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民主与科学”在文艺作品中的文化价值研究
范文

    侯鑫

    【摘 要】五四运动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是当代社会实现中国梦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它对当下影响颇深。本文将结合时下热播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从它的文本内容、思想主题、视听语言来具体分析“民主与科学”思想在文艺与文化作品中的具体运用,以及它的文化价值研究。

    【关键词】民主与科学;平凡的世界;现实主义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119-02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以反对旧道德和旧文学、倡导民主与科学为根本任务,陈独秀等人,以西方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与科学思想为武器,向顽固而又腐朽的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礼教发起猛烈进攻,成为这场运动的发起者和先驱者。一九一八年起,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传播马列主义。从此,民主与科学思想逐步得到马列主义改造,使之成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思想武器。

    时至今日,科学与民主的思想在现代的影视剧中仍然有较深影响,电视剧《平凡的世界》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的喜爱,该剧中就深刻地贯彻了科学和民主的思想。该剧将原著人物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观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主人公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心路历程。剧创者把人物命运更多地融入到了时代背景之中,使得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在内容上对小说进行了升华和超越。不仅敢于直面人性,还对意识形态有一定消解,具有强烈的批判主义色彩。

    一、“民主”在文化与文艺中的理解

    民主,既是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列宁指出“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因此,它同任何国家一样,也是有组织有系统地对人们使用暴力,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民主同专制独裁是根本对立的,科学同封建迷信是根本对立。要实现民主政治制度,要张扬民主和科学思想,就必须进行一场彻底的革命以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砸碎封建精神枷锁。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从内容上来说就是对民主与科学思想的践行,它揭露封建宗法社会的罪恶,唤起广大人民群众的觉悟,呼唤着一场涤荡着中国大地的革命风暴的到来。

    (一)敢不敢面对人性,尊不尊重人的价值

    《平凡的世界》真实地展现出了70年代陕北地区的人文风情,浓缩出当时大部分人的生活经历与思想改变。剧中人物的立场更为鲜明,并且在对小说细节的改编上,将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城乡社会的发展与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展现出来。电视剧通过对人物生活的描述,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变迁与时代的改变,敢于直面人性,充分尊重了人的价值,其中的人物,如主角孙少安、孙少平、郝红梅等,都是社会底层不同生活背景的人在时代中的生动再现。

    影视剧创作的成功与否主要在于人物塑造,人物塑造的成功与否在于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否遵循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剧中的第一主角孙少安,有勇气胆识、有情有义,从搞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办砖厂可以看出他还具有农民领袖的长远眼光,可以说是新一代农民的典型代表,但另一方面孙少安这个人在塑造上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明明从小喜欢润叶,但不愿意让已经过上城里人日子的润叶跟着他在农村受苦,所以一直不愿意直面他们的爱情,最终他俩爱情以悲剧收尾,这样的人物塑造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是有血有肉的。片中另一个主人公孙少平,他是个自尊自立老实厚道的人,他不屈服于现实,毅然放弃村里相对稳定的生计,跑到城市去揽活儿,正当他拿到城市户口,命运却悄然改变,爱人晓霞被洪水冲走,师傅因公殉职,最终他回到了那个生他养他的农村,命运像是给他开了一个玩笑,让他一切回到原点。这使得那个时代社会对青年的改变与对青年生活的影响,以人物经历的方式展现出来。电视剧通过对人物的刻画,细腻地将那个社会特殊的政治、文化背景展现出来,并对当时整个社会进行了反思,人物命运与时代相结合,突出反映了社会的变迁。

    (二)出于人的价值立场对权力、权威有冲击、消解

    《平凡的世界》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对于权力、权威等意识形态话语具有一定的消解和冲击作用,它主要把握的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人物故事。福柯的后现代相对主义的权力观认为权力是无所不在的,是无主题,去中心化的,权力的机制是通过规劝、约束、纪律来实施的。尽管权力是无所不在的,但权力却可以被冲击和消解,《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不屈不挠,希望通过自己的奋斗来改变命运,就像是当下无数草根奋斗者的浓缩,他的弟弟孙少平虽然是农家子弟,却通过学习,坚定自己理想,他们兄弟俩身上就对传统的封建伦常具有冲击和颠覆。小说对于人物的刻画,更注重人物的经历,着重书写人物在那个大时代所面临的改变。《平凡的世界》充满了对当时整个时代与社会的多方面评价,并折射出时代与社会的变迁。

    二、“科学”在文艺与文化中的理解

    科学这个范畴它既是知识体系,又是人类的一种活动,同时包含从中产生的精神。一方面,科学是关于自然的系统化、理论化的实证知识。它反映自然界、揭示隐藏在自然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中国出版的《辞海》年版中表述“科学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式之一。”

    另一方面看,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科学作为认识自然的活动,包含着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复杂过程。除此之外,還应该认识到,科学不应仅仅是社会活动和知识体系,还应该包括科学的精神。科学精神就是指尊重客观、实事求是、不盲从、不迷信、不崇拜权威的精神。

    科学在《平凡的世界》当中主要集中在拍摄技巧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以及由于文本带来的对于中国当代社会的一种精神批判。追求科学,就是追求艺术创作中的严谨性和对于规律性的遵循,艺术创作不能完全离开现实,艺术虽然高于生活但归根结底来自于生活,如果艺术创作脱离了生活的真实性,那它就只能是空中楼阁,注定无法实现。

    (一)对文艺自身规律、方法技巧的探究、实验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厚重感和真实感,建立在路遥长达6年的呕心创作之上,加之编、导、演多工种对于作品精神主旨和艺术质感的成熟把握,让剧作所反映的农业问题真实可信。不同于其他农村剧的最大问题就是无法真正认识农村现状,无法真正把握农业发展规律,无法真正进入农民的精神世界。这是一种对于文艺自身的规律以及方法技巧的尊重,并付诸于实践当中的体现。

    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作品,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具有声音和画面的综合视听语言。一方面,电视剧《平凡的世界》,采用黄色为主色调,因为黄色是暖色调,它给人一种温暖、勤劳、善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朴素之感。这也切合了本片的大背景和时代地点,同时也与本片中频繁出现的黄土地、窑洞和太阳、麦子等呼应。此外还通过逆光、散光来塑造人物,用冷色调来造成人物情绪的反差和时空转换。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对色彩和光效的处理,符合情境,有利于塑造人物,也加深了该片的艺术魅力。

    另一方面,电视剧《平凡的世界》采用了大量的陕北民歌作为音乐,要求主要演员使用带有陕北方言的普通话来说台词和对白,这是一种对于文艺规律的尊重,对于艺术拍摄手法的大胆实践,这样的处理不仅调动了观众视觉和听觉的全方位享受,还有利于观众对于影视作品有更加立体全方位的认知。以孙少安为例,他是土生土长的陕北人,所以他的对白带有浓重的鼻音。部分读音如:我(ě)、什么(mǎ sì)、啥(shà)、闲谝(pián)……不像其它电视剧为了一味地追求更多人的接纳,而采用“去地域化”,力图消除地域色彩,让更多人接受,《平凡的世界》却不一样,运用浓重的陕北方言,这样反倒更能增加一种真实感和时代感,让人在这些台词和音乐中无形就被感染,产生心理认同,认同电视剧文本中价值观念的传达。

    (二)对于中国社会来讲,有没有批判精神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记录了社会变革时期,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改变,表现了农业问题的突出矛盾,以及农村社会结构和生活观念的变化。正如中国科学院张江教授指出的那样:“有些作品,虽然故事背景是农村,人物身份是农民,在时尚风潮和市场逻辑的影响下,对农民真实生存境况和喜怒哀乐的呈现,流于表象化,甚至是庸俗化和审丑化,导致整体质量不高,社会影响力不尽如人意。”这部电视剧对于我们现代社会最大的批判所在,它揭示了广大农民的一种真实存在的自卑感,许多农民生来就有一种隐隐的自卑。这种自卑感多数是因为中国城乡巨大的物质和文化差距。这是长期困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问题,《平凡的世界》敏锐地看到了问题的实质。而对自己出身的不满和自卑,成为许多农民迈向现代化生活时的困惑和焦虑。所以,每当进入城市的时候,少安和少平们总是显得局促不安。于是,洗去农民身份,变成城里人,就成为许多农民一生的最大奢求。

    总之,通过电视剧《平凡的世界》,观众能够深深地感受到当时历史背景下中国社会的变迁,当中的科学与民主思想的践行和实验使得小说《平凡的世界》能够在今天以更加容易被接受的方式被更多的人知道,借以影响当代人对时代与人生的思考。

    三、结论

    综上所述,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不仅尊重了人的价值敢于直面人心,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时代烙印和个人特色的人物角色,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给当下的现实提供了一面镜子,让人们认知现实乃至是批判现实,该剧是“民主与科学”在当代文艺与文化作品中的探究和实验,践行了“民主与科学”的价值理念,彰显了“民主与科学”在文艺与文化作品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梁向阳.路遥:在“拒绝大众”的浊浪中逆风而战[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3).

    [2]李侃.中国近代史:1840-1919 (第四版)[M].中华书局,1994:463-466.

    [3]杨洪涛.在平凡中照鉴伟大[J].当代电视,2015(7).

    [4]刘凤娟.平凡的世界在新世纪现实题材剧中的影响[J].当代电视,2015(11).

    [5]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17.

    [6]刘停停,孫鑫.从平凡的世界看经典小说的影视剧改编[J].艺术评鉴,2016(01).

    [7]梁海艳.与苦难的顽强抗争——平凡的世界所展示出的“不平凡的力量”[J].理论界,2007(05).

    作者简介:

    侯 鑫(1994-),男,湖北省鄂州市人,硕士在读,毕业院校:陕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文学、纪录片理论研究。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9: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