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戏曲音乐元素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
范文

    许雪

    【摘 要】20世纪以来,中国的戏曲元素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在早期,中国的传统戏曲一般都会在人们聚集的市场或者其他露天的地方进行表演,慢慢演变到在指定的地方演出,再到有着正规剧院具有一定规格的地方进行演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管戏曲如何变化,它都离不开一个传递的中间人(媒介),由于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给这些媒介注入了新的元素,戏曲艺术借助于这些新媒体元素的运用,能够使其利用原有的传播媒介更加生动,更加现代化地进行传播。本研究以研究戏曲音乐元素的发展历史作为基本的理论基础,结合影视作品的声音表现形式,以及戏曲音乐元素与中国电影中的成功范例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戏曲;音乐元素;现代传播;影视作品;新媒体元素

    中图分类号:J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4-0026-02

    一、戏曲音乐元素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方式

    (一)电影《霸王别姬》中音乐元素的应用

    由陈凯歌导演,香港著名影星张国荣,大陆明星巩俐、张丰毅主演的《霸王别姬》,其内容是说一代戏剧大师程蝶衣把戏剧视为生命,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与之相比,也把戏剧视为爱情,像对待自己爱的人一样至死不渝。这部电影被国际专家评为具有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和时代背景的影视作品,影片内容极具感染力。而对于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来讲,它的内涵就更为深广,加上中国民间戏曲的插入,银幕形象的张力就更具有历史深度了。

    影片的整个配乐是根据剧情的变化与发展而循序渐进的,电影开始的场景,有锣鼓和亮光背景,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现状,这部具有传统文化和时代背景的电影中,最具代表的戏曲音乐的是“断指”“喊嗓”“逃”“念词”“京胡”,从刚开始的静到动,到女人小孩的哭喊,再到场景和人物的回走运动间穿插进去的几段音乐,让人不由得心惊胆颤和无奈。当程蝶衣被强制向师傅磕头的时候,京胡的声音在此处响起,意味着程蝶衣真正开始了他的戏剧人生和未知的未来。

    影片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一段“思凡”戏,每到“我本是女娇娥”的时候,小豆子总是神情恍恍惚惚,畏惧地说:“我…我本是男儿郎……”此时背景音乐响起,那种不寒而栗,胆颤的感觉再一次侵袭,正好照应了小豆子的内心。当程蝶衣与段小楼成名后,一次在化妆间的场景里,两人温馨相处,就在此时流水般古筝的弹奏声忽然变强,袁世卿出现了,在此之后,只要是袁世卿与程蝶衣相处的时候,都会响起那充满韵味的古琴声。

    电影的结尾,程蝶衣拔起剑想要自刎,此时《歌唱祖国》响起,因为对于程蝶衣来说,他的一生遭受了太多的摧残和折磨,已经承受不了当时的社会带给他的压力了。《当爱已成往事》响起,银幕完全黑暗下来,一场人生的戏剧就这样结束了……

    (二)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音乐元素的运用

    《大红灯笼高高挂》是由陈凯歌导演,与作曲家赵季平合作的一部影视作品,该作品采用交响曲的形式,音乐的基本素材是由京剧西皮流水的引子改造而成的“循环圈”,它是以乐队、京剧打击乐与五个乐章女声合唱的无词歌的组合,表现民族心理素质和精神面貌,揭示了画面所表达不出来的深层情感,使音乐和画面浑然一体地相结合。

    影片的开头是以锣鼓声起,民族色彩浓重,韵味十足,当颂莲的脸出现时,音乐戛然而止,人们从第一个镜头得知颂莲的悲剧命运。当外面的迎亲音乐响起,而她却打包独自出发,强烈的对比在这里产生。在颂莲新婚之夜的时候,女声的哼唱配着点满了红灯笼的大院,这时冷色调与暖色调的对比,加上颂莲的眼泪,人物的悲剧命运已经成为了定局。影片经常用全景的镜头,将颂莲放在一个诺大的环境中,讲述了在那个时代环境中女人地位的卑微与渺小,这就是封建的写照,毫无生机。整部影片女声的哼唱贯穿整部影片,述说着这院子里的女人们的命运。到了下一个春天的时候,三太太被逼死了,颂莲也疯了,影片就这样在女声的哼唱、大提琴的伴奏和锣鼓声中结束。宿命已经成为定局,她们不过是他人眼中的一场戏,曲终人散。

    (三)电视剧《大宅门》音乐分析

    这又是一部由赵季平作曲的影视作品,电视剧的歌曲有雅有俗,并且旋律动听。这里面还有京剧的唱腔,让其身临其中,京剧的唱腔有很高的要求和鉴赏性,它的主题曲京韵十足,旋律特色鲜明。电视剧的片头曲也是整部剧情的一个缩放,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复杂的人物情感,自然而然就突出了其作用。《大宅门》剧情里的年代,用的是京剧音乐和打击乐作为这部电视剧的配乐,音乐背景与之相配更是突出了其特有的特点,展现了这个时代特有的内容与形式上的元素统一。

    作为一部展现大家族画卷的大型电视剧,用京剧的曲牌,让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同时伴随的音乐可以让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完整地将程式化京剧曲牌与电视剧中的主角结合到一起,在全局上风格一致。这样的京剧打击乐,渲染了剧中人物的情绪变化,增加了电视剧画面的表现色彩。

    《大宅门》的片尾曲民族气势强烈,剧中(下接第28页)的曲牌(京剧)和打击乐,让人历历在目,戏曲民族音乐的元素同时也成为特色电视剧主题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题曲与环环相扣的叙事情节和艺术气息相融合,在人物和情景中,展现了特殊的表现力以及可行性,让民族音乐元素更多地被观众所接受、认可、了解。

    二、如何对待中国戏曲文化

    (一)作为艺术,一定要反映生活,反映社会

    中国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之一,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它也是最基本、最通俗易懂、最容易让人接受的一门文化。历经千载,对于戏曲中的奥秘被我们逐渐地开发,发现戏曲更加深入的特征:综合性、虚拟性、节奏性、程式性等等,这对于现在仍至未来都意义重大。中国戏曲那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如何让大家所认可和接受?这是我们研究戏曲时的一系列问题。比如说,中国人何以千百年来对戏曲艺术如痴如醉?我从这些问题里面,感受到的是,作为艺术,一定要反映生活,反映社会,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感受到戏曲其实离我们很近。

    中国戏曲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有着直接的关系,有关戏曲艺术学习理论和广泛的人文学科理论建立一条沟通的桥梁,这样就会对戏曲有更加细致、更加全面的思考,通过思考体会到了中国戏曲的博大精深。

    (二)振兴民族戏曲,一定要从剧本这个源头抓起,有好的剧本,振兴才有基础而不至于不着边际

    我们现在振兴民族戏曲,肩負着中国戏曲艺术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中国戏曲的孕育诞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伟大的创造和奇迹,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如何才能更好地振兴民族戏曲呢?是不是我们的剧本写得不够新颖、抓不住人们的心理呢?这样就说到剧本的创作,提起剧本,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剧本的创作者,一部戏,是不是一部好戏,是不是一部受观众欢迎、震动人心弦的戏,一部好的戏在于剧作家怎样写,表达什么样的感情,这部戏意蕴的深度,人物既要丰富又要生动,这样才是艺术所达到的魅力,才能更好地振兴我们民族的东西。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从抓剧本这个源头开始,振兴属于我们民族的东西,让更多的人们走进戏曲,走进中国的、民族的、世界的文化中来。

    戏曲的历史悠久,属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区不同所表现的戏曲风格变化也是不尽相同,它可以使人心情愉悦,或是身临其境一样。戏剧的情节可以是感人肺腑,也可以是开怀大笑,丰富多彩。戏曲独特的魅力是忘记不掉的,同时,通过对戏曲的了解与认识,我们还应该多接触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与艺术,让其不会因时间飞逝而变得暗淡,也不会因空间改变而荡然无存,只希望其永远发光发热!

    参考文献:

    [1]海震.戏曲音乐史[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2]程志涛.浅谈戏曲音乐的现代化[J].大众文化,2010(18).

    [3]吴迪.浅析戏曲音乐的继承与发展[J].音乐大观,2014(1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32:45