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活用程式 演活角色 |
范文 | 翁松梅 【摘 要】戏曲表演艺术,就是演员运用戏曲程式动作塑造舞台角色的艺术。但戲曲程式动作讲究规范性和概括性,角色形象又强调独特性和鲜活性。因此,戏曲演员必须从人物角色的情感出发,活用程式呈现生活,才能创造出富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程式动作;舞台角色;活用程式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014-02 戏曲表演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表演动作的程式化。演员在台上的一举手、一蹈足、一转身,全都是有讲究的。这些相对固定的动作或动作组合就是戏曲程式动作。有人说,戏曲艺术就是程式的艺术。的确,没有程式动作,就没有戏曲表演;在戏曲舞台上,不掌握程式动作,演员连路都走不好。 一、程式动作的强大功能 所有艺术的原型素材都来自丰富多彩而又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戏曲也不例外。舞台上所有的人物动作都来自对现实生活动作的模仿,是对真实生活的展现。但现实生活复杂多样的动作,不可能一一照搬到舞台上来。所以,为了便于演员表演,艺术家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按照美的形式提炼出了程式动作。可见程式动作是对多样复杂生活动作进行艺术提炼和概括的结果。它的出现,使得舞台上对生活的表现更有审美性和典型性。 程式动作的价值在于它具有强大的表现力,首先是观众易于识别。戏曲的舞台全靠虚拟,所谓“三步五步就是千山万水,三人五人可当千军万马”。演员圆场台步一拉开,观众就能通过这一程式动作进入人物赶路前进的情景;演员手搭凉棚左右张望,观众就能明白这是人物进入新环境的谨慎仔细。这就是程式动作的表现优势。其次是方便演员表演。演员只要掌握程式动作,就会获得强大的表现力——十一二岁的小演员能够演好八十多岁的佘太君;50岁的女演员可以演16岁的黄五娘,甚至男人也可扮演老太婆。 几年前,样板戏原班人马再演《红灯记》。六十多岁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老师扮演的铁梅,依然是活泼伶俐、灵巧柔软的十五六岁小姑娘的形象。这里面,除了化妆造型的功劳之外,长瑜老师扎实的程式动作基本功,才是主要原因。 二、程式而不止程式 程式动作对戏曲表演如此重要,所以演员掌握得越多越深,在塑造人物时就越得心应手。但是,在戏曲舞台上,我们经常会发现这种情况,即演员的表演动作特别优美、特别到位,但就是给人一种“做戏”的不真实感。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演员被程式动作束缚了手脚,没有从人物出发,而是一味讲究程式展现——用行话说就是“只见程式不见人物”,通俗点说,就是犯了表演的形式主义。戏曲的“踏歌舞以演故事”,其中“歌舞”(程式动作)只是塑造人物的技法手段、工具和材料,而“演故事”(包括人物)才是表演的最终目的。 的确,程式动作是高度艺术化的动作,本身具有极强的审美性和韵律感。但归根到底是没有内容的单纯形式。所以戏曲演员的表演,必须以人物统率程式,也就是重在程式而不止于程式。只有从人物的个性和内心情感出发的程式动作,才是真实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表演。 例如,同样的旦行指手程式动作,《苏后复国》中苏后作为一个传统女性,是一种内敛包容、温柔细腻的母仪天下的形象,所以她的指手动作力度较弱,动作幅度较小,手指宜曲不宜直,宜软不宜硬,表现出柔美;而《成康登基》中赵皇后则是一个枭雄式的女人,有着得势不饶人的强横气势,她的指手动作很有力度,具有不容置疑的压迫感和明确的指向性,展现出一个女霸权者的刚性特征。所以说,戏曲演员应该赋予程式以灵魂,才能塑造出真正有个性的角色形象。 三、从程式回到角色 程式动作是从大处着眼,对复杂生活动作进行归类和概括,使之成为类型化、抽象化的规范表演动作。而舞台中的角色则是有血有肉的具体人物形象,在剧情的规定情境中由于不同的出身、性格、素质等因素,决定了其特殊的精神面貌和动作风格。所以,角色的动作是程式动作在其身上的具体表现,规范化、个性化和艺术化高度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舞台审美价值。 由此可见,生活中的动作是繁杂无序的,程式是简化有序的规范程式,角色动作是生动传神的个性表现。戏曲演员的表演就是遵循“生活——程式——角色”这个规律进行艺术创作。他们从生活出发,灵活运用程式动作来塑造具有个性的真实人物形象。 我们以潮剧《江姐》中“双枪老太婆”这个角色为例,分析人物动作个性处理。在第三场戏中,因为彭松涛的牺牲和难以面对即将到来的江雪琴,“双枪老太婆”的内心充满了悲愤、自责和忧虑,外貌略显苍老、颓丧,身段动作侧重僵硬迟钝;当李刚请战时,尽管她悲伤迷茫,但丰富的斗争经验和直觉,以及长期的领导工作,还是让她立即恢复到平时的冷静状态,其身段应该转变为矫健沉稳,眼神睿智而坚定。当江雪琴上场之后,为了隐瞒真相,她强颜欢笑,可是内心的痛苦以及这种隐瞒行为同平时豪爽的本性相矛盾,显得人物别扭而僵硬,因而动作应该略微夸张、虚浮,眼神游离不定、畏缩疑虑。当发现江雪琴知道真相时,老英雄先前的矛盾一扫而空,情感变得奔放激烈,内心充满了慈爱与怜惜,完全是一个母亲的形象,所以动作和眼神可以变得更柔和。从安慰江雪琴到全场结束,更是展现了“双枪老太婆”这位老英雄的豪迈壮志和坚定信心,所以其动作沉稳、矫健有力,幅度较大,眼神坚定。 可见,一个演员只有根据具体人物和情景来活用程式,才能真正演活人物。 四、程式动作的活用 首先必须根据角色的特征,灵活运用程式动作,在动作幅度、力度和速度等方面进行调整改变,从角色的身体状态上区分变化。同一个手势,《江姐》中女英雄“双枪老太婆”应该表现为刚劲有力,动作慢出快收,幅度较大;《目连救母》中老妇人刘四真年老迟钝,动作应慢出慢收,幅度较小;《苏六娘》中小丫鬟桃花年少活泼,动作要求快出快收,幅度很小。 其次从角色的性格来看,程式动作的运用又有不同的区别变化。《苏后复国》中的苏后、《无旨钦差》中的慈禧、《成康登基》中的赵皇后,三个人物的身份都是皇后,但性格各异,因此决定了她们在程式动作运用上也各有特征:苏后性格外柔内刚、坚强内敛,所以在动作上要求稳重坚定,柔顺中蕴含内劲;慈禧太后性格深沉狡猾,斗争经验丰富,因此在动作上更显刚柔变化,强调慌而不乱;赵皇后性格凶狠、强势,她的动作应刚劲十足,以突出其嚣张蛮横的霸道气势。 第三,还可以从角色的社会地位、身份和素养中找出动作的差异。如《月容传》中的苏氏和《金花牧羊》中的金章婆,一个是官宦女儿,一个是农家村妇,家庭、教养的不同,产生了行事风格和动作形态的差异。 第四,程式动作一定要结合准确的心理活动,才能表演出人物个性和情景的真实感,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例如潮剧《祥林嫂》选段《魂断小山坡》,祥林嫂在短短十几分钟里,经历了从家庭的幸福美满到儿子被狼咬死,再到丈夫暴毙的绝望惨景,在命运的变幻莫测中,其内心情感变化极其强烈。演员应该紧紧抓住角色这一心理变化,设计合适的动作,如充满希望时动作轻盈舒展,圆润稳定;听到噩耗时惊慌失措,动作显得虚弱无力、紧张颤抖;直面惨状时动作痉挛失控。从角色的内心情感出发,设计处理动作,是戏曲演员在运用戏曲程式动作刻画人物时必须掌握的要领。 总之,演员运用戏曲程式塑造角色,重在根据戏曲的表演规律和人物生活逻辑进行灵活处理。活用程式才能演活角色,才能成功塑造人物形象。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