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谈技术理性主导下的音乐美育观 |
范文 | 胡凯 【摘 要】作为美育的音乐教育对于20世纪以来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及其在学校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技术理性的音乐审美教育是一种物化的音乐教育,它遮蔽了音乐教育中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技术理性的音乐审美教育是一种缺失了对话与交往的音乐教育。在技术理性主宰的音乐审美教育中,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音乐学习的入门和基础。 【关键词】技术理性;主导;音乐美育观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3-0216-01 自蔡元培提倡美育并将其纳入学校教育范畴中以来,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组成部分获得了学校教育的合法地位。他律论音乐哲学渗透下的学校音乐教育关注的是音乐美育的德育功能以及政治服务功能。但要想获得这些功能,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是基础。自律论音乐哲学渗透下的学校音乐教育关注的是音乐的本体价值和审美价值,要想获得音乐审美能力,同样需要进行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可见,这种注重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技术理性音乐教育无论是自律论的音乐教育哲学,还是他律论的音乐教育哲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一、技术理性主导下的音乐美育特征 马尔库塞认为技术理性作为一种逻辑或思维方式,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技术理性是在技术、理性、逻辑的基础上形成的;二是技术理性以自然科学模式来衡量知识,尤其是以定量化和形式化作为知识标准;三是技术理性把世界理解为工具,关心的是实用目的;四是技术理性将事实与价值严格区分。”在工业化的社会时代,技术理性对于促进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而也就成了工业文明时代追求现代性的主要逻辑思维方式。在技术理性的主导下,音乐审美的范式往往需要遵循着特定的规律。如节奏、旋律、和声、音色、调式等音乐要素往往表现着特定的音乐情感。当然了,由于人类有着共同的生理特征,正因为如此,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中的人对声音和以声音作为媒介的不同音乐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共同的感受,正所谓“音乐是国际的语言”。但这一结论在当今的多元文化社会中遭到质疑。正如杜亚雄先生所言:“虽然人类有共同的生理特征,对自然界的声音也会有共同感受,但音乐不是自然的声音,而像任何一种语言一样,是经过了人工制造或选择的、为了表现思想感情而发出的声音。”所以说,技术理性主导下的音乐审美范式的普遍性是一种脱离了文化符号编码的单一音乐价值观的审美,因为对所不熟悉的音乐文化中的作品,我们能领会其情绪,但不可能了解其内容。要想了解其内容及含义,必须学习这种音乐,了解其音乐语言,即它的编码情况,舍此便不可能真正了解它,完全听懂它。从这个意义上讲,产生在一定音乐文化中的基本理论在另一种文化中是不可能完全适用的。 二、技术理性的音乐审美教育 技术理性的音乐审美教育是一种物化的音乐教育,它遮蔽了音乐教育中的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所谓物化的音乐教育就是以“主客二分”认识论哲学作为基础,把音乐作为一种对象化来认知,它抽掉了音乐中的道德、风俗、历史等相关因素,仅仅留下的是由技术所构成的,并脱离了一定时间、地域和文化的音符。技术理性的学校音乐课程中所具有的价值判断的人文知识被具有“普遍价值形式”的音乐形式所遮蔽,音乐审美教育中把音乐作品作为对象化的纯粹艺术的审美聆听所排斥的非艺术因素也把人文知识排除在其范围之外。 技术理性的音乐审美教育是一种缺失了对话与交往的音乐教育。在技术理性主宰的音乐审美教育中,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音乐学习的入门和基础。这种双基训练是外在于人的独立自存的实体。它导致了音乐课堂教学远离了人的生活世界,忽视了音乐教学活动的社会性和人文性,成为一种以知识授受为中心的单向的、机械的、强制的知识灌输和规训的过程。无论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和学生与音乐、音乐与音乐都成了“主体-客体”关系,造成了彼此之间对话的缺失。再者,技术理性的音乐审美教育是以西方音乐作为基础建构,因而西方音乐理论和技术因其科学性而被陚予了客观性和普遍性特征,以此理念为原则,以西方音乐知识为主的知识学习于是就成了音乐教学的重中之重,音乐教学活动也就成了对音乐客观知识的传递过程。这些客观知识是被抽调了其赖以生存的文化性和境域性所剩下的一个个音符,这必然会忽视学生个体生活的直接经验和生活体验,学生只是学到知识的外壳而无法真正感悟这些音乐知识的价值和意义,因而也就不可能构成学生完满的精神生活。因此,这种以西方音乐知识体系作为基础必然会导致单向度的人的培养目标,对不同文化中的音乐知识之间的交往和对话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涂维民,刘燕平著.音乐美学论[M].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 [2]张前主编.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3]修海林,罗小平著.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4]朱光潜主编.西方美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