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舞蹈教学与中小学课外艺术活动对接模式 |
范文 | 覃嫔 【摘 要】高校舞蹈教学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从高校舞蹈教学的现状出发,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创新地提出将高校舞蹈教育与中小学课外艺术活动对接的模式。中小学课外艺术活动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实现形式之一,这种对接模式使舞蹈教育者同时又是学习者,是教学方式的革新,为中小学艺术教育和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舞蹈教师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舞蹈教育;课外艺术活动;教学革新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189-03高校舞蹈教学与中小学课外艺术活动对接模式,来源于中小学课外艺术活动的发展对于舞蹈人才多样化多元化的客观要求,立足于高校舞蹈教学,探索中小学课外艺术活动对接的模式和路径,既必要又紧迫,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唯有改变以学校为中心的封闭教学方式,转向社会大众群体,加强和中小学之间的联系,并积极地参与到中小学的教学研究活动、艺术教育活动、教学实践活动中间去。一、两者对接模式含义与可行性(一)高校舞蹈教学与中小学课外艺术活动对接含义高校的舞蹈教育事业是全面的素质教育事业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因为它在全方位的素质教育发展和事业推进中展现出无可取代的力量。尤其是近年以来,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和中小学开始意识到舞蹈教育在全面素质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因此,对舞蹈教育者的素质要求有了更高的标杆,同时,对舞蹈教育事业也愈加重视。中小学课外的艺术活动,是指艺术教师们通过额外的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进而提高学生们学习艺术的兴趣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它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高校舞蹈教学与中小学课外艺术活动的对接是以中小学课外艺术活动的导向,来探索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结构,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优化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出具备较强综合能力的应用型舞蹈人才。高校舞蹈教学与中小学课外艺术活动二者的有机结合将构建出一种崭新的、高效的舞蹈课程教学模式和与中小学课外艺术活动的对接模式。其一,“学师结合”模式。高校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中小学进行课外艺术活动辅导,在此过程中学生既是辅导老师又是学习者。其二,“校校结合”模式。高校根据课程设置聘请中小学一线老师来上《中小学艺术教学法课》等实践课程。(二)对接模式可行性分析怀化学院高度重视和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培养学生的课外活动和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实践平台。我院承担的“国培计划”教育,不仅加强了中小学舞蹈教育师资力量的进一步优化,并且当地方上的中小学舞蹈教师来我院进行集体化的舞蹈教育教学培训时,我院也会召集大量的舞蹈实习生或者应届毕业生进入中小学的课堂,为离校的老师代班代课,进行“顶岗”实习。这样不仅使更多的实习生可以提前进入到学校教学得到锻炼,也可以为培养复合型舞蹈人才打下基础。怀化学院舞蹈教研室一直在舞蹈普修课程的改革上进行研究,曾经多次召开过教学改革的研讨会,也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更是在当地一些中小学进行对接实践。至今,学院在教学内容上进行的调整,将由单一的形体训练,恰当加入一些其它舞种的学习以及实践课程。只有通过对接模式的建立才能使高校的舞蹈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使他们向复合型全能型人才靠拢。二、对接模式实行的必要性分析(一)高校舞蹈现状问题第一,大部分高校过度地重视舞蹈专业课程教育,进而忽视了学生有关艺术思维的培养。由于有些学校过分地把教育重心放在学生的专业舞蹈课程教育上,对其艺术思维培养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过分地寻求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的方法,在舞蹈理论课程中只偏重于学生的舞蹈技术技巧的提升,以致于舞蹈学生只会简简单单地掌握了某项舞蹈技能,而更为重要的艺术思维却严重欠缺。第二,高校舞蹈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式落后。作为舞蹈教师如果只是简简单单地教授一些舞蹈技巧给学生,在指引大学生培养艺术思维方面能力较弱,那么其综合素质素养就不会高,不足以撑起整个课堂,舞蹈课程的教学就成为了机械呆板的学习舞蹈技能的地方。如果在学生的舞蹈学习期间缺失了不竭的动力与激情,课堂教学就会毫无生机与活力。如果只是简间单单地教授学生一些舞蹈技能,在指引大学生培养艺术思维方面的能力较弱,那么学生也只是学习和教授舞蹈的机器。只有通过与中小学艺术活动对接才能为教学带来活力,注入一股清流活水,重唤生机。第三,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模式的落后体现在当老师教授完一段简单的舞蹈动作后,大多数的学生都只是粗糙地加工模仿,或者简单乏味地重复。因为大多数高校所开展的舞蹈教学课程所面向都是高中阶段才开始学习舞蹈的学生,舞蹈基本功薄弱。那么在实际的舞蹈教学过程中,当舞蹈教师不能手把手一对一的进行教学,就会发生学生动作不规范不标准的现象,导致整个班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学生渐渐丧失掉对学习舞蹈的兴趣,老师也就不能如期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就进入了一种不和谐的教育模式的恶性循环中去。对接模式的实施将使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教导者,不仅能够带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培养一名具有责任心的舞蹈教师打下了基础。(二)中小学课外艺术活动的稀缺在21世纪飞速发展的教育圈里,尽管许多的学校尤其是中小学对艺术类师资力量需求十分的巨大,但很多的中小学的艺术建设、艺术设施仍旧落后,有的学校甚至根本就没有艺术教师,更不用单论舞蹈教师。更有甚者,一名艺术类教师往往身兼数职,同时担任舞蹈,美术,音乐老师。然而每年都有大量的艺术类毕业生涌入社会潮流中去,他们却并没有参与到中小学的基础教育教学中间去。(三)舞蹈教学中的难题首先,缺乏统一的教材,并且教材的更新非常缓慢。许多学校不是套用舞蹈专业学院的教材,就是直接自己直接动手,简单的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他们大学里学生的情况来编写教材,这就导致了市面上许多舞蹈教学教材伪劣性的泛滥,尤其是它们使用的随意性造成了教学的不严谨,教师态度的不端正,使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教学课程难以维继。大多数的舞蹈专业学生压根就没有正确又规范的教材可参照对比,一般情况是老师教授什么,学生就学习什么,丧失和剥夺了舞蹈教材的基础功能。而学生在毕业后往往手中没有规范的教材对自己的所学进行整理和回顾,对于复习十分的不利。其次,教学方式的落后。大部分舞蹈专业的教学方法大多是“填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一般只要学生能够大致地作出相应的动作,没有产生过分明显的错误,舞蹈教学就大功告成。虽然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完成课堂上的任务,但在课堂下他们对舞蹈动作的分析理解和讲述形容能力却十分低下,不利于学生艺术思维及艺术创造的发展。唯有亲身实践过后才能真正地体会出舞蹈中的韵味。(四)社会现实的需求随着时代发展与进步,我国的大众教育和全民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提升,而社会对高素质高水准的舞蹈教师的需求也更为迫切,那么也就为高校的舞蹈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准。高校的舞蹈教育事业在未来需要提高办学理念,适应社会大众们对其的高要求高标准。高校的舞蹈教育事业是全面的素质教育事业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因为它在全方位的素质教育发展和事业推进中展现出无可取代的力量。而我国普通中小学和高校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舞蹈教育在全方位素质教育中所产生的基础作用,对舞蹈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越来越上心。三、对接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一)通过联合举办文艺交流活动,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文艺交流活动的举行将使大量的实习生进入到中小学,进而通过对中小学师生的舞蹈编排和活动中节目的设计,使更多的中小学师生对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还能提高实习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活动是以高校舞蹈教育的师生为主,中小学舞蹈师生为辅,这样既活跃了校园的文化,又加强了高校舞蹈教育与中小学的联系与互动,提升了高校舞蹈教育教学的质量和经验,同时对中小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美育熏陶,使更多的中小学生对舞蹈产生兴趣,爱上舞蹈。(二)高校舞蹈学生可与中小学进行长期的舞蹈教育兼职加强对应用型全能型舞蹈教育人才的培养,使大量的舞蹈教育者走进中小学,并通过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参与课外艺术实践活动,从而带动中小学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长期的稳定的教育和资金投入,将建立起高校舞蹈教育者与中小学课外艺术活动之间的良性循环体系,使国家的舞蹈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舞蹈教育人才。(三)继续深化“国培计划”教育,优化中小学师资力量高校舞蹈教育的革新作为“国培计划”的一部分,怀化学院自启动的“国培计划”以来,就通过召集人员统一培训和远距离大规模的教师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大量地方的中小学舞蹈教师展开了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进一步优化了中小学舞蹈教育师资力量的。在对地方中小学教师进行集中和相结合的培训同时,将派出大量实习生走进中小学对在训教师的教育岗位进行了“顶岗”,这样将使更多的实习生走进中小学得到良好的实践锻炼。“国培计划”自从实施以来就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随着“国培计划”的进一步展开,将会对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样高校舞蹈教育也将会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发展空间。(四)改变旧的思想观念,制定培养目标作为怀化学院舞蹈教育者,了解培养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与敏捷艺术思维的师范人才比培养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表演能力的专业人才更为重要。作为怀化学院舞蹈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突出师范性的教育特征,寻找与创建更为合理、科学、有效、实践性强的教育方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同时对课程的设置、教学教材和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有所取舍,在此过程中怀化学院舞蹈教育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的主要办学目标不变,应当以师范性教育为主导地位,为中小学培养高素质全方位的舞蹈教师,再根据自身办学特点挖掘办学潜力,培养具有社会竞争力的应用型舞蹈教育人才。(五)改进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加强专业课与理论课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把理论课与实践课紧密地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实践与理论课程的相互交流,相互印证,相互融合才能培养学生探索和思考的精神和勇于实践的能力,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教育实践课展开与中小学的课外艺术活动的对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通过实地教学,应用于舞蹈编导,口述教学等实践性课程,强调灵活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而不是生搬硬套。只有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认识与运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得到提高。而且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对舞蹈教学基本形式,提高教学能力。(六)优化教材,与时俱进要建设一套有别于专业舞蹈院校的教材,通常情况下,一些适合自身舞蹈教学方法编制而成的教材往往不能适合大部分学生,要具体情形具体分析设计。所以编写出一套涵盖全面的教材就不能只是改编几部课程教材或是重新写几部而已,而是要结合本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强调整体化的设计,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教材也要随时更新,让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真正能跟上我国教育事业的脚步。四、结束语高校舞蹈教学与中小学课外艺术活动对接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但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施对接模式教学对教师的课外活动编排能力、课堂的控制能力、对先进教学理念的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应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时代所需的优秀教师。参考文献:[1]黄忠源.我国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及发展[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3.[2]吴丽萍.高校素质教育中舞蹈教育的探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0.[3]刘荔.新形势下高校舞蹈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关于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1(18).[4]孟慧.论高校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大众文艺,2012(20).[5]隆荫培,徐尔充:舞蹈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6]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7]王国宾:舞蹈教育战略与发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作者简介:覃 嫔,女,硕士,怀化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舞蹈教育与教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