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值得珍藏的戏曲艺诀解释五十则
范文

    陈炜

    【摘 要】我国戏曲艺诀以形象鲜明、准确、短小精悍的语言,科学总结了前人的舞台实践经验。概括了历代无数艺人在戏曲艺术方面的精辟见解。笔者结合自己的舞台、教学经验进行了解释,收集整理归纳出这套资料,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戏曲;艺诀;解释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4-0022-02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挖掘整理传统的东西。中国戏曲走的是一条综合发展的道路,它的“唱念做打”集歌舞表演于一体,典雅、精致、神秘。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标准,对我们的舞台表演和教学工作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字若不真,曲调虽和,而动人不易。

    解释:字音不正,字意不清,唱起来使人不知所云,思想也无法交流。

    二、一字之音,必有首、腹、尾。

    解释:字头出声,字腹引长,字尾收声归韵。

    三、下字之头,尤须有力,方能字字清彻。

    解释:唱下一个字的字头时,必须要用力喷出,这样才能使每个字都彻底清楚。

    四、喷口

    解释:字头要用力喷出。

    五、自出声之后,其口法一定,则过腔、转腔、音虽数折,而口之形与声所从出之气,俱不可分毫移动。

    解释:每唱一个字从发音以后,就必须按照它本身的发音规律唱下去,不管调怎么转,口的形状和各发声部位制约的气流不能有分毫改变。

    六、气粗则音浮;气弱则音薄;气浊则音滞;气散则音竭。

    解释:“气粗”说明运用气息时,缺乏控制技巧,把吸入的气息合筒呼出,由此造成了声音的浮浅不实。“气弱”即气息不足,发出的声音单薄无力。“气浊”即气息浑浊不匀,发出的声音滞涩漫浊。“气散”即气息全盘用尽,由此发出的声音自然也就干枯竭尽了。

    七、念要像唱;唱要像念。

    解释:戏曲念白不像演唱有着丰富的旋律,戏曲舞台上的念白又不同于日常的讲话,它具有特殊的声调,演员在舞台上的念白要有音乐性。

    八、字清、情真。

    解释:“字清”,即在演唱时,演员要从技巧上明确字在口中的部位和着力点,然后把字清晰地送到观众的耳中。为了达到“字清”的目的,歌唱不是为声韵而声韵,而是通过声音表达感情,达到“情真”。

    九、清晰的口齿,沉重的字,动人的声韵,醉人的音。

    解释:腔生于字,因字就腔的原则,因而字宜重,腔宜轻,字宜刚,腔宜柔,这样轻重相间,刚柔相济,才符合行腔规律。

    十、腔随字走。

    解释:演唱时应把字唱真、唱正、唱准。这就是“腔生于字”的演唱原则。

    十一、宁穿破,不穿错。

    解释:戏曲中的人物,都有固定的扮相。穿什么服装,都是根据人物的年龄、身分、性格、地位、职务而定的。如戏中帝王将相、文官武将穿的龙袍(称蟒),就绣着两种图案——“团龙”“行龙”。一般文职官员规定应穿“团龙”蟒,武将官员应穿“行龙”蟒,有“文团武行”之说;蟒上绣织的龙爪也是与剧中人物的身分有区别的。除了身坐龙位的皇帝应穿五爪蟒袍外,其他人物只能穿四爪蟒袍。再如,戏中规定,表示身分高、气派大的人物应穿红色蟒,威武人物穿绿蟒。文官也应穿绿蟒。台上不能卖阔,服装破旧一些没关系。

    十二、慢板难于紧;快板难于稳;散板难于准。

    解释:慢板易犯拖延的毛病,因此要注意唱得紧凑些;快板易犯抢板的毛病,因此要注意唱得稳重些;散板易犯松懈的毛病,因此要注意唱得圆准些。

    十三、好戏把人唱醉,坏戏把人唱睡。

    解释:好的戏曲演唱能让观众陶醉,反之,则使观众昏昏欲睡。

    十四、声贯于顶

    解释:主要是强调共鸣。共鸣的作用,犹如拉弦乐器的弦与琴筒的关系。但这种声音不但微弱,而且刺耳,只有当琴码把这种声音的音波传递给琴筒,并引起共振后才能引起共鸣,声音才能变得宏亮、悦耳。

    十五、高腔轻过

    解释:唱高音的时候不需要用很大的力气去唱,凡是唱高音的时候,感觉气路狭窄、尖细,气息比较深。

    十六、低腔重煞

    解释:唱低音的时候,需要更多的胸腔共鸣,胸腔要用力向外部扩张,横隔膜要有韧性,并向上给予支持。

    十七、练死了,演活了。

    解释:掌握熟练的技术,才能获得创造的自由。

    十八、神贯而容动

    解释:表演时要用内在感情贯注于外形。

    十九、擒字如擒兔,每字圆如珠。

    解释:唱腔的字音要力求准确。

    二十、一字走了调,满盘都是输。

    解释:起调音要准,不然后面的腔全不准。

    二十一、唱戏不出汗,累死无人看。

    解释:演员不能光在动作上卖力,唱腔也要用力,切忌油腔滑调,偷功省力。

    二十二、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解释:形容人的声音在众乐中是最美的。

    二十三、托腔保调,花红叶绿。

    解释:比喻伴奏和唱腔的关系,在舞台上乐器应该衬托唱功。

    二十四、三分唱,七分打。

    解释:强调了乐器在演出中的重要作用。

    二十五、尖團分清,咬字归韵。

    解释:唱腔的吐字非常重要,要探讨五音、四声、阴阳、清浊。

    二十六、大换气,小偷气,不蛮喊,留余地。

    解释:唱功的运气方法,不要声嘶力竭,而要游刃有余。

    二十七、唱戏靠音,说话靠声。

    解释:音是一种丹田之气,唱戏绝不允许乱喊乱叫。

    二十八、讲为君,唱为臣。

    解释:白口比唱腔还重要,技巧也更不易掌握。

    二十九、千斤白口四两唱。

    解释:同上。

    三十、讲口不用劲,只怕无人听。

    解释:同上。

    三十一、一白二笑三乱弹

    解释:同上。

    三十二、台上一语,重如千钧。

    解释:同上

    三十三、交代不清,犹如钝刀杀人。

    解释:演员的白口交代不清,观众听来难受。

    三十四、神不到,戏不妙。

    解释:表演要精神贯注,走了神,戏就演不好。

    三十五、演员不动神,观众便走神。

    解释:同上。

    三十六、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解釋:演员要把感情真挚地表演出来,方能感动观众。

    三十七、情动于中而形于外。

    解释:内在的感情与外部的动作要高度结合。

    三十八、演员不动情,观众不同情。

    解释:同上。

    三十九、一台无二戏。

    解释:舞台上应互相衬托,围绕一个中心,不能喧宾夺主。

    四十、台上无闲人。

    解释:当同场演员演唱时,其他演员应有反应,互相呼应,不能袖手旁观。

    四十一、做忌数见,数见生厌。

    解释:动作不要重复,再完美的表演,若无目的卖弄表演程式,观众也会讨厌。

    四十二、话说三遍淡如水,动作三遍臭如屎。

    解释:同上。

    四十三、多不如少,少不如好。

    解释:同上。

    四十四、武戏文唱,假戏真做。

    解释:演武戏就不能光凭卖弄武功,也要结合内在的感情,在戏曲舞台上动作和道具也可以传情达意。

    四十五、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解释:角色无大小,主角需要配角配合。

    四十六、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解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好老师教的学生应该超过自己。

    四十七、兰花手,荷叶掌,握拳如凤头。

    解释:伸手指像兰花,伸手掌像荷叶,伸拳头像凤的头。

    四十八、腔好唱,味儿难磨。

    解释:曲调好唱,韵味不容易掌握。

    四十九、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

    解释:演戏不动真情难以服人,空洞无物不能打动观众,没有绝活很难吸引观众。

    五十、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解释:戏曲演员讲究唱念做打,演员的功底深,一个人也能压住台,吸引观众静心观看。反之则吸引不了观众。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