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淄博五音戏文化底蕴探析 |
范文 | 【摘 要】山东淄博五音戏是流行于山东济南、历城、章丘、淄博一带的地方戏曲,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五音戏在发展中不断地融合当地的文化特点,使该剧种具有了丰富的戏曲文化底蕴,本文从儒家文化、乡村文化、聊斋蒲文化这三方面对五音戏的文化内涵和影响进行探究。 【关键词】淄博五音戏;文化底蕴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009-03 山东淄博五音戏,原名“周姑子戏”又名“肘鼓子戏”,是主要流行于山东济南、历城、章丘、淄博一带的地方戏曲,有两百多年的发展历史,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最早起源于明清时期的“秧歌腔”、“姑娘腔”,又与当地流行的民间小调相结合,逐渐发展起来,与山东的柳琴戏、茂腔、柳腔同属于山东特色的肘鼓子声腔系统。在肘鼓子声腔的传播中,流向鲁中北地区的肘鼓子声腔,又分为了东、西、北三路,而西路肘鼓子经历了“秧歌腔时期”、“周姑子(肘鼓子)戏时期”、“杂社时期”、“五音戏时期”四个时期的发展与衍变,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淄博五音戏,它唱腔优美动听,语言生动风趣、表演朴实细腻,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山东淄博在地理环境上最早渊源于龙山文化圈,是齐国故都的所在地,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五音戏在这里扎根发展,受到了当地的地域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影响。同时这里也是聊斋故里,聊斋文化在这里影响深远,被当地的地方戏曲、秧歌、扮玩等艺术形式所吸收借鉴,使淄博五音戏在独特的音乐魅力上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审美。 一、儒家文化积淀下的淄博五音戏 山东素有“齐鲁之邦”之称,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齐鲁文化”。齐鲁文化最早渊源于周文化,经过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不断发展,齐鲁文化逐渐的迈向成熟兴盛,诸子百家辈出,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支主流。山东是儒学的发源地,儒家学派的思想在这里孕育、形成、发展。淄博乃齐国故都的所在地,西面是鲁国的故都曲阜,可以说齐鲁的儒家思想文化在这里受到最直接的影响,从而渗透到了艺术、思想、生活等等的各个方面。五音戏在这片土地上产生,在不断发展中,它的艺术特色、表现内容等各个方面都能折射出儒家的文化思想内涵。 (一)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忠孝、乐教”文化在戏曲中的折射 孔子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提出了“仁”的伦理学说,认为“仁”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孝悌”则为仁之本,在《学而》中这样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孝是家庭内部亲属之间的道德规范,建立在亲缘的自然感情之上,是人伦关系的起点,淄博人民的生活由于处在这样一种历史文化环境中,忠孝观念是一直保守没有改变的,特别注重强调儿女一定要孝敬老人。在五音戏的戏曲音乐中,“忠孝”的文化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戏曲新编剧目《妯娌》中就体现了忠孝关系,大妯娌好玩无所事事,小妯娌勤劳能干,两人因为轮流照顾生病的老人而展开故事情节,小妯娌由于工作就让大妯娌来替班,其中产生了矛盾,小妯娌的母亲过来后经过调解,最后两人和好,一起照顾老人,一家和美。这样的忠孝理念,通过戏曲传递出了淄博人崇尚孝文化的传统美德。 “乐教”的理念在随着历代统治阶级和儒学思想家的宣扬和奉行下也逐渐渗透到了文化和艺术的各个领域,“寓教于乐”的思想千百年来被各个阶层的人士所普遍接受,成为人们判断各类艺术事业存在价值的重要标志,而从古代到近代以来戏曲艺术可以说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公共娱乐,从宫廷官绅到文人雅士再到平民百姓,看戏是一种最经济、最大众的娱乐方式,那么它也开始承载着社会教育的功能,由于中国受到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人们更加关注道德、伦理思想的灌输,戏曲也就无意的成为最方便的运载工具。同样,地方的小戏也具有这样的乐教理念,五音戏的传统老戏《墙头记》讲述了张木匠的两个儿子,嫌自己的父亲年迈体弱、毫无用处成为一个负担,两家都不想照顾,经商议每个儿子按月轮换养老,但最终由于大月小月不均等的缘故产生矛盾,谁也不愿意赡养,最终由大儿子将他撮到了院墙头上,让张木匠求活不能求死不甘,后来由于一个风言传说张木匠存有私房钱,然后引来了两个儿子为钱财争养老父,使张木匠安逸地度过了人生最后的阶段。这个戏曲可以说是五音戏中最典型的体现了忠孝道德观,虽然有一个圆满的结尾,但是因为钱财和利益引发的忠孝理念,遭到了道德上的批判,这与人们提倡的忠孝观是不相符的,再通过戏曲的“乐教”功能来呼吁“仁爱”,唤起人们对孔子强调的道德观“孝养”和“孝敬”这种传统文化的继承。 (二)儒家“中和”思想的文化体现 儒家的“中和”乃中正、平和之说,在《礼记·中庸》中这样阐释“中和”之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它讲究适度,情感的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中国戏曲发展历史中,不管是从文人雅士创作的戏曲,还是到土生土长的地方民间小戏,他们都在追求“中和”之美的伦理意识和审美趋向,这种传统的审美理念也在五音戏中体现出来。它大都追求喜悦的感情色彩,而不以宣泄悲苦愁闷为主要目的,使剧目大都具有一个大圆满的结局,即使中间穿插有矛盾冲突,也都会随着剧情而转折调解,剧目大多以生活爱情为主,有夫妻之间的打情骂俏,婆媳之间的和睦关系等等,这些内容展现的也是中和之美。没有大喜大悲的极端色彩,使人们能够轻松愉快地欣赏戏曲。在音乐表达上,五音戏说、唱结合,说中夹唱,情趣盎然,运用当地方言的语音声调加上五音戏戏曲的曲牌唱段,使在音乐表达上更加贴近群众,达到了说与唱中和起来的完美结合。在唱腔上,五音戏以板腔体为主,曲牌体为辅,包括悠板、二不应、鸡刨爪、散板四大不同类型的板式,其中的悠板为一板三眼,分为三个速度,徐缓的慢板、中速的悠板、快速的悠板,使表达的感情逐一过渡,婉转抒情。它们各自的特点也都非常符合中国音乐起、承、转、合的音乐线条特色,每一个板式和曲牌也都有上下句对称的结构特点,上句和下句的甩腔相互呼应,最终结束于调式主音,使音乐更和谐优美,体现了儒家的“中和”之说。 二、乡村文化缩影下的淄博五音戏 戏曲和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戏曲内容的取材更多的是来自社会生活,同时戏曲也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在戏曲中可以反映现实的社会状态、人民百姓的生活、宗教信仰、历史传说等。民间形成的地方小戏,也更能体现农民之间的生活关系和生活状态。五音戏,产生于济南章丘一带,发展于山东淄博,然后一直在鲁中地带传唱,它最早源于农民在田间地头所唱的一些劳动歌曲“秧歌调”和明清时期在民间所唱的俗曲“姑娘腔”,来源于农民的生活,被农民所接受传唱。在每逢农闲、节庆之时,农民便自发组织起来,用边歌边舞的秧歌形式庆祝丰收,祝颂太平,自娱自乐,从而逐渐向地方戏曲开始发展,使它富有浓厚的鲁中民间特点。它的几个传统小戏就体现了早期鲁中地区的乡村生活状态。《拐磨子》就是五音戏的经典曲目之一,富有浓郁的鲁中民间特色,剧中讲述了人物李茂赶集的时候,揽到了一宗利润丰厚的好买卖,十分高兴,急忙回家告诉妻子,要连夜做24方豆腐,于是两人兴奋忙碌的做豆腐,最后挑着担子去送货的故事。它展现了齐鲁人民至今都有的“赶集”的民俗生活,古时日中为市,以日中为齐集之时,到集市上买卖称为“赶集”。在山东各地均有这样的民间生活,从明清时期开始济南淄博一带就是经济交流的重要地区,随着鲁中山地北麓东西大道的开辟,带动了济南、淄博、潍坊这一带的经济,人民的贸易交流繁多,大大小小的集市,也成为人们贸易交流的主要中心,也是农民生活的一部分,赶集卖豆腐至今也存在于民间的集市中,在戏曲中从揽生意到做豆腐再到卖豆腐贴切地展现出了农民生活的情景。《赵美蓉观灯》则展现了鲁中人民元宵观灯的节庆习俗,讲述了剧中赵美蓉通过侄儿宝童,得知未婚夫被冤入狱,婆母又在家中停柩待葬,便与侄儿约好,以元宵节晚上门口挂出的红灯为路引,女扮男装前去凭吊的故事,夜行路上的观灯则是戏曲的重头戏,展示了元宵节各式各样的花灯,通过唱词演唱出来,让大家感受到了鲁中元宵佳节时的节日气氛。《王小赶脚》描写了怀有身孕的农村小媳妇二姑娘,在六月三伏天里回娘家探亲的情景,她与赶脚的王小从婆家到娘家,通过雇驴、讲价钱、拉家常、观景、逗笑等内容,展现了两个人淳朴、活泼开朗的人物性格,折射出了鲁中地区人民淳朴的民风民情以及人民的生活态度。此外,还有描写爱情生活的剧目《王二姐思夫》、《彩楼记》等,描写婆媳关系的剧目《亲家婆顶嘴》,描写乡村公案类型的剧目《王定保借当》、《老少换》、《罗衫记》等。这些剧目都体现了乡村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因为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一些事情,所以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的真实写照,在人们听戏的时候,才能更容易引起共鸣。 三、聊斋蒲文化折射下的淄博五音戏 山东淄博不光是齐国古都,也是聊斋故里,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清代著名的小说家蒲松龄,他所创作的短篇小说《聊斋志异》,在中国文学、艺术等领域可以说是影响深远,在中国戏曲艺术上逐渐形成了以它的文学内容为背景的一些聊斋戏,在淄博当地还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聊斋俚曲艺术,五音戏在逐步的发展过程中,也开始受到聊斋文化的影响。在蒲松龄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下,他的《聊斋志异》以文学的表达形式与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作斗争,将作者的思想,苦闷的情感借助“鬼狐”之口表达出来,来讽刺封建官场的腐败和科举制度以及封建的礼教和社会道德,宣扬妇女的爱情和婚姻自由。他的创作思想与戏曲艺术存在的社会价值是一致的,反映社会的种种现实,在淄博五音戏中,它的艺术思想价值也是来宣扬忠孝、仁义的道德,家庭和美,爱情和美的人间情感。使这样的文学与艺术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开始交流。五音戏在音乐创作上开始吸收聊斋故事的一些内容,创作出了大量的戏曲音乐,例如五音戏的《胭脂》、《姊妹易嫁》、《墙头记》、《窦女》、《乔女》、《续黄梁》、《翠霞》、《云翠仙》等,都是取材于《聊斋志异》里的故事内容,但它没有完整照搬,而是加入了五音戏的艺术特点加以改编,每一出戏都精心创作,使其更加符合五音戏的表达理念,来宣扬婚姻自由的爱情观,忠孝的道德思想。在五音戏的曲牌特点上,五音戏在原有曲牌的基础上,也有吸收借鉴聊斋俚曲的曲牌,例如耍孩儿、玉郎娥、呀呀油这些都有在五音戏的一些剧目中体现,使五音戏和蒲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发展五音戏的同时也将聊斋蒲文化传播开来。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居于统治地位的一些中国哲学和伦理思想,还有历史存留的一些民间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发挥着多么巨大的作用。五音戏不仅仅是一个大众性的综合艺术,从文化上来看,它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吸收了儒家忠孝仁义的伦理思想和“中和”的音乐审美观,从而成为这个地方剧种在艺术发展中的主流思想。还同样赋予了戏曲“教化”——寓教于乐的理念,使得在戏曲以后的发展、创作、表演中,逐渐的树立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思想路线,将这种思想观念贯穿于戏曲的内外,从戏曲的内容到唱腔特点无一不体现这种思想观念,借助戏曲这种表演媒介,将中华民族传统的忠孝仁义思想,传播到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去,使人民通过戏曲知晓传统,弘扬文化,传播知识。同时五音戏还吸收乡土文化,民风民俗,使它立于广大的农民群众之中,更加贴近生活,内容多表现生活琐事、爱情故事、婆媳关系、历史传说、民间风俗等,又结合当地方言的演唱风格,更易于让大众群体所接受,为它思想的教化和传播奠定了基础。“中和”的音乐审美观,给大众人民带来美的享受,没有大喜大悲的感情变化,大多数圆满的结局,唱腔的婉转抒情等等,使人们在愉快喜悦的心情中欣赏戏曲,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符合中国人民欣赏戏曲的审美情趣,也更利于戏曲思想文化的传播。在五音戏的发展道路上,因为在思想理念上的交汇,使五音戏又吸收了聊斋蒲文化,从而使当地文化更好地与戏曲结合起来,从内容创作上的聊斋故事改编剧,到曲牌上吸收借鉴聊斋俚曲的一些曲牌,使五音戏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丰富多样,让五音戏更易于当地群众接受和喜爱,对它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总起来说,五音戏的戏曲文化集合了当地乡村文化、聊斋文化、齐鲁文化,从儒家的“中和”音乐观到乡村的爱情生活观,将戏曲的雅与俗,在其中完美结合,丰厚的文化底蕴为它以后的戏曲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五音戏以后的发展、传承和保护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周艺,李善昌.五音戏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1). [2]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四册[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3]梁莹莹.五音戏中的女性情节[D].福建师范大学,2010. [4]安陆兴主编.山东地方戏曲音乐[M].山东省出版管理处,1987(9). [5]李赵壁,纪根银.山东地方剧种史料汇编[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 [6]郑传寅.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毕经商(1991-),男,山东省淄博人,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所2014级艺术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民族音乐理论。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