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影视剧中的戏曲元素 |
范文 | 张梦秋+徐利兰 【摘 要】戏剧和影视是艺术的两种表现形式,但二者的相互借鉴与融合,对于促进戏曲艺术和影视艺术的发展有深远影响。戏曲的故事内涵对于影视剧主题的深化以及戏曲手段对影视效果的强化作用,都使影视剧的表现更加丰满。而影视剧的市场化、产业化、快捷化,对于戏曲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在以年代剧为例的影视剧中,就深刻地反映了戏剧与影视艺术的结合。 【关键词】影视剧;戏曲元素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13-02 一、戏曲与影视的关系嬗变 戏曲在视听、时空的综合中显示了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统一。我们用戏曲描绘生活,戏曲风格普遍存在于诸多流行娱乐形式里。影视艺术与戏曲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电影来说,1905年中国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即是由京剧艺术大师谭鑫培主演的京剧无声艺术片《定军山》。之后,1928年由谭富英和雪艳琴主演的《四郎探母》是我国第一部有完整情节的电影戏曲片。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许多优秀戏曲剧种的优秀剧目和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先后被搬上银幕,这些作品都采用了戏曲的表现形式,借用新兴的媒介形式,将传统意义上的戏曲,结合新的技术和艺术形式,带给观众不一般的审美感受。 戏曲和电视的关系也是渊源颇深。中国电视刚出现的时候,由于技术的原因,电视节目是用电影摄影机拍摄,后期洗印、剪辑、制作播出等程序相当困难,因此播出的节目数量有一定的限制。改革开放后,电视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尤其是电视的普及,电视荧屏成为吸引大众眼球的主要载体,电视中的电影、戏曲频道的开通、各地方电视台所播放的戏曲和电影节目可谓琳琅满目,戏曲古老艺术与影视现代艺术碰撞之后的融合趋势愈加明显。 戏曲元素的介入丰富了影视内涵,影视为戏曲艺术的传播插上了翅膀,表演与影像的借鉴与结合,对于促进戏曲艺术和影视艺术的发展作用影响深远。 二、戏曲在影视剧主题深化上的“画龙点睛” (一)强化影视剧的主题内容 一些戏曲在影视中的作用,对于强化影视剧主题的阐释有着很深的影响。电视剧《杀寇决》是一部抗战剧,它讲述了以北洋大学高材生陆子峥为首的六名同窗好友闯荡津门,共同抗日,组成了一个热血沸腾的杀寇团的故事。李溪染的母亲苗小伶是一名京剧名伶,日本军官冈本与苗小伶之间的情感纠葛贯穿在戏曲表演之中。由于冈本残忍杀害了李溪染的母亲,使得李的爱国情怀真正地成熟了起来,李溪染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侧面来说,他的任性、幼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造成其母死亡的因素。在母亲死后,他扮上戏曲人物的扮相,唱着母亲生前唱过的昆剧《牡丹亭》,内心无比悲痛,体现了人物内心对压迫的坚决反抗以及追求内心的超脱与自由。正是由于母亲的惨死,才使李溪染真正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为了全中国人民的自由而斗争! 戏曲在这部影视剧中起到了渲染、升华主题的作用。李溪染从不喜欢母亲唱戏,到最后自己开始唱戏,表明了他从内心接受了这样的一个传统文化,也可看出戏曲对于他的影响。这是一个质的改变和飞跃。剧作借用人物的情感,将人物、事件的冲突发挥到了极致,引起了观众对于人物命运的同情,但同时也对抗战,对日本人惨不忍睹的行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艺术创造过程是感情与理智、体验与表现的矛盾统一过程。真正好的表演,是演员每时每刻都在人物的感情之中,同时又在演员的理智控制之下。苗小伶的扮演者将这一真实感与表现力同时发挥,随着她在剧中一次次京剧表演的深入,使得李溪染真正明白了抗日的目的,理解了自己的母亲,也加深了与日本人之间的仇恨。融入了戏曲元素的影视剧不仅在主题上起到了强化作用,而且也丰富了影视剧的文化内涵。 (二)深化剧情矛盾冲突 戏曲有着反思社会历史的作用。电影《霸王别姬》以中国文化和历史为背景,以戏曲名伶为故事主角,感情强烈、情节曲折,包含着许多戏剧冲突,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故事严格按照戏曲的叙事方式,从小豆子断指进入戏班,到少年成名,再到最后舞台上的挥剑自刎,整个故事叙事清晰,层次分明,有条有理。这与传统戏曲的叙事方式几乎完全吻合,影片采取了一个悲剧式的结尾将故事推向高潮。电影《霸王别姬》由戏曲脸谱切入人生,从舞台切入到现实,从性别倒置等多角度、多侧面展现了一段戏曲艺人的演艺生涯。 政权变迁,戏楼却一直在那里,一出《霸王别姬》,演尽了历史的兴亡与底层人物的辛酸血泪。高尔基认为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人物性格是在构成情节的矛盾冲突中显示和发展的。我们理解人物性格就要从剧本情节和人物的行为、语言中去挖掘,从人物在情节中做些什么和怎样做的过程中去探求。程蝶衣与段小楼是两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借由“霸王别姬”这一古老的历史故事,上演了现实生活中真正的“霸王别姬”。戏曲在影视这一现代化的产物中,传达的是每一个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演员、观众、导演等对于戏曲都是处于一个输入与输出的状态,而通过自身的理解与表达,戏曲的内容和主题均得以极大提升。内在情感要通过外部动作表露出来,外部动作又总是有其内心活动的依据,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紧密关联的,这还表现在内在情感能激发产生相应的外部动作,外部动作也能反过来激发产生相应的内在情感。中华戏曲讲究“唱、念、做、打”,人物在表演时,要有符合人物性格特征的语言和动作,因而,戏曲在影视剧中就更能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使影视剧所要表达的主题更加深刻,人物性格更加鲜明。 三、戏曲与影视剧在表现手法上的互相借鉴 (一)戏曲艺术表现手法对影视剧的作用 戏曲艺术无论是剧作、音乐、表演、色彩以及美术造型,都表现出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和浓郁的东方文化色彩。它是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绘画、武术、杂技以及表演等各种艺术形式的团体性艺术。在影视剧中结合戏曲元素进行发展创新,对于影视剧有很大的帮助。戏曲艺术具有具像性,这种具像性的舞台艺术使得戏曲与观众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不仅扩大了艺术作品欣赏对象的范围,而且也从整体上提高了观众对艺术的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不少影视作品借鉴戏曲的叙事手法、舞台表现、人物装扮等,使影视作品的内容更加丰富,主题更加深刻,为艺术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影视艺术相较于戏曲艺术更具像化,其综合性很高,这对于其与戏曲艺术相结合有着积极意义。 新版《红楼梦》中对于戏曲艺术的借鉴就有很多。诸如林黛玉、薛宝钗等的头饰和服装,就是借鉴了昆曲服饰的特点,对于塑造人物,烘托环境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舞台表现方面也融合了戏曲的表现形式。在叙事手法上借鉴了戏曲的旁白形式,富有历史感、年代感。影视对于戏曲元素的运用,不仅增加了其历史感和文化品位,丰富了故事内容和表现手段,而且对于中国影视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创举。 (二)影视剧的现代与快捷对戏曲艺术的反作用 影视剧所体现的现代艺术风格、先进技术手段、高效传播效果以及大众文化口味,对戏曲艺术的发展和传承有着极好的借鉴价值。具体表现为,在舞台表现上更加注重观众的观看感受,利用现代化的一些技术和手段,将戏曲的舞台背景更好地展现出来,使人物的表演、剧本的内容更加饱满生动。在传播上,影视这一新兴的媒介手段,以一种新颖的形式使戏曲能够为更多人所了解、接受,这对于戏曲传统文化的传播也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例如,以戏曲改编的电影、电视连续剧就深受大众的喜爱。在服装方面,现代的一些影视剧借鉴了西方的时尚风格,戏曲也可以参考借鉴之。不再拘泥于过去的传统服制,在旧有的体制上,结合中外新的服装元素,对设计出更好、更适合当下时代风格特征和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戏曲服装,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影视中的戏曲人物实际上就是把戏曲中的传统文化表现出来,展现中华民族的千姿百态。这样的一种形式,容易被观众认可,而且作为民族的文化符号,还会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戏曲的一些习俗。 (三)紧密结合,共同发展 王国维说过:“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戏曲,作为一个写意性、象征性的客体,一个完成人物塑造的载体,它更多是着力于戏曲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而影视作品则是以逼真、全方位的方式再现现实生活,使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更加直观化。因此,戏曲的形式美与影视的叙事方式相结合,对于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是有极大裨益的。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精神的根基。戏曲作为我国所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它诞生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继承五千年中华文化之精粹,融诗歌、音乐、舞蹈于一体,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以及艺术语言,充分展示了中华灿烂文化的无穷魅力。在当今社会“快餐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戏曲,这种曾经是中国最普遍的娱乐消费方式,开始慢慢退出主流精神消费市场。而随着影视制作技术的进步以及观众巨大的需求量,影视界形成了一种改编古典名著以及在影视剧中穿插一些古典戏曲的潮流,许多经典戏曲也开始以电影或电视剧的面貌重现在观众面前。在当前大力提倡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最大化吸收中华传统戏曲的优秀成分,在表现手法、叙事方式等技巧上互相借鉴、互相提高,不失为一条新的探索之路。这对于戏曲与影视的互相借鉴、互相吸收、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都会大有裨益。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戏曲,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戏曲元素,这对于培育戏曲“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环境,继承传统文化和发展传统文化,形成全社会重视戏曲、关心支持戏曲艺术发展的生动局面有着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2]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3]威尔森,戈德法布.戏剧的故事[M].孙菲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4]李少白.中国电影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高小健.中国戏曲电影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6]欧阳宏生.电视文艺学[M].西安:陕师大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 [7]廖悦.年代剧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J].西部广播电视,2015(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