明红军长征的国际化影响。即使在蒋介石给刘湘、潘文华的电文中,亦提到长征的红军战士“因饥饿取食土中萝卜者,每取一头,必置铜元一枚于土中”。这些珍贵的文史资料与影像资料,汇成了一部最可信的长征版“史记”,为后人研究长征、记住长征、学习长征留下了最真实可信的第一手资料。

    其二,宏大叙事与个体叙事相结合的叙事手法,挖掘出大量鲜为人知的长征故事。纪录片《长征》在鲜明的长征精神下,又力求对长征细节上的丰满细致。于是,百名亲历长征的红军将士对长征的回忆,数十名长征见证人对红军长征的讲述,挖掘出更多珍贵的长征故事。如周恩来在侗寨杨氏鼓楼亲自指挥救火,抢救百姓财产并公审纵火的国民党特务的故事,就是由侗寨老人杨信安讲述的。杨信安亲眼见证了周恩来挺立于熊熊大火之中,指挥战士们排成长龙,从河边传递水桶救火的细节,使这个故事非常可信。又如红军卫生员龙思泉为给当地妇女接生而掉队,后被当地民团杀害,百姓将其尸骨安葬,并称之为“红军菩萨”,至今仍在烈士陵园里立有红军菩萨的雕像。这种珍贵的个体叙事支撑起宏大的长征主题,从细节上见证着红军“一心为穷苦大众”的宗旨与实际行动。《长征》中出现的百位老红军,每个人都像是一段真實的纪录片,最终汇集成一部巨大的历史片,汇集成了最真实的长征回忆录。正如分集导演韩晓伦说:“每一位老红军,都是一个历史。这个历史过去了80年,过去90年,过去100年,他们的影像无论在哪一个时期,都应该被珍藏。”

    二、 表现长征重大事件的影视作品使长征故事更加丰满

    长征是残酷的战争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作出的艰难抉择,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作出的决断而智慧的决定。在长征的途中,各路红军共进行重要的战役战斗600余次,击溃了国民党数十万中央军和地方军的围追堵截。一边是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队拥有飞机、汽车、大炮等先进武器装备,一边是战略转移中的以步枪、大刀为主要武器的红军部队,在靠双脚行走,兵力、装备、供给都居于劣势的情况下,各路红军以一往无前、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慨,创造了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翻越雪山草地、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激战腊子口的奇迹。因此,长征的历程必然是充满传奇、可歌可泣的。所以,80年来,以长征的重大事件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佳作倍出。

    “四渡赤水”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重要事件,也是中国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观,因此多次成为长征文化中的重要题材。1983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四渡赤水》,表现了毛主席、周副主席、总参谋长刘伯承在赤水河边决定抢占附近渡口以摆脱敌人、迷惑敌人的运动战术。2016年,作为长征80周年的献礼片的革命战争题材动画电影《四渡赤水》摄制成功。据悉,影片的制作团队在影片制作之初,查阅历史文献和现有影视作品,走访调研了数十位革命老区中曾经参与四渡赤水之战的红军战士及后人,力求能够将历史战役以艺术的样式真实重现。动画片的《四渡赤水》动用高科技手段,动用精致的画面来表现“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出现在动画电影《四渡赤水》中的伟人毛泽东,身材挺拔,英姿飒然踏马御风追逐理想,他挥斥方遒,凭借对战略战术的研究和前瞻,在最危急的时刻勇挑重担,成为最黑暗岁月里的指路灯塔。同时,《四渡赤水》还在战争间隙,展示了领袖的浪漫主义,影片中的毛泽东吟诗作对,煮酒论天下英雄,表现出领袖人物激越的文采与诗意。而动画片中当地百姓夹道欢迎红军、青年踴跃参军而出现的与民同乐的场面,红军战士个个萌态十足,这就是红军在艰难困苦条件下的乐观精神的最完美诠释。正如导演希望的那样,此次倾力打造而成的《四渡赤水》动画电影,便是要向所有人展现出一支最萌最可爱的红军钢铁之师。

    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草地》(1986)同样采用了小格局叙事的手法,影片将镜头集中在了十几名掉队的红军战士身上。在茫茫无际的大草地的暴雨之中,红二方面军后卫连长肖国成牵着年仅14岁的小秦艰难地行走在沼泽里,口粮极端匮乏,自然环境极端恶劣,还有随时可能到来的牺牲。为了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老弱病残的同志表示让年轻同志带上仅有的粮食先走,而体能尚好的同志,却一心想着帮助病弱的同志。于是连长肖国成背上了病弱的曾立标,女战士背起了烈士的遗孤,伤病员拒绝吃珍贵的粮食,这些看似柔弱的群体,在集体主义精神和崇高的理想之下,终于追赶上了主力部队。当队员打开肖连长交给他们的重要文件时,看见上面写着:“我们请你们交给党的重要东西正是你们自己”……《草地》从微观的角度将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悲壮情景展现出来,而长征精神透过这些微小的个体,同样得到了广大,“共产主义理想”同样在这些病弱、年幼的革命者身上熠熠生辉。

    影片《金沙水拍》(1994)的背景放置在红军长征时路过少数民族地区时,影片没有描写激烈的战争场面,而是集中于毛泽东、朱德如何落实民族政策的故事上。影片对这一时期红军模范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举措进行了现实主义的描述:毛泽东在“鸡鸣三省”的行军途中毅然将刚出生的女儿托付给苗族老乡;毛泽东在行军途中险遭不测,但却大度地释放了打黑枪的滇军彝族青年军官;在回民聚居区,红军误入清真寺,毛泽东和朱德亲自登门赔礼道歉后获得了回族兄弟的祝福;贺子珍的小弟贺敏仁为了给贺子珍治病,擅取了寺庙里的几十个铜板而遭到严厉处决。在朦胧的火光和月光下,毛泽东与妻子在草地上相拥相亲的情景,说明他不仅仅是一位革命领袖,更是一个感情丰沛的丈夫;清冽的河流旁,彝族姑娘爱上了红军战士的细节,有力地说明了红军民族政策的巨大威力。《金沙水拍》中人情化的叙事风格,使领袖形象更加丰满,也给世人提供了一个认识领袖、认识红军、认识长征的全新视角。

    三、 浪漫主义的长征作品表现了政治与艺术的统一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丽史诗,在长征过程中既有艰苦卓绝的奋斗,亦饱含着充沛的革命激情。所以80年来,作家们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创作出各种风格的讴歌长征精神的文艺作品,以不同的美学样式来延续长征的火种,传承长征的精髓,汇聚成了一篇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作为建国后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革命历史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1964),就是以恢宏壮美的场面,众多的民族舞蹈表演形式,在新中国文艺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一度成为全国人民的观看热点。

    《东方红》还是新中国第一部宽幕电影,这部被誉做“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的电影,选取了中国革命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政治事件,以歌舞形式将其连贯起来,形成了中国革命近代史的艺术浓缩。《东方红》汇聚了当时最出色的舞蹈和歌唱演员,收录了大量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设计了繁复的舞蹈场景和让人叹为观止的美感造型,使整部影片洋溢着昂扬的青春气息和奋斗精神。周总理亲自为《东方红》设计布景:天幕的左侧是光芒四射的马克思、列宁画像,在画像前同时升起两面旗帜,一面是党旗,一面是绘有毛泽东青年时代头像的红旗,又使该片增加了政治元素与国际主义精神。《东方红》所体现的“中国特色”和前所未有的大气磅礡,曾经震撼了整整一代人,并成为一部永远镌刻在中国人心底的文艺大片。

    在《东方红》中演唱的35首歌曲中,有《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遵义城头霞光闪》《飞越大渡河》《情深谊长》《过雪山草地》《会师歌》《七律·长征》等七首歌是表现长征的。透过演员们精美的舞蹈,歌唱家深情的演唱,质朴而厚重的舞台设计,长征以一種唯美高贵的艺术样式绽放于新中国的舞台上,艺术家们为表现红军坚毅不拔的意志和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又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舞台样式。

    《中国电视》杂志执行主编李跃森在评论《长征》纪录片时说:“崇高的美学理想、深邃的历史意识、强烈的时代精神,三种因素交互作用,构成了《长征》鲜明而独特的文化品格。”[3]目前,正值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华民族进行新长征的时代,因此,主旋律电影从来都是主流影视业内不容忽视的一支生力军,其发展令人振奋,并不断地迎来新的突破。长征作为中国革命的红色基因,长征精神与今日中国的发展进程,在精神内质上形成了一致性,这就是长征精神会在当今时代得到大力弘扬的原因。长征是一道光,照亮中国历程的那一段黑暗时刻,长征体现的崇高革命信仰、坚如磐石的团结、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精神,成了共产党人的永恒守则。有了这些理想信念,才会有了彪炳史册的红军长征的胜利,才会催奋出中国人屹立世界的大国风采。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