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马思聪小提琴创作的民族化追求研究
范文

    王娅

    【摘 要】马思聪是中国小提琴发展历史上的关键人物,在创作、演奏和教学方面都做出过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创作方面的民族化追求,更是为中国小提琴创作做出了示范和表率。鉴于此,本文从马思聪的创作经历谈起,以多部作品为例,对其民族化追求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期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马思聪;小提琴创作;民族化追求;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J61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054-02

    一、马思聪小提琴创作概述

    马思聪,中国著名音乐家,也是中国第一代小提琴家,1912年出生于广东汕尾,11岁时随大哥远赴法国学习音乐,先后在南锡音乐学院、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17岁时因家庭变故回国,并在广东、香港等地举办演出,受到了广泛的好评。1930年再度赴法国,跟对毕能蓬学习作曲,归国后先后在广州音乐学院、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音乐系任教。1950年,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1967年,因文革原因远走美国,1987年于美国费城逝世。其对中国小提琴事业、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纵观其小提琴创作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前后的法国学习时期。在两所音乐学院学习期间,使马思聪接受了系统和正规的音乐训练,并开始尝试创作。该时期的作品包含《摇篮曲》《内蒙组曲》《第一回旋曲》和《西藏音诗》等,该时期的作品受到了一定的西方文化影响。1930年前后,马思聪陆续接触了一些中国民间音乐,这让其创作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将民族化风格的表现视为了重要的创作追求。以《摇篮曲》为例,其原型是马思聪的母亲在儿时教给自己的一首小曲,曲子的旋律绵长而温婉,饱含着浓郁的亲情。对此马思聪特意采用了五声调式,对原旋律进行了保留,从而使作品呈现出了鲜明的中国风格;第二个阶段是五十年代前后的国内时期。1951年,马思聪出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在繁忙的政务工作之余,仍然坚持着创作。而且与早期的作品作品相比,该时期的作品题材也更加广泛。包含《第二回旋曲》《三个舞曲》《山林之歌》《春天舞曲》等。在继续坚持民族化路线的同时,题材和体裁都更加多元化,并在创作技法上进行了创新。如《春天舞曲》,作品表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音乐家的欢喜之情。其原始素材是马思聪参加治理淮河劳动时搜集到的两首民歌,即《斩板山歌》和《慢赶牛》。并采用了五部回旋奏鸣曲结构,将新中国成立后音乐家的喜悦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一时期,马思聪的创作已经不再局限于小提琴,而是由小提琴延伸到了钢琴、舞曲、交响乐等,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其创作视野的扩展和创作水平的提升;第三个阶段是七十年代前后的美国时期。受到特殊原因的影响,马思聪不得已远赴美国,虽然身处异国他乡,但是马思聪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祖国,并将这种思念之情融入到了作品中,创作出了《阿美山歌》《热碧娅》和《双小提琴》协奏曲等17部作品。创作于1983年的《G大调双小提琴协奏曲》,整个作品的所有素材均来自于传统音乐,表现的也是自己浓郁的思乡之情。可以看出,虽然远在海外,但是民族性却始终是马思聪不变的追求。

    二、马思聪代表作品的民族化风格分析

    (一)《思乡曲》

    马思聪是将民歌运用到小提琴创作中的第一人,如果说之前的《摇篮曲》是其民族化追求的最初尝试,那么在《思乡曲》中这种追求已经得到了确立。1937年,正值抗日救亡运动的关键时期,马思聪在内蒙古民歌《墙头上跑马》中获得了创作灵感。这是一首由上下两句构成的民歌,旋律十分质朴,表现出了绥远地区劳动人民思念家乡的真情实感。在对其改编过程中,马思聪运用了e小调,采用了单二部曲式结构。A段中,一开始几乎完全复制了原民歌的旋律,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随后马思聪对其进行了两次变奏。第一次变奏还是依托于原民歌的旋律,但是节奏和速度却有了明显的变化,使原来的那种悲伤情绪得到了升华。第二次变奏则通过提高音区和增强旋律线条的起伏,营造出一种奔涌的气势。象征着人们的情绪已经达到了顶点,对家乡的思念、对现状的不满、对未来的憧憬等,都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抒发。B段采用了E大调,以三度双音的形式,形成了强与弱、柔与刚的鲜明对比,由此将之前的怀念之情转化为了昂扬的斗志,饱含了浓浓的爱国情。

    (二)《春天舞曲》

    《春天舞曲》创作于1953年,正值马思聪创作的高峰时期。生活的安定和事业上的成功,都使他处于一个极佳的创作状态中。该曲在旋律素材、曲式结构、复调和声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民族化特征,都标志着马思聪的创作水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旋律素材方面,虽然准确的原型已经无从考证,但是我们还是从安徽、江西等地的民歌中,找到了作品旋律的影子。如安徽民歌《大麦歌》,该曲欢快跳跃的旋律与《春天舞曲》的旋律极为相似。而江西民歌《斑鸠调》的旋律,则被马思聪予以了加工和改编,两首本不相同的民歌分别得到了合理的运用,并有机融合为一个新的整体。在曲式结构方面。该曲为五部回旋奏鸣曲式,之所以使用奏鸣曲结构,主要是为了追求一种整体上的统一,使音乐形象更加鲜明。而在调式上,则借鉴了湖南花鼓戏中的《阳雀啼》,羽调式的主音被反复的强调,更加突出了欢快的效果。所以说,这是一首对民族音乐进行了灵活借鉴和运用的,极具民族特色的小提琴佳作。

    (三)《西藏音诗》

    《西藏音诗》是一部反映雪域高原的作品,也是近代第一首以外国乐器来表现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之一。在创作这部作品之前,马思聪曾为一部西藏纪录片进行过配乐,使其对西藏少数民族音乐有了十分全面的了解,从而为这部作品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与之前作品欢快、清雅的风格相比,这部作品是原始、粗犷的。第一乐章是带有序奏的复三部曲式,充分运用了小提琴双音、快速走句等高难度技巧,带有一定的华彩特点。第二乐章则取材于西藏民歌,其本身的调式很有特点,上行时建立在增四度的五声音阶上,下行时则建立在另一个具有增四度的六声音阶上。对此马思聪特意改变了小提琴声部的音区,让音乐结束在泛音中,营造出一种虚无缥缈之感。第三乐章则是对藏人舞剑的场景描绘,乐曲的速度为急板,运用了快速短工和泛音等复杂的演奏技巧,刻画出了剑客们洒脱不羁的形象。与之前的作品相比,这部作品在民族化风格的表现上无疑是更加成熟的,充分反映出了其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热爱。民族化已经成为了其创作中一种自觉主动的追求,直至成为了最鲜明的艺术风格。

    综上所述,自小提琴艺术传入中国之后,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一百多年中,一代代音乐家前赴后继,奉献出了自己毕生的热情和精力,使这门西方乐器得以在一个新的国度生根发芽。马思聪正是其中的一位,特别是其始终坚持的民族化追求,更是为其它创作者做出了表率和示范,引导着中国小提琴创作沿着一个正确、科学的方向发展。时至今日,其作品仍然经久不衰,正是对这一理念最佳的证明。所以在今天的小提琴欣赏、演奏和教学中,理应对其作品的民族化特点有深刻的认识和体验,这不仅仅是艺术本体方面的需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个中国小提琴工作者、学习者的责任和义务所在。

    参考文献:

    [1]孙晓洁.马思聪《思乡曲》和声分析[J].中国音乐,1998(03).

    [2]杨宝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小提琴上表现所需的特殊技术手段及其训练[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96(01).

    [3]苏夏.马思聪的音乐风格与内涵——1988年10月4日马思聪音乐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J].音乐研究,1989(01).

    [4]苏夏.论马思聪的音乐创作(上)[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0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